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47年,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西凉王阔端(成吉思汗之孙)在武威凉州举行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凉州会盟”,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其中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等,并发出《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1251年萨迦班智达在凉州圆寂,阔端在他传法弘法之地修建了一座巍然高耸的藏式喇嘛灵骨塔,灵骨塔周围环绕着高低不等的99座白塔,后称白塔寺。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凉州会盟”的成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两次讲到“凉州会盟”,指出要发挥好“凉州会盟”等典型事例在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武威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历史实证,精心打造“凉州会盟”纪念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金字招牌,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一是潜心地“学”,深刻感悟“凉州会盟”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凉州会盟”,是对这一历史事件在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充分肯定,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武威市委、市政府站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与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一体学习、一体领会、一体贯彻,不断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矢志不渝、脚踏实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牢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涉藏工作领导小组带头学习,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研讨中深刻感悟“凉州会盟”历史意义,在深化理解中强化使命担当,在系统谋划中推进贯彻落实,有力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甘肃民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标展现武威担当,努力谱写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二是深度地“挖”,充分展示“凉州会盟”时代内涵。深入挖掘“凉州会盟”历史事实,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路径,先后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纪念“凉州会盟”7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联合举办“凉州与中国的民族融合和文明嬗变”学术研讨会,市政府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凉州会盟”纪念馆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基地,出版专题论文集2本,以铁的史实更加清晰印证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证了我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省市报刊发文推广,市、县区电视台反复播放、相关微信公众平台同步推送中央电视台《河西走廊》纪录片之“凉州会盟”四集专题片、相关内容微视频等10余部,《武威日报》、统战民宗、文旅部门微信公众平台等推送“凉州会盟”相关稿件80多篇,以历史实证引导各族群众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挖掘“凉州会盟”民族团结进步史实为契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武威市、凉州区分别创建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区,武威民族创建进步创建工作“全国能见度”全面提升。

三是广泛地“宣”,大力弘扬“凉州会盟”典范精神。充分发挥“凉州会盟纪念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作用,大力弘扬传承“凉州会盟”这一重大事件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的历史典范、爱国主义精神。近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到现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0多场次、参加党员干部近3000人;结合“凉州会盟”重大事件被编入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组织2.6万多名中小学生到现场接受教育,开展“讲好‘凉州会盟’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历史金课评选活动,开设《凉州会盟——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凉州会盟——祖国统一的历史丰碑》等精品课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开展“一撇一捺皆历史——写好中国字”“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绘制绿色星球,共建美好家园”“文化润童心·情暖助成长”等系列社教活动,让学生们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和民族团结精神的传承;制作“凉州会盟”展板在全市93个乡镇巡展,近3万名群众观看;策划开展“回望会盟路·共叙民族情”主题研学活动,接待省内外研学青少年1万多人;编印“凉州会盟”连环画,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和随手拍、微视频大赛等,《我与凉州会盟》荣获“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潜移默化使“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根植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灵深处。借助“东方甄选看世界”甘肃行活动等宣讲“凉州会盟”历史事件,让各族群众在观光游览、重温历史、缅怀先贤的同时,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和文化认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四是高位地“建”,全面放大“凉州会盟”综合效应。市委、市政府将“凉州会盟”纪念地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全市“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作为打造“河西走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门户市重要展示节点,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以“统一、融合、共享”为设计理念,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纪念地建设项目。在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的积极协调、大力帮助下,“凉州会盟”纪念地建设项目列入《“十四五”支持甘肃省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目前,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力争早日建成,着力将“凉州会盟”纪念地打造成为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和统一战线教育实践基地、河西走廊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景区,在新时代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武威新贡献。将“凉州会盟”纪念地建设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遗址”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统筹推进,与民族团结示范教育、爱国统一战线教育、文化旅游示范景区一体谋划打造,常态化举办“白塔寺春节大型艺术主题灯会”“中华民族一家亲”白塔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赴“ 凉州会盟”纪念馆参观游客近120万人,扩大了武威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和美誉度,打响了“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品牌,让各族群众在观光游览、重温历史、缅怀先贤的同时,增进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和文化认同,弘扬爱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来源:甘肃省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