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园艺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ps 擅长花卉的养殖会是学霸吗
关注者
567
被浏览
789,040

75 个回答

从高考报专业开始,一直以为园艺和园林差不多,但是更侧重植物。

这多好啊,肯定天天在大花园里栽花弄草。我喜欢植物!

于是本科报读园艺,从未开学起我就一直在盼望着多学点栽花种草、园林设计的知识。

在学了一堆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统计分析... 之后,开始说怎么种菜、怎么给果树修剪...

可是我要的 植物设计 呢?

一直盼望到大三某堂课,老师才道出真相: 国内的园艺概念和国外的不同,国外侧重于花卉的观赏、设计、园艺疗法,国内侧重于果蔬的生产、繁育、经营。

我的心一阵哇凉,有种被骗好多年的感觉...

唯一的福利是,农林院校面积都比较大,风景还算不错。算是小小的安慰吧。

于是,研究生怒转园林植物!

本以为自己至少认识许多植物种类,结果和园林专业比还真是渣了。

开始恶补植物分类、设计知识...

工作后终于进入了 景观设计 行业。

可是,园林景观设计真的就那么美好吗?

真相是,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身后必有代价。

艺术设计类行业的代价是: 因为学习与创作过程的愉悦性,同等条件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这些行业,于是门槛高了、工资低了、工作时间延长了,艺术家与设计师最后都比较穷。

希望我走的弯路能给正在选择专业/行业的人一些启发。

今天翻起这个回答,发现底下攒了许多留言,又喜又惊。谢谢大家对我这个回答的关注,我在这个回答里分享了我的大学生活。但我又恼在不能回答你们太多的疑惑,所以也没有怎么回答大家的提问,实在抱歉了。

1、我是北京林业大学园艺(观赏园艺方向)的学生,并且我以此为荣。即使在大学毕业四年后,仍然认为北林和我所学的专业给了我最好的四年。

2、我为什么没有继续在园艺这个行业里待着?其实是阴差阳错了。

3、关于园艺方向的研究生是什么样的体验?如何选择方向和导师?这大概是我不能回答大家的问题。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害怕误导大家。

最后,我更新回答是想说这么一段话:

园艺是我填大学的第一志愿。我每次告诉别人我是园艺专业的时候,总会收到一些不可理解的回应。在别人眼里,园艺是干农活的土专业,是毕业了找不到工作的没有出息的专业。后来也有很多学弟学妹们跟我表示了他们的担忧。

说真的,园艺专业的孩子可能真的比较苦比较穷。如果你担心这些,请你赶紧考虑别的行当。是的,这是衷心的告诫。

如果你喜欢园艺,不那么讲究得失,它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苦那么穷,而且它还那么有趣呢。



-------原文分割线-------作为一个走上植物分子研究这条万劫不复道路的人,无比怀念大学时学习园艺专业的美好时光。我们学校的园艺是观赏园艺方向,关心如何种植花卉,销售花卉,还有如何设计花园苗圃,等等。那时我们时常感慨,自己想读了老年大学。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首先,我们假装学习认识植物,所以我们有植物生物学,生态学,花卉学和树木学的课程。基本每个月都有实习,无限循环地跟各种植物say hello。虽然我大多时候都认植物困难,一般都跟植物说“初次见面,你到底叫什么名字”。我们去颐和园看过桃红柳绿,陶然亭看过月季,北植看过牡丹,圆明园看过荷花,团城看过菊花,香山看过黄栌,鹫峰看过梅花,就连冬天都在学校里研究过不同植物的树干。

然后,我们假装学习种花。学过土壤,学过气象,我很遗憾没有学会夜观星象。撒过草花种子,埋过种球,修剪过桃树。有次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大袋杏核,播种前要我们先在宿舍处理。等电梯时还有姑娘问我们那么多是要砸开杏仁吃吗,吃吗,吗。当然我们也给盆景拿过弯,凿过假山,学过日式和欧式插花。我们也在路边支个小摊卖过自己种的向日葵。

还有,我们也假装会做小院子,假装会画图,会设计花境。描过花港观鱼大草坪的等高线,参观过富人区的别墅,知道颐和园的假山为什么做得比较陡。

种种,现在想来我的大学生活真真地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虽然也考试,也要背资料,但考试题目中也有列举国庆花坛用花。(之前有过要求实地调查国庆花坛的作业)。毕业了几年,离开了园艺几年,我也不会忘记Ginkgo biloba,不会忘记月季、玫瑰和蔷薇的区别。

这是我园艺专业的体验。当然我离开了园艺,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