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西晋简牍 ,简称 郴州晋简 ,又称 苏仙桥晋简 ,源于郴州市苏仙桥遗址 11 座东汉至宋元时期的古井群中。共计 909 枚(段)。现藏于湖南郴州市博物馆,成为镇馆宝物之一。

东汉时期,纸得以发明。其后,工艺不断完善,成熟。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主要的书写媒质。西晋是纸张全面普及与简牍逐步退出的交替时期。竹简木牍上的书写方式,在西晋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西晋以后无简牍。因而郴州西晋简也成为了书法史上的绝唱!

郴州西晋简牍 作为桂阳郡的官府档案文书,它的出土,恰可起到补充作用,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机构城邑、兵戎赋税、祭祀社火、田亩矿冶、农林畜牧、教育文化、风俗礼法等文字信息,内容丰富,为当代人展现了 1700 多年前以郴县为郡治的桂阳郡及所辖区域的人文地理与风俗人情,为研究晋代历史提供了最为原始的资料。 作者单位:郴州市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