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其影响用石破天惊来形容都不为过。12月12日上午,反映当年发掘过程的一线考古人员的信札、手稿、笔记、日记首次在湖北省博物馆以“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的展名展出。
部分亲历曾侯乙墓发掘的专家来展览现场参观。
展览以155件(套)珍贵档案文献生动再现了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展览首次全面公布发掘工作人员名单,编钟测音及复制原始资料,以及曾侯乙墓音乐文物的研究与展示历程。尤其是1978年在随州的首次汇报展,首场编钟音乐会,在湖北省博物馆首次正式对外展出,首次赴京展览的过程及相关文物资料,以及在考古研究过程中谭维四等湖北考古工作者,与夏鼐、马承源、黄翔鹏、李学勤、裘锡圭、张光直、程贞一、杜志豪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往来书信及论文手稿,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谭维四女儿谭白英、谭白明捐赠的中国考古界老前辈夏鼐来信。
记者在展览现场见到参加过曾侯乙墓发掘工作的专家梁柱老人,他当年担任发掘队测绘小组副组长。他说,看到这次展览的展品感到特别亲切,有4本材料是他捐的,里面有当年发掘时的照片资料,当年搜集的发掘资料在退休前上交考古所了,这4本资料是上交后多出来的,这次展览他就捐出来了。
发掘参与者梁柱捐赠的照片资料。
本次展览策展人、省博陈列展览部张明介绍,此次展览分为4个单元,完整回顾了曾侯乙墓发掘的全过程,翔实记录了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多机构、多学科共同参与,考古、古文字、冶金、音乐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并通过编钟的演奏、复制、展览使曾侯乙编钟走向世界,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象征。
曾侯乙墓发掘完成后,曾侯乙编钟、编磬的复制科研项目促进了先秦时期音乐学、声学、冶金铸造技术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曾侯乙钟磬的复制在音乐考古、公共考古、多学科合作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张明指引记者看到了一份1998年的验收证书,上面写有“湖北省博物馆承制的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符合文物复制的科学标准,形、声神似原件”。
1998年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验收证书。
1979年4月,叶剑英同志和李先念同志分别在参观了“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文物展览”后做出指示,要尽快复制出编钟、编磬。作为擂鼓墩古墓发掘队队长的谭维四先生,也是编钟、编磬复制工作的负责人。1983年1月,国家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前身)在武汉召开了编钟复制成果鉴定会,首批复制编钟顺利通过专家鉴定,获得高度评价。
擂鼓墩一号墓木炭标本。
展览展出了谭维四先生在编钟复制工作期间,写下的一大摞工作卡片。在另一个玻璃展柜内,由谭维四的两位女儿谭白英、谭白明捐赠的父亲留下的曾侯乙墓发掘、曾侯乙编钟复制相关文件资料原件。
谭维四女儿谭白英、谭白明捐赠的父亲留下的文件资料原件。
展览中,一张照片显示当年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邢西彬,和时任武汉军区副政委张玉华将军、发掘队队长谭维四在发掘现场。邢西彬之子邢光也来到了展览现场,他告诉记者,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他父亲在98岁高龄专门写下条幅“国之礼器金石之音 灿烂楚文化之瑰宝”,以作纪念。父亲一年前过世,这次展览,他将条幅捐出,同时捐出了父亲在曾侯乙墓发掘时留下的照片。
谭维四日记,写发掘前夕前往随县经过。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掘、1984年曾侯乙编钟的复制成功和1988年曾侯乙编钟国际会议的召开,是中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和考古研究国际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在历史、古文字学、天文、物理、冶金铸造、音乐及区域文化研究方面开启全新模式。经过45年的工作,曾侯乙墓及编钟引发的重大学术问题基本取得理想的成果,如曾随之谜、双音钟之谜,中国上古音阶律等,尤其是以钟磬铭文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世界文明的最高水平。
1978年发掘现场照片。
2023年初,曾侯乙编钟档案文献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以此契机,湖北省博物馆搜集整理了数千件曾侯乙墓发掘、研究、展览传播相关的原始档案,其间获得了曾侯乙墓考古发掘亲历者、研究者及相关人士捐赠的大量珍贵文献、照片等资料。作为湖北省博物馆最重要的藏品,在过去的45年里,围绕曾侯乙编钟的研究、展示和文化传播工作从未停止。此次展览首次将曾侯乙墓发掘亲历者及家属捐赠的珍贵档案公之于世,填补了对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过程以及学术研究历程的展示空白。
曾参加曾侯乙墓发掘的湖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冯光生表示,此次展览是对重大考古成果的“回访”,是向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和学者专家的致敬,同时对促进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提升曾侯乙编钟的影响力、助力曾侯乙编钟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将起到推动作用。
曾侯乙墓发掘当事人及家属捐赠档案资料,获湖北省博物馆颁证。
展览简介:
第一单元“考古发现”。
以大量原始档案重现了曾侯乙墓的发现、汇报、调查、决策、勘探、清理等过程,中央及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文博单位和武汉大学的无私援助,尤其是解放军的大力支持。展现了1978年考古工作者艰辛的田野工作,生动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对文物考古事业的关心、关怀。
第二单元“科学研究”。
展出部分知名学者、科研人员、科学出版单位的信札、文稿、编辑意见等,反映了曾侯乙墓在学术界的影响和重要性,以及研究工作的艰巨、严谨和科学。
第三单元“钟磬复制”。
展示曾侯乙编钟、编磬的复制科研项目促进了先秦时期音乐学、声学、冶金铸造技术等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展示传播和文物保护工作。曾侯乙钟磬的复制在音乐考古、公共考古、多学科合作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准确、科学地阐释曾侯乙编钟编磬的科技成就,满足公众欣赏先秦音乐需求,开创了全新的科研、展示和管理模式。
第四单元“文化传播”。
展示曾侯乙墓的发现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1978年7月1日,在随县展览馆举办了第一次出土文物汇报展;8月1日,在随县炮师某部礼堂举办了首场编钟音乐会;10月1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正式对外展出的“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文物展览”;1979年9月20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举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编钟原件首次赴京展出;1984年国庆期间,编钟乐团赴京并在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中央的表彰。
曾侯乙墓发掘参与者冯光生捐赠的香港回归纪念专辑,录制有曾侯乙编钟复制件演奏的音乐。
曾侯乙墓文物展览及编钟还承担了香港回归、两岸交流、促进中外邦交等重大活动。1984年12月,为庆祝中英有关香港联合声明的签署,曾侯乙墓文物第一次在境外展出;1997年7月1日,编钟复制件应邀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同年11月9日,曾侯乙墓文物第一次在台北展出,这是大陆官方博物馆在台湾举办的首展。编钟复制件频频亮相国际舞台,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
编辑: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