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朝天门 泉 州 是台湾同胞的清代祖籍地之一。根据闽台族谱的记载,宋元时期就已经有闽粤人移居台湾。明末 郑芝龙 开发台湾,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移居人数更是大增。在祖国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中,历来以 福建人 居多;清代移民 台湾的 福建人之中,又以 泉 州 漳州 二府户籍各县为最。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语典·自序》中说:“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据1926年的调查,全台湾汉族居民共三百七十五万一千人,祖籍福建者达三百一十万,占83%强。其中清代、近代祖籍 泉州府 各县的占44.8%,清代、近代 漳州府 各县的占35.1%。从台湾全岛使用 闽南 话 人口的比例看,目前台湾岛内使用闽南话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约占全省人口的80%。闽南话可以说是台湾的主要方言。台湾话内部至今仍有“泉州腔”和“漳州腔”之分。其中的“泉州腔”即直接源于泉州话。泉州话与台湾话的一致性相当突出:语音方面都具有“ 声母 简单、 韵母 复杂、 声调 繁多”的特点;词汇方面,方言 基本词 几乎完全一样;语法方面也没有什么明显差别,如泉州、台湾两地都把“公鸡”、“ 母猪 ”说成“鸡角”、“猪母”,语素的顺序与 普 通 话 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