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42-1-

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信息表

名称: 赤壁之战遗址

所在地: 湖北 省、 咸宁 市、 赤壁市

填报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 2018 12 5

赤壁之战遗址

三国

古遗址

所在地

湖北

咸宁

赤壁市

32 (遗址中心)

经度、 纬度

东经: 113°37′13.9″,北纬 29°53′00.8″

保护级别

省级

公布的时间与文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局关于公布湖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名单的请示报告的通知》 鄂政发 [1981]175号,1981年12月30日公布。

所有权情况

国家 赤壁市文物局事业管理局

使用人

三国赤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机构

赤壁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旅游开发

简介 赤壁古战场遗址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赤壁镇范围内,包含凤雏庵、武侯宫、赤壁山,金銮山、赤壁山墓地。

凤雏庵 位于赤壁市西部赤壁镇金鸾山南面半山腰,南面山脚为赤壁镇老街。据史料载,赤壁之战时凤雏(庞统)先生曾在此阅读兵书,且巧遇蒋干,献上 “连环计”,为孙、刘两军破曹立下了奇功,因此在这里修庙宇纪念庞统。此庵建于 1846 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分三个殿室,坐东朝西,南侧有小天井,伙房,青砖白粉墙面,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硬山墙,屋面小青瓦,屋脊饰龙凤,有马头墙饰,房墙有“绝甘兮少”四个大字,正殿供奉庞统先生像,神龛两侧有对联“造物多忌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 1981 12 30 日作为“赤壁之战遗址”附属文物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宫 位于赤壁市赤壁镇南屏山顶,建筑面积约 300 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年。据《蒲圻县志》载:拜风台由嘉鱼知县刘秉政主修,称“关主庙”,万历十八年( 1610 年),嘉鱼知县葛中宪重修拜风台后遭雷击,于 1936 年重修后,于 1948 年再次返修。现在的拜风台称武侯宫,现存有台基。面阔三间,一进两重,坐北朝南,前重为垂楼式偏面,门顶石雕精细,朱红色木质大门上有金黄彩饰,殿内两侧有木质阁楼,大殿后墙外侧有对联:“风祭南屏妙用玄机奠汉土,火攻北岸照红赤壁悬江三斤”,殿后为横过道,有五级台阶上后殿,两侧有木质厢房,中间有神台,上贡“刘、关、张、孔明”神像,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结合的结构,小青瓦盖顶,有马头墙。该处古建为研究鄂南地区明代寺观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依据。 1959 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1 12 30 日作为“赤壁之战遗址”的附属文物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壁山遗址位于长江南岸赤壁镇赤壁山的东南面坡地,从周瑜石像上山的小路往北整个山包范围均为遗址范围,分布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长约 250 米,宽约 40 米。地表现为树林。调查时在遗址区的断面上发现一处文化层堆积,文化层厚约 20 80 厘米,包含有较多的新石器时代和汉代时期陶片、瓦片等,所采集的陶片中新石器时期陶片以红陶为主,多为素面或饰篮纹。汉代陶片中多为泥质灰陶,陶片均较碎小。遗址所处岗地现被开发为旅游景点,地表植被较丰富。该遗址对于研究鄂南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及汉代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该遗址 1981 12 30 日作为“赤壁之战遗址”的附属文物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壁山墓地位于赤壁市赤壁镇赤壁山的东南面,分布面积约 5000 平方米,长约 250 米,宽约 20 米。以前修建赤壁大战陈列馆时,发掘过一座“金氏墓”并有纪念碑,出土遗物有虎子、熏炉等,从遗物特征来看,年代为两晋时期,该“金氏墓”现在陈列馆展出。当地村民以前在山上挖坑葬坟时也发现过较多的汉代几何纹墓砖。赤壁山现开发为旅游景点。该墓地是“赤壁之战”遗址的组成部分,为研究鄂南地区汉代葬俗以及验证三国赤壁大战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1 12 30 日作为“赤壁之战遗址”的附属文物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赤壁之战遗址及周边一定范围。以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座山山脚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 30 米,东面至镇卫生院,西面至长江边,南面至老合作社,北面至新景区内舞台。

建设控制地带:一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 100 米。东面至镇政府院墙,西面至长江边,南面至东风大道,北面至东风二公路边。

填报人员信息 *:

姓名: 应壁琴

电子邮箱: 290957439@qq.com

资料填报单位盖章 *: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盖章 *:

地址:湖北省赤壁市河北大道206号 邮编:437300 政府服务热线:12345 邮箱:zwgkbgs@chibi.gov.cn 网站地图 网站申明 网站标识码:4212810004  鄂ICP备13000299号-2 鄂公网安备 421281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