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7     浏览: 7640


李玲玲 博士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硕导

联系电话: 021-65981801


电子邮件: lilingling@tongji.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 号衷和楼

个人简介

李玲玲,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同济大学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入选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育计划,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2013 9 月至 2014 8 月担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所所长助理。 2019 3 月至2019年9月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挂职,负责上海市高校分类评价工作。 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 在杨浦区教育局挂职副局长。主要从事中外教育比较、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高等教育评估与管理相关研究。 主持国家级课题 2 省部级课题 2 项, 市级课题 3 项, 校级课题 3 项。 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 部,主编教材2部。

代表成果

A. 学术专著

李玲玲 《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 2016 6 .

B .学术论文

l李玲玲,王晓嘟,梁晶晶 .“第一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基于2011-2023年两院院士的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25年第1期。【CSSCI】

l李玲玲,梁晶晶,许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机理及优化机制,《教育发展研究》 2024年底7期。【CSSCI】

l许洋,李玲玲:“求人”还是“求己”——学术型硕士生应对导学疏离的理路分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4年底6期。【CSSCI】

l宋武全 ,李梦媛,李玲玲:日本如何进行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于超级科学高中计划的实践考察,《全球教育展望》2024年底6期。【CSSCI】

l 李玲玲,李梦媛:日本超级科学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与启示 ,《人民教育》2024年第2期。【北大核心】

l 李玲玲,康校博,白玉,等:以色列跨学科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基于特拉维夫大学“高科技数字科学学士学位” 的考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CSSCI】

l 李玲玲,王晓嘟: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美国科技高中的经验与启示 ,《基础教育》2023年第6期。【CSSCI扩】

l 李玲玲,许洋:“形分”而“神聚”:高校分类体系内在结构关联之重铸 ,《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19期。【CSSCI】

l 李玲玲:普通高中依托高校 办学:实践经验、现实挑战与政策导向——以上海市A区为例 ,《教育科学》2023年第7期。【CSSCI】

l 李玲玲,许洋,康校博:实践视域下英国 T-level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比较教育学报》2023年第6期。【CSSCI扩】

l李玲玲,康校博:英国如何加强 中学阶段生涯教育——基于盖茨比基准的考察,《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北大核心】

l 李玲玲,许洋:靠 个人还是靠学校——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机制再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23期。【CSSCI】

l李玲玲,许洋:导师 —研究生对话共同体的本质逻辑与生成机理探究,《江苏高教》2021年第6期。【CSSCI】

l 李玲玲,许洋,宁斌:美国加强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动因与策略,《比较教育研究》 2021 第1期。【CSSCI】

l张照旭 ,蔡三发,李玲玲 :“ 减负 · 提质 · 增效 日本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路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年第 6 。【 CSSCI】

l张照旭,李玲玲 :“ 世界一流大学制度体系 内涵 特征与启示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 年第7 期。【 CSSCI】

l张照旭,李玲玲, 蔡三发 :“ 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多维行动路径 —— 基于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 ’A 类大学的研究 ”,《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年第10 期。【 CSSCI】

l 李玲玲,王舒琦 :“ 回顾与展望 英国 GCSE 考试制度改革三十年 ”,《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9 年第10 期。【 CSSCI扩

l 李玲玲,王舒琦 :“ 英国 A-level 考试制度: 实践模式 发展困境及改革路向 ”,《 外国教育研究 2019 年第7 期。【 CSSCI】

l 张照旭,李玲玲 :“ 日本 AO 入学考试制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外国教育研究 2019 3 。【 CSSCI

l 李玲玲,王舒琦 :“‘ 放管服 视阈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研究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 11 。【 CSSCI扩

l 李玲玲,蔡三发 :“ 基于章程文本分析的高校治理问题研究 —— 一流大 建设高校为例 ”,《 高教探索 2018 年第 8 。【 CSSCI

l 李玲玲,蔡三发 :“ 建设支撑一流大学成长的章程制度体系 ”,《 中国高等教育 2018 年第 17 。【 CSSCI

l 李玲玲,张照旭 :“ 新生体验计划 美国促进大学新生过渡及成功的策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8 年第 9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2018 年第 12 期全文转载 。【 CSSCI

l 李玲玲,王舒琦 :“ 基于创新驱动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 6 月。【 会议论文

l 李玲玲,张照旭 :“ 双重注册课程 : 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7 年第 10 人大复印资料 中小学教育 2018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 CSSCI

l 李家新,李玲玲:“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机遇与策略” ,《 教育探索 2017 年第 3 。【 北大核心

l 李家新,李玲玲:“独立学院 转设 民办高校:形势、现状与前景 ”,《 现代教育管理 2016 年第 4 。【 CSSCI扩

l 李玲玲:“进阶先修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5 年第 1 CSSCI

l 史秋衡,李玲玲. :“ 大学章程的使命在于提高内生发展质量 ”,《 教育研究 2014 年第 7 。【 CSSCI

l 李玲玲 :“ 学院高中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 ”,《 外国教育研究 2014 年第 7 。【 CSSCI

l 李玲玲,武毅英:“我国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再认识 ”,《 复旦教育论坛 2014 年第 9 。【 CSSCI

l 李玲玲:“我国台湾‘第二期技职教育再造计划’实施策略探析 ”,《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年第 9 。【 北大核心

l 李玲玲:“国际证书课程: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 ”,《 外国教育研究 2013 年第 11 ,【 CSSCI

l 李玲玲:“中美高职教育与地方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 ”,《 高校教育管理 2013 年第 6 。【 CSSCI

l 王璞,李玲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 东南学术 2013 年第 4 期。【 CSSCI

l 王璞,李玲玲:“技术准备计划:美国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策略” ,《 比较教育研究 2012 年第 6 期。【 CSSCI

l 乔连全,李玲玲:“中美比较:中学与大学衔接断裂的原因及对策” ,《 江苏高教 2011 年第 9 。【 CSSCI

C. 主要科研项目

l 李玲 玲主持:《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高中发展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教育政策专项。

l 李玲 玲主持:《 高校内部治理数智化法律风险规制研究 》,上海市 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l 李玲 玲主持:《上海高中高校协同育人优化路径研究》,上海市高校智库内涵项目。

l李玲玲主持:《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效应及其优化路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l李玲玲主持:《研究生导师退出机制研究》,同济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

l李玲玲主持:《研究型大学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l李玲玲主持:《中学与中学后教育衔接育人策略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l李玲玲主持:《高中与大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l重点参与:《高等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人社部委托项目。

l 重点参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办法研究》,教育部、人社部委托。

l重点参与:《国家‘ 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调研》,教育部委托项目。

l重点参与:《战略科学家发现和培养机制研究》,教育部委托项目。


获奖情况

l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TOP1% ,中国知网,2024年

l 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2021年

l 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 2018 年。

l 同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济大学 2017 年。

l 福建省研究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福建省教育厅 2015 年。

l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 年。

l 厦门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厦门市人民政府 2013 年。

出国经历

l 2019 年7月, 赴英国边山大学访问

l 2018 7 月, 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

l 2014 10 月至 2015 1 月, 美国东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讲授课程

l 主讲专业学位课:高等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l 主讲全校公选课:生涯发展与衔接教育(校本科生)

l 主讲全校辅修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大学建设导论(校研究生)

l 参与课程: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l指导学术型硕士生名单

年级 姓名 性别 毕业去向 获奖情况
2017级 王舒琦 复旦大学读博

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级 蒋笑函 同济大学法学院
2019级 许洋 厦门大学读博 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潘丽萍 北海市教育局
2020级 康校博 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赵启晶 济南市教育局
2021级 王胜 上海市公安局
2022级 王晓嘟 江苏省选调
李梦媛 在读
2023级 梁晶晶 在读

l指导专业型硕士生名单

年级 姓名 性别 当前状态 获奖情况
2016级 周游 毕业
2017级 毕晓娇 毕业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刘芳敏 毕业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级 盛杰 毕业
张琪 毕业
2019级 俞华倩 毕业
夏佳怡 毕业
2020级 陆沁 毕业 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萧靓 毕业
2021级 毕波 毕业 同济大学优秀研究生、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2级 孔祥坤 在读
黄诗颖 在读 同济大学优秀研究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荣誉称号

l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术型 ), 同济大学,2020年。

l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业型 ), 同济大学,2020年。

l 同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术型 ), 同济大学,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