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物理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分别表彰在这几大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令人遗憾的是,诺贝尔奖却没有设立数学奖。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37年后的193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设立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菲尔兹奖。菲尔兹奖也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之后,为奖励在数学领域的杰出人士,国际数学大奖与各国自己的奖项随之设立。现在就让我们详细介绍这些奖项的魅力所在。不得不说,有的奖项只有数学天才级别的大神才能触及。


诺贝尔奖章正反面

国家数学联盟:菲尔兹奖

诺贝尔奖是以诺贝尔命名,同样菲尔兹奖是以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之名所命名。菲尔兹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遗产转交给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数学家大会为缅怀这位数学大师,特地以菲尔兹之名设立国际数学奖项。作为国际数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能获得菲尔兹奖成为数学领域中佼佼者的梦想。 此奖每四年才颁发一次,并且获奖者的年龄被限制到40岁,每次只能有2到4名获奖者,加上此奖的难度之大,让那些在数学领域的大神也望而却步。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虽然1500美元的奖金比起诺贝尔奖微不足道,正面刻有阿基米德头像和一句“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的主人”,反面刻有“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为知识作出新的贡献而自豪”的金质奖章并不突出,但获得菲尔兹奖后的那种成就感与荣誉感是无与伦比的。 直到2018年,获得此奖的数学家有60位,其中只有两位华人数学家。一位是出生于广东汕头,33岁获此奖的数学大家丘成桐,一位是31岁的数学天才陶哲轩。 目前,获此奖人数最多的是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共有18位。可见,此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实至名归。


菲尔兹奖章

中国:晨兴、华罗庚、陈省身、钟家庆数学奖

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由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与晨兴集团创始人陈启宗于1998年设立于北京。该奖面向四十五岁以下,为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等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而设立。 每三年一次,奖项分金奖与银奖,奖金分别为2.5万美元、1万美元。 评审委员会由哈佛大学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以及其他八位非华裔的顶尖数学家组成。


第七届晨兴数学奖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已成为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晨兴数学奖又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项,因有此“华人菲尔兹奖”之誉。 截止2016年第七届晨兴数学奖,共产生金奖19位。中国内地大学获金奖者分别是浙江大学刘克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田野与清华大学的李思。


浙江大学刘克峰

众所周知,华罗庚数学奖是为纪念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的功绩,奖励那些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学术成就的中国数学家而设立的。此奖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截至2018年,共评选了13届,有25人获得该奖项。为了与陈省身数学奖有所区别,获奖人年龄原则上不低于50岁。数学大师陈景润先生在1992年获得第一届华罗庚数学奖。 华罗庚数学奖是目前国内数学界最高奖,对于数学家来讲有非常崇高的荣誉。


年轻时的华罗庚

陈省身数学奖则是为肯定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功绩,鼓励中国中青年数学工作者,由亿利达工业集团创始人刘永龄出资与中国数学会共同设立的奖项。 自1987年以来,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称为一届,每届获奖人数不得超两名,而年龄限制在当年元旦未满50周岁,奖金丰厚,高达十万元,并颁发获奖证书与奖章。 截至2017年10月,此奖共举办16届,并有32人获奖。其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奖人数最多,多达10人。


数学大师陈省身

在2009年6月2日,国际数学联盟为纪念数学大师“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设立陈省身奖,这也是国际数学联盟首次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大奖。 此奖每4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者只有1人,但无年龄限制,得奖者除获奖章外,更能获得高达50万美元的奖金。截至2018年8月,此奖已评选3届,共有3位数学家获奖,分别是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研究所尼伦伯格、美国高等研究院数学系菲利普·格里菲瑟茨、日本东京大学柏原正树。

陈省身奖不同于中国数学会所颁发的陈省身数学奖,前者为国际性数学奖,而后者为国内数学奖,只颁发给中国国内的数学家


陈省身奖章

钟家庆数学奖是为了纪念中国杰出的数学家钟家庆教授,表彰和奖励优秀的数学博士研究生,受“钟家庆纪念基金”的委托,由中国数学会设立。 此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又称一届,但每届获奖人数不能超过四名。 国内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在学的博士生,以及毕业不超过三年的博士生均可报名申请。奖项得主可获得获奖证书以及奖金,优秀博士论文每人奖金为15000元。截至2017年,钟家庆数学奖已评选13届,并有62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获得此奖。

钟家庆数学奖与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并称“中国数学界三大奖”,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钟家庆与夫人还有孩子

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

沃尔夫数学奖与菲尔兹奖相媲美,被共同誉为数学界的最高荣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沃尔夫数学奖作为沃尔夫奖(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和农学)的一个奖项,是由沃尔夫捐资成立的沃尔夫基金会所设立。从1978年开始颁发,通常为每年颁发一次,奖金为10万美元,也可由几人分得。菲尔兹奖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所以超过四十岁的数学家则无缘此奖项。而沃尔夫数学奖无年龄限制,并具有终身成就奖的性质。该奖项的评奖标准不是单项成就而是终身贡献。所有获得该奖项的数学家可以说都是闻名遐迩的数学大师。他们不仅在某个数学分支上有极深的造诣与贡献,而且博学多能,涉足多个分支且取得卓越成绩,形成自己的著名学派。

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只有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与丘成桐两人而已。可见,此奖项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不愧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丘成桐获得沃尔夫数学奖凯旋时

美国:丹齐克奖、伯格曼奖、波利亚奖

丹齐克为美国数学家,线性规划的奠基人,曾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关于数学规划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1963年出版专著《线性规划及其范围》,此书至今仍是线性规划方面的标准参考书。为了肯定丹齐克在数学领域中的贡献,为了奖励在数学规划领域获得成就的佼佼者,数学规划学会与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联合于1979年设立丹齐克奖。 此奖每三年颁奖一次,起初希望鼓励年轻的杰出人才,但一般并不受年龄与人数的限制。


丹齐克

伯格曼奖是在伯格曼的遗孀去世后,按照她生前遗愿为纪念其丈夫,用她的捐款成立伯格曼信托基金会设立此奖项。1989年首次颁奖,每年一次,主要奖励在核函数理论及其在实与复分析中的应用、函数理论方法在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特别是伯格曼算子方法等方面的成果。1989年首次授奖,每年授奖一次。

波利亚奖以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命名。波利亚曾担任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并在1963年获得美国数学会功勋奖。他还是法国、美国、匈牙利三国科学院院士。在概率论、组合数学、图论、几何、代数、数论、函数论、微分方程、数学物理等领域都有突出建树。为了纪念他,由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设立波利亚数学奖。同时,因他曾长期在斯坦福大学教学。 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波利亚楼,在数学图书馆里悬挂了他的肖像,这也是馆内唯一的科学家肖像。 此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奖项包括一枚奖章、证书与奖金。


波利亚

美国国家科学奖,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奖。美国国会在1959年设立此奖,1962年首次颁奖,每年一次,获奖者每次不超过二十名。实际上每次约有12到15人获得。由美国总统亲自授予在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及物理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国科学家。 曾有十位华人获得此奖,其中有杨振宁(物理学)、吴健雄(物理学)、陈省身(数学)、丘成桐(数学)等著名科学家。


吴健雄(中)一家

柯尔奖,此奖是由美国数学学会颁奖。分别有柯尔数学理论奖和柯尔代数奖。这是纪念为学会服务了25年的柯尔教授所设立。这个奖只颁给学会成员,但要在美国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出色文章。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出国深造,又回到北大任教,却最终选择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学的许晨阳获得2021年度柯尔代数学奖。


许晨阳

挪威:阿贝尔奖

阿贝尔奖,是一项由挪威王室向杰出数学家颁发的奖项。每年颁发一次。此奖项是根据挪威著名数学家阿贝尔的名字所命名。由挪威科学院的五名数学家院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宣布获奖人。

最令人瞩目的是,阿贝尔奖的奖金高达80万美元,奖金的数额大致与诺贝尔奖相近。 获奖者没有年龄的限制。为了纪念2002年挪威27岁时就已去世的著名数学家阿贝尔二百周年诞辰,挪威王室宣布设立此奖项。2003年3月23日,第一个获奖人名宣布,三个月后的6月份奖金第一次正式颁发。从2013年到2021年,已有24位阿贝尔奖获得者,而美国得主有14人之多。 2019年3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访问研究学者凯伦·乌伦贝克成为第一位获得阿贝尔奖的女性数学家。


凯伦·乌伦贝克

法国:科学大奖、安倍奖

科学大奖,是由巴黎科学院颁奖。18世纪由法国国会设立,是法国最古老的奖项之一。由政府的财政预算支付,奖金为4万法郎(5万多元)。每年授奖一次,轮流授予数学、物理、化学和自然科学家。

安倍奖,由巴黎科学院颁奖,法国电气公司于1975年为纪念物理学家安倍(1775-1836)诞生200周年而设立。 每年授奖一次,奖励一位或几位在纯粹数学、应用数学或物理学领域中研究成果突出的法国科学家。


安倍

瑞典:克拉福德奖

克拉福德奖是一项几乎与诺贝尔奖齐名的世界性科学大奖。而两项大奖的设立人都是瑞典的富翁,一位是无人不知的诺贝尔,而另一位却鲜有人知,他就是瑞典富翁克拉福德。由于诺贝尔奖包含的自然科学领域极其有限,克拉福德决定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他所授奖范围恰恰正是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科学领域。 其中就包括数学领域。每六年授予数学学科一次,奖金相当诱人,高达50万美元。


克拉福德奖章

德国:洪堡奖、高斯奖

洪堡奖,是由德国洪堡基金会颁奖。1972年联邦德国政府设立洪堡基金会,授奖人必须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和地球学邓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中有国际声望的人。每年授奖,受奖人由德国研究人员中的领袖人物和机构推荐,而不接受个人申请。获奖者可获得奖金两万五到七万二千马克。

高斯奖,是由国际数学家联合会和德国数学家联合会共同颁发,德国数学家联合会具体负责该奖项的管理工作。1998年在德国的柏林举行的第23届国际数学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合会决定设立这一奖项。该奖项是为纪念“数学王子”高斯而设立,主要用于奖励在应用数学方面取得成果者。 高斯被称为数学界最伟大的数学家、“数学家之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斯奖也被认为是应用数学领域的最高奖。 每四年一次授奖,获奖者可获得一枚绘有高斯肖像的奖章和一笔奖金 。


高斯奖章

日本:京都奖

京都奖被誉为“日本的诺贝尔奖”,是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分为“先进技术”、“基础科学”以及“思想和艺术”三大奖。其中的基础科学中即包括数学领域。候选人不受国籍、人种、性别、年龄和信仰等限制。 从1985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可获得荣誉证书、奖章和五千万日元(约合50多万美元)奖金。 2019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邓青云获得2019年的京都奖“先进技术”奖。


京都奖台上的稻盛和夫

瑞士:奥斯特洛斯基奖

奥斯特洛斯基奖是由瑞士奥斯特洛斯基基金会颁奖。此奖是著名瑞士数学家奥斯特洛斯基留下遗产设立的,自1987年起每两年颁奖一次,奖励至多两位在纯粹数学或数值分析的基础理论方面与前五年中有突出成就的数学家。1989年第一次开始颁奖。


教学中的韦东奕

当然除了上面的数学奖项,在数学领域,面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对象,还有很多奖项。最近,网上走红的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曾毫不费力地斩获过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周炜良银奖等数学领域的奖项。我们相信,随着韦东奕在数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他终会将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等大奖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