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软盘会被淘汰?

索尼可以做出 185 TB 的磁带(2014年),为什么没人去做 1.44 GB 的软盘呢?作为移动存储设备,理论上软盘拥有低于U盘的价格,低于移动硬…
关注者
46
被浏览
75,043

27 个回答

首先,并非没有厂商去做大容量软盘,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是出现过大容量软盘的,包括zip盘、superdisk等,容量从120MB起步,最大可达1GB,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90年代后期PC硬盘容量也就是1-8GB之间。只要想把3.5寸软盘的容量做大本身是不难的。但问题在于兼容性:这些大容量软盘为了提高存储密度,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类似于硬盘的技术特点,例如更硬的盘片、悬浮磁头等等,这意味着原理和传统软盘已经有了极大不同,必须使用新型的专用驱动器,传统软驱无法读写。


软盘与硬盘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盘片与驱动器是分离的,而后者实际上买到的是硬盘与硬盘驱动器的组合。所以硬盘可以不断更新换代,是因为你换新的大容量硬盘时,它内部一整套技术从磁盘连同驱动器一起都换了,而软盘每次更新换代,旧的驱动器就会不兼容新的盘片,这时候就需要把驱动器也换成新的。那么问题来了: 折腾了那么大半天,我们直接改用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不就得了??


所以从使用场景来看,移动硬盘本身就是软盘的进化(虽然技术上不是,它和内置硬盘一样来自于温彻斯特式硬盘)。

90 年代后期出了不少大容量软盘,这方面 8-bit guy 做了一个很长的视频来列举他收集到的各类介质:

不过取代 Zip Drive 等的并不是 USB 设备而是可写 CD(毕竟家用电脑买外置存储,需求无非是「备份」和「共享数据」,两者用 CD 都可以解决),再往后才是 USB 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