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托·波拉尼奥
欧洲时期
1977年,波拉尼奥远走欧洲,在巴塞罗那附近海岸打零工,过着清贫高傲的诗人生活。波拉尼奥这段时间做过的工作有洗盘子、酒店听、
露营地
当守夜人、捡废品等。他白天卖苦力,夜里写诗。
1990年,波拉尼奥的儿子劳塔罗出生,他当时仍然一贫如洗,甚至电话也装不起,他下定决心结束流浪诗人生活,写小说养家。
1992年,波拉尼奥得知自己的
肝病
日趋恶化,决定开始集中精力写小说,希望出版小说挣的钱能够改善经济拮据的家庭状况,并给孩子留下一笔遗产。他把自己关在巴塞罗那附近的一间屋子里,足不出户,专心写作。
1998年,《
荒野侦探
》获得西班牙 “
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
”。此时,波拉尼奥身体状况更趋恶化,但他坚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写作。陪伴他的只有香烟和茶。他曾连续写作四十多个小时,还曾因为写小说忘记去医院接受医疗检查。
2003年7月15日,波拉尼奥因
肝功能衰竭
死于西班牙北部的布兰奈斯,年仅50岁。
去世前夕,波拉尼奥一直在写长篇小说《
2666
》,但直到去世他也没能完成小说的写作。《2666》于2004年出版。2009年,该书英译本获得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家奖”。
波拉尼奥作品年表
作品
|
出版时间
|
体裁
|
备注
|
《溜冰场》(La Pista de Hielo)
|
1993
|
长篇小说
|
|
《遥远的星辰》(Estrella Distante)
|
1996
|
长篇小说
|
|
《美洲纳粹文学》(Literaturanazi en América)
|
1996
|
虚构传记
|
|
《打电话》(andLlamadas Telefónicas)
|
1997
|
短篇小说集
|
|
《荒野侦探》(LosDetectives Salvajes)
|
1998
|
长篇小说
|
|
《护身符》(Amuleto)
|
1999
|
长篇小说
|
|
《佩恩先生》(Monsieur Pain)
|
1999
|
长篇小说
|
|
《智利之夜》(Nocturno de Chile)
|
2000
|
长篇小说
|
|
《浪漫主义狗》
(Los Perros Románticos:Poemas 1980-1998)
|
2000
|
诗集
|
|
《三》(Tres)
|
2000
|
诗集
|
|
《妓女杀手》(Putas Asesinas)
|
2001
|
短篇小说集
|
|
《安特卫普》(Amberes)
|
2002
|
小说
|
诗体小说,或者像诗的小说,后来出版的的诗集《未知大学》里也包含了《安特卫普》
|
《一部流浪汉小小说》(Una Novelita Lumpen)
|
2002
|
小说
|
|
《无法忍受的高乔》(El Gaucho Insufrible)
|
2002
|
短篇小说集
|
|
《2666》
|
2004
|
长篇小说
|
|
《邪恶秘密》(ElSecreto del Mal)
|
2007
|
短篇小说集
|
|
《未知大学》(LaUniversidad Desconocida)
|
2007
|
诗集
|
作者生前曾出版诗集
《未知大学的片段》
|
《第三帝国》(El TercerReich)
|
2010
|
长篇小说
|
|
《老鼠警察》
(LosSinsabores del Verdadero Policía)
|
2011
|
长篇小说
|
|
《西洋镜》(Diorama)
|
未知
|
小说
|
|
未知大学,范晔 / 杨玲 译
除了帕拉,波拉尼奥还读20世纪
拉美
先锋派
诗人的作品,如塞萨尔·巴莱霍、比森特·维多布罗、马丁·阿 丹、奥基多·德·阿马特、帕勃罗·德·罗克亚、吉尔伯特·欧文、洛佩斯·贝拉尔德、奥利维里奥·希龙多――所有这些诗人在他看来都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法国的
象征主义
诗人们。波拉尼奥常说自己至少有10种不同版本的波德莱尔的《
恶之花
》。
诗歌剪影
我不在乎
能不能写完我的诗
相信我:那将要到来的不是爱,
而是美
(《天亮》)
|
一个甜蜜日子
将要到来而我不会看见。
诗歌或许在将来的日子为我的影子辩护
(《工作》)
|
鲁文·达里奥,路易斯·塞尔努达,杰克·伦敦,R. L. 斯蒂文森,
这叫什么?我问道。
大洋。
一所悠长缓慢的大学。
(《“乔·霍尔曼德”》)
|
城堡和飞鸟出自另一想象。
尚未成形之物将保护我。
(《“阴蔽的山岭仔你梦境以外”》)
|
我很好。
我很能写。
我很
爱你。
(《巴塞罗那午后》)
|
对我而言,他人的语言是无法理解的。
(《我是自己的巫术》)
|
我梦见迷失的侦探
在阿尔诺菲尼夫妇家的凸镜里: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视角,
我们的恐怖模型。
(《冻僵的侦探》)
|
阅读是学习死亡,但也是学习幸福,学习勇敢。
(《学阅读比学死亡更好》)
|
诗歌,比所有人都勇敢
(《复活》)
|
唯有狂热和诗歌能诱发幻景。
唯有爱和记忆。
直到最后我的灵魂遇见我的心。
它病了,没错,但还活着。
(《肮脏,衣衫不整》)
|
2666,赵德明译
2666的五部分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
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讲述四个来自欧洲不同地区(英法西意)的文学评论家,因为共同喜欢及研究一位德国作家阿琴波尔迪而成为朋友进而成为情人的故事。几人得知阿琴波尔迪曾在墨西哥现身时,便共同前往。这个部分的基调很平静,甚至有轻喜剧般的轻松可人。但进入尾声时,气氛开始诡异起来,有很强的梦幻色彩。
第二部分《
阿玛尔菲塔诺
》是举家迁居到墨西哥的智利教授的故事。在第一部分里他曾是几位评论家的向导,因为他宣称曾与阿琴波尔迪有一面之缘。这一部分里,几位评论家已不见踪影,只留下这位日渐迷幻的教授,他不只能听到死人对自己说话,更是在某天效法杜尚,把一本偶然发现的
几何学
著作挂在自家的晾衣绳上,看风吹动书页。这部分也交待了教授的妻子迷恋上一位疯诗人抛家弃女的情节。这部分的情绪相对来说超现实,很迷幻。气氛压抑诡谲。甚至配有一些另人费解的图示。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纽约《黑色黎明》杂志的黑人记者,因同刊的拳击口记者遇害身亡,接替那人来到墨西哥报道一场拳击赛。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各地媒体同僚,还遇到
阿玛尔菲塔诺
的女儿。他逐渐地了解到在这个墨西哥北方城市圣特莱莎发生了多起杀害妇女的案件,手段残忍,抛尸荒野,他想进行报道,但困难重重。这部分写法上非常写实,叙述简洁有力。特别之处在于(也贯穿于2666全书),线性叙事之间,穿插有非常多的“离题”
之言
,比如法特乘飞机时听乘客讲的一段
海上求生
故事,寻访某人时在教堂听到的大段个人独白,某个美国导演的八卦等等。再如前文那
晒书
的杜尚,也特书了一段。这部分的结尾交待法特在某人帮助下到监狱找一个这些连环杀人案的嫌犯采访,可在见到那人时,却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了。
第四部分《罪行》可说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这部分看似警方档案,因为按
时间顺序
记录了自1993年1月到1997年12月,每月甚至每周发生的一起或多起杀害妇女案件
[2-3]
,简明扼要,某时某地某人被谁谁发现,死状如何,衣物怎样,周遭环境,死者有否确认身份,
法医学
检测死因是何,有否嫌犯,警方又是怎样处理的。当然其间穿插了警方故事,贩毒集团背景,政治人物干预,来自FBI的侦探,亵渎教堂的“忏悔者”,能预言未来的女巫师,监狱中呼风唤雨的嫌犯(此嫌犯与第三部分结尾那位巨人嫌犯联系起来),等等。这部分“警方报告”的罗列,让人震惊愤怒,继而失望无奈,直到只能接受这现实的残酷。对读者而言,阅读这部分将会是一次极为震撼的
心理过程
。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回归开篇引入的悬念人物,他出场了。这个部分甚至可作为独立的历史小说阅读,讲述了阿琴波尔迪的一生,他的出生,成长,贵族家的用人生活,参军,
二战
,与家人失散,目睹酷刑,成为战俘,耳闻屠犹亲历,开始写作,一家汉堡出版社社长的高度认可关注甚至是资助,传闻其极有可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隐姓埋名混迹于欧洲各地,再到遇见家人,直到决定去圣特莱莎那个充满死亡的墨西哥北方小城。这部分的情绪悠然回荡着一首哀伤的歌曲,尽管一些细节的震撼力并不比第四部分弱,然而这更是一种尽在不言中让人既恐惧又哀伤无奈的调子。
《荒野侦探》(Los Detectives Salvajes)并不是一部侦探小说。在五百多页厚的中译本中,“侦探”一词除了标题以外几乎难以找到。误把此书当作一部刺激的通俗侦探小说来阅读的读者可能会被书中大量关于诗人、诗歌、作家和文学的内容搞没了兴趣(当然他也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这本书里竟然有不少火辣赤裸的性描写)。《荒野侦探》写的其实是诗人和诗人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是两位混迹墨西哥、后来又辗转于世界各地、过着流浪生活的落魄诗人。这两位诗人曾经像侦探一样寻找过一位已经销声匿迹多年的前辈诗人,而小说中间部分独特的
叙事方式
又会让人感觉似乎存在着一位隐形的侦探,多年以来一直在世界各地的角落里监视着这两位诗人漂泊不定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