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辩论流派:把价值型辩题打成事实判断
作者:夏惟桐
这还得从两支台湾队伍说起....
去年山海杯,我参评了北京师范大学VS台湾中山大学的比赛,辩题是“对个人幸福而言,宗教/科学更重要”。当时,中山大学拿了一个小金佛上台,先是假设自己是个僧侣,再宣布自己是假冒的僧侣其实想要正方的骗钱,通过一系列的情景展示,试图证明“一切宗教都是骗人的”。
这种打法显然没有说服评委,陈铭学长、我、邵帅都把3票全部投给了北师大,因为我们认为,即便宗教是骗人的,你也得证明这种骗局对人幸福的影响。赛后,中山大学似乎对9:0的结果不大理解,他们觉得明明事实层面干掉了对手。
五月份老友赛,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比赛是第五集东吴大学VS中山大学。当时的辩题是“一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自杀的人,我们到底该不该阻止他?”,与老友赛其他题目都打成纯思想实验不同,这场比赛东吴大学列举了大量数据,证明在农村有时候自杀是一种身不由己的选择。比如东吴引用了一篇论文:“农村老人有一个公式,治好病要3万,一年可以赚3000,如果治好病可以继续活10年以上就治病,否则就自杀”,这个例子对我触动很大。虽然这场比赛最后以中山大学的获胜而告终(中大打太漂亮),但东吴这个立论让我实在印象深刻。
不过这两场失利可以看出,在当前大陆辩坛的主流评审理念中,是不接受“反例杀”这种说法的。对于价值性辩题,大陆(其实远不止大陆)的队伍的攻防立足点一般都在逻辑攻防和价值演绎,事实更多只是作为武器,很少作为基础。
十月的“法辩”是去年下半年的大盛会,“法辩”的辩题最大的特色就是设置了各种道德困境,希望交给辩手们来开展讨论。于是乎,刚才提到的东吴大学和台湾中山也都参加了这届比赛,最早他们并不被十分看好(当时大陆队伍对中山不熟悉,东吴在八月的食品安全赛也倒在了首轮)。
两支队伍依旧延续了他们一贯的风格,把我们认为的价值性辩题,拆解成了政策性辩题来打。在“面对公共危机,亲亲相隐和大义灭亲何者更值得尊重”这个题目中,中山辩手打如果亲人吸毒的话,只有大义灭亲才是真正为亲人好之类的例子,内容票5:0推死了新国大。
而在1/4决赛,“人是否有自由处置自己身体的权利”这个题目中,东吴大学和台湾中山在与各自对手的对决种更是把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东吴大学利用自己常年打政策性辩题的经验和资料优势,把这个题目打成了“安乐死合法化”+“色情业合法化”+“毒品合法化”,大获全胜。而台湾中山在打反方的时候,又全场询问是否有自由吸毒的权力,如果毒品合法化会有多少危害,最终击败了对手。
最后,东吴大学获得了法辩冠军,台湾中山获得了法辩季军。两支把立论做成事实判断的队伍,最终在一个全程道德困境辩题的大赛中大放异彩。
回到刚刚结束的“山海杯”,东吴大学小组赛的辩题是“追求性自由是否离经叛道”。这是2015年亚太赛的老题,这几年也打过很多次,我本以为会照例看到一些套路化的演绎。然而,东吴的正反方的两场立论还是让我有些震惊。
在打反方“不是离经叛道”的时候,东吴大学上来先问对手要不要谴责慰安妇,以及被ISIS抓走的性奴。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东吴大学说道:“既然保护女性的性自由是一种正义的行为,这又怎么能说是离经叛道呢?”之后,东吴大学举了大量的例子和道具,比如中世纪的贞操带(如图),大打人类应该保护性自由,这天经地义,自然不离经叛道。当时对面的香港中文则打了一套非常漂亮的常规论打法,定义也基于大家看到这个辩题的第一反应“追求自身的性自由离经叛道”,于是整场比赛两边鸡同鸭讲,没打到一起去。
我个人认为,反方是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的,把“追求性自由”和“追求人类保留性自由的权利”给混淆了,如果我是评委绝对会投给港中文。但如果评委认可东吴的定义,那我也可以理解。最后,东吴4:1获得了胜利。
第二天的比赛我没听,据说东吴改打正方“追求性自由离经叛道”时,详细列举了诸如人兽交配的步骤,然后询问反方这怎么可能符合经道,让评委大为震惊。虽然引起了一部分的争议,还导致比赛的直播房间被举报,但东吴还是获胜了。
但事实也未必总能奏效:东吴最后获得了山海杯亚军,据说决赛他们立了一个实然应然并存的常规立论,但评委认为他们的价值论证不够成功,结果3:4输了。
长期以来,受到“剑宗”观念的影响,在纯粹的价值型辩题中,我们一直接受的理念是事实只能佐证观点,价值攻防才能决定胜负。譬如认为“事实不可辩的”黄执中,他也会举学理,但永远只作为佐证,而绝不作为主要武器。
但长期受到政策辩论(政策辩论是一种学术辩论)熏陶的几支台湾队伍,即便遇到价值型辩题也耿直得打成事实判断,却反而经常起到奇效。
他们不是不做价值演绎,也不是不切割概念、不走战场,但他们会把讨论的基石落到具体的事实上,把立场用事实压迫到常识心证,从而使得价值的分歧反而失去讨论的意义。
如果非要归纳的话,那就把这一套打法,称之为【气宗】吧。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新打法(标题是“另一种流派”而非“新流派”),更多是一些台湾辩手习惯用政策辩论的思维来解构辩题所形成的在大陆辩手看来比较独特的视角。
大陆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立论风格,甚至一度很流行,比如武汉大学在十年前也常把辩题都打成事实判断。拼车出行弊大于利、火车票实名制等辩题,武大辩手都试图用数学计算解决问题。2005年湖北顺爽省赛关于影视剧方言倾向的辩论,武大甚至会计算每一个观众会因为方言影视剧而承担多少成本。在遭遇了一些质疑后,武大逐渐抛弃了这种打法。但现在来看,只是当年武大的计算口径有问题,但这种方向本身,也不见得不可取。
辩论其实是主观和客观、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产物,何者为本的争论既然在台湾可以延续这么多年,大陆辩手接触接触不一样的路子,未必不好。多读一些书、多看一些资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扎实论证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改善当前有些浮躁的辩论风气。
当然,纯打事实是非常有风险的:一方面,缺乏逻辑支撑和价值挖掘的事实推进,容易让评委认为是规避交锋或论证不足(譬如性自由反方,我就认为东吴大学规避了“自己追求自己的性自由”这一本应主要交锋的战场);另一方面,基于事实的立论如果存在纰漏,也容易被打脸,参考下图,青岛二中的立论非常有趣,但如果他们的对手场上反应过来就不好了...
【相关信息】
-
欢迎大家关注华语辩论网
知乎机构账号
:
华语辩论网—知乎
-
华语辩论网编辑团队知乎账号:
华语辩论网 - 知乎
-
欢迎大家关注华语辩论网知乎专栏 :
华语辩论网 - 知乎专栏
-
欢迎大家关注华语辩论网知乎话题 :
华语辩论网 - 热门问答 - 知乎
2017年华语辩坛最新世界排名! - 知乎专栏
【相关文章】
【辩论赛技战术】兜兜:辩论赛中常见的十四个逻辑问题 - 知乎专栏 https:// zhuanlan.zhihu.com/p/26 664042 【更榜前的预热】2016年以来的最强辩论高校 - 知乎专栏
排名| 最笑爆全场的华语辩论视频排名前十 - 知乎专栏
华辩世界杯大数据 | 辩龄再高,也怕菜刀;穿的再好,两句撂倒! - 知乎专栏
华辩风采 | 北大辩协代表队:风度与才华兼具的京华思辨派 - 知乎专栏
邓哲:【辩论的林中路】《辩论赛的意义认知》 - 知乎专栏
邓哲:【辩论的林中路】之《论辩的维度》 - 知乎专栏
吴尧:给辩论队的孩子们推荐一些书吧 - 知乎专栏
华语|【专题】国际大赛中的博士生辩手 - 知乎专栏
超辩百校行 | 史上规模最大的辩论公益讲座 - 知乎专栏
夏惟桐:成为优秀辩手的九个不要 - 知乎专栏
邓哲:辩之魅惑 - 知乎专栏
华语|【周年】勿忘初心,不负始终--写在华语辩论网十五周年 - 知乎专栏 邓哲:都云辩者痴,谁解其中味 - 知乎专栏
人民日报上的华语辩论赛(1958-2016)
来自七部电影的七个科幻辩题
黑哨昏哨和口哨(作者:herolandis) - 知乎专栏
王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的八年成长路 - 知乎专栏
粟辉:头脑风暴,赛前辩题讨论的好方法 - 知乎专栏
粟辉:为陪练正名 - 知乎专栏
【夏惟桐】辩论赛的技术、战术和战略 - 知乎专栏
另一种辩论流派:把价值型辩题打成事实判断 - 知乎专栏
有什么辩题适合刚接触辩论的新生打? - 知乎专栏
夏惟桐:有些梦想,你自己都不相信 - 知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