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为岳阳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也赋予了岳阳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岳阳将主动担当作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重点依托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中国(岳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努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
新优势,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7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000亿元台阶。
谋划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思想的重大战略,也是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的重大举措。湖北省早在2003年就将宜昌、襄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江西省将赣州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安徽省将芜湖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河南省将洛阳确定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实行领导高配、政策倾斜。政策支持方面,江西省政府2017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委、省政府继2017年9月出台《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后,2020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安徽省为做大做强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力支持芜湖市进行区划调整,力度非常大。
建议:省委、省政府比照其他地区做法,研究出台支持岳阳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文件,并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到省直部门。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议省级层面建立由常务副省长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和岳阳市政府组成的组织协调机制,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
二是推进放权赋能。依法赋予岳阳市部分省级管理权限,根据岳阳市发展实际,对于省政府及省直单位行使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权限,充分下放或依法委托岳阳市实施。按照国家规定和部署,在财政、交通、科技、开放型经济、生态文明、土地政策、人事制度、薪酬激励等方面给予岳阳市先行先试的权限。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铁路方面,支持推动京广铁路岳阳城区段东移工程落地实施。
机场建设方面,请求省发改委支持推动岳阳三荷机场改扩建,协调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民航局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调整时将三荷机场纳入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布局规划。港口集疏运体系方面,请求省交通厅协调争取将长江岳阳段航道等级提升至Ⅰ级,常年维护水深达到6米;推动完善城陵矶港水水、水铁、水公、公铁等多式联运设施。干线道路方面,请求省交通厅支持建设岳阳到长沙的快速干道,包括万家丽路北延至汨罗、芙蓉北路按芙蓉南路标准予以快速化改造并延伸到屈原行政区等。能源方面,请求省能源局支持岳阳建设湖南综合能源基地,加快仪征至岳阳油气管网复线建设。水利工程方面,请求省水利厅支持岳阳1068公里一线防洪大堤中的371公里薄弱堤段整治,支持岳阳县坪费湖引调水、临湘团湾-城区饮水、岳阳县铁山水库-岳阳经开区金凤水库新建管道等中部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和长江补水二期暨新建华君灌区工程建设。
四是引导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岳阳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依通道布局产业、以产业带动物流,引导大型高端装备制造等大运量、偏水型产业布局岳阳。推动建设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加快沿江地区优化布局,培育壮大航运物流、石化合成材料、大型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率先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赢的新路子。同时,建议省里主导设立100亿元左右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统筹安排一定额度政府专项债,税收的省级留存部分按50%比例返还岳阳。
五是落实要素保障。用地方面,每年支持岳阳筛选确定一批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采取省土地计划专项指标或省市县联供方式予以用地保障。资金方面,
省直相关部门在各类资金安排上优先考虑岳阳,提高岳阳市计划下达比例权重,省发改委安排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专项,省财政厅在专项债券安排上对岳阳倾斜,通过项目形式加大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金融方面,支持岳阳建设全省金融次中心、长江中游区域性金融中心,支持岳阳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改革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上市融资。创新方面,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推荐、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评选、等方面向岳阳市倾斜,支持岳阳大学城和湘阴大学科技城建设,支持湘北女校升格创建高职院校,引导省内外有意向的大学和高职院校整体搬迁到岳阳或者在岳阳开办分校,补齐岳阳高校资源短板,有效集聚创新创业型人才。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邮编:410011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02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689号
备 案 号:湘ICP备2021016813号
技术支持联系电话:0731-8221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