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军仅6周即攻破的「马奇诺防线」有什么意义?

关注者
394
被浏览
677,406

91 个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通过施里芬计划从低地进攻法国。但是,由于兵力不足,止步于法国东北部。然后,西线就在法国的东北部打了四年。为了防止这种悲剧,法国修建了马奇诺防线。

法国一战后的目标,是避免主战场在法国境内。看了周边一圈,主战场在低地地区,是唯一的选择。那怎么让德国再走一次低地,而不是从南部法德边境进来。很简单,修建一条难以攻破的防线,逼德国人走低地。法国的计划是,马奇诺防线将迫使德国人放弃从德法边境进入法国。而是像一战一样走低地地区。一旦德国入侵低地三国,法军将迅速越过东北部边境,在低地与德军交战。进而把主战场放在低地,避免战火烧到法国本土。

从地图上看,法军将会像一扇铁门一样,从法国东北部边境旋转着,把德国挡在低地。而这扇门的门轴就是阿登地区。法国人不是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兵力不足。但是法军认为,阿登地区是山区,补给不畅,德军不能发动大规模进攻。即使阿登地区的法军被击败,德军也会迎面撞上马斯河。德军想要突破马斯河要等待重炮部队支援,而这一过程需要至少十天。法国有时间调集援军支援。

法国的想法很美妙。但是,这个作战计划是应对一战施里芬计划的镰刀攻势所制定的。但是,德军改变了计划。德军主力没有迎面撞上低地的铁门。而是出现在了阿登地区。当德军出现在马斯河前时,没有停下来等待重炮部队,而是指挥坦克强渡马斯河。至此,法军防线被彻底撕开。法国的计划也就破产了。

硬要说马奇诺防线有什么用。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低地地区阻挡德军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德军的阿登地区的攻势。这个计划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