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3岁,痛风病史十余年,未经系统治疗。双手多个小关节附近出现隆起型结节多年伴疼痛。近期血尿酸:686umol/L。
这些隆起的结节都是痛风石,我们通过这个典型病例的多个结节学习一下痛风石的超声表现。
这些表浅的隆起病变扫查时由于与探头接触不好,图像质量往往很差,尽管我们使用了大量的耦合剂,图像还是下面这样不甚理想。
对于这种耦合不佳的隆起型病变,使用超声耦合垫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的质量。下面的图片我们使用的是厂家友情提供的“超及导声垫”。
痛风石的回声特点因为痛风石的形成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别,总体来见,内部回声为
强回声伴声影+高回声+中等回声+低回声
混杂一起的异常回声团,各种回声的比例在每个痛风石中差别很大。一般来讲,时间越久,强回声伴声影区域越多(如下图),而急性发作期低回声所占范围会越多。一般来讲低回声代表的是炎性反应区,强回声代表的是所谓的“白垩质”。邻近的骨皮质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骨侵蚀。
血流信号的多少,与低回声区域的范围可以作为病变是否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判断依据。本例患者的痛风石内部和周围的血流信号都比较少,病变处于间歇期。
以下是广告时间:
上文中使用的声学耦合垫是由 “超及导声垫”友情提供。如有需求,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该公司的微店购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