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的发声属于大嗓,假音较少,一般都凭演员的真嗓,或者原始嗓音来训练演唱。

训练发声时,演员站立,双脚微分,与肩同宽。这样的站姿,为的是训练时方便演员使劲。

站好,可以交替喊“a”“i”两个音,这两个音是基础的开口音和闭口音;也可以喊“鸡鸭鱼肉”、“a、o、e、i、u、v”,这些都能训练演员演唱的开口音、闭口音——这种训练过程,统称为“喊嗓”。

在“喊嗓”时,无论开口音、闭口音,都要运用气息配合着嗓音的宽窄持续向上唱,这个过程也叫“开嗓”。

吸气时按照自然状态吸气、存气,可以借鉴“婴儿呼吸”——吸气,肚子上升,呼气,肚子下降。演唱起来则不必纠结于肚子的起伏,尤其吸气时,上身的胸脯不要太高,太高则上身僵住,无法放松的演唱。

“开嗓”为避免嗓音受伤,或者检查嗓音状态,一般采取方法如下。

唱时,嗓音越往上,丹田越用力,产生一种向下拽的力量,同时,打开喉咙,抬上颚,软腭张开,笑肌提起,呈啃苹果或者打哈欠状。

这个方法是比较基础的,熟练以后,对于声音音值、音高、音质的控制会起到比较有效的作用。

其后想象自己的身体是音箱,腔体产生共鸣,使之震动。此时的口腔好比一口井,声音要像井里的桶一样直直的、有力量地向外、向上运动。

掌握以上方法后,开始下一个阶段。口腔打开,随着声音逐步升高运动到头顶,这个运动轨迹是从脚后跟到臀部(收紧)到肩(呈抱球状下压)再到头顶,最终从前额一点集中发出。感觉声音即是自己发出的,又听起来像在身体之外。

这个阶段比较难,容易理解不了或者掌握起来不得要领,方法不当,不仅嗓音得不到调整、释放,还会让身体感到紧张,从而更加无法完成演唱。

遇到这种情况,第一要务是放松。可以参考婴儿的哭泣,他们小小的身体却能发出很大能量、很高的声音——这就是在放松、肚子像“音箱”、喉咙像“井”的状态下做到的,是生命体的本能,掌握了要领,回到本能,就能获得人类原始的快乐。

或者可以尝试躺在床上找放松以及用力的感觉,又或者头顶着墙,找丹田使劲使腔体共鸣等——让自己在放松的状态下,找到演唱的最佳状态。

老生演唱除了大嗓,也会用到“背工音”,是小嗓的一种,需要小嗓帮助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以上方法。

戏曲的发声方法,不同于美声和民声,想掌握好声音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互相借鉴,不能盲从,要按照自己领悟的能力和自身的条件,选择对自己声音好的方法。

作者:氍毹长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