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起讫
时间
|
主持或
参与
|
成伯清
|
80年代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新进展评析
|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1998
|
主持
|
成伯清
|
从自我技术看儒家伦理的早期嬗变
|
中流-喜玛拉雅文教学术奖助金
|
2003
|
主持
|
成伯清
|
西方社会学中有关风险的理论
|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基地项目
|
2004
|
主持
|
成伯清
|
情感社会学新进展评析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2005
|
主持
|
成伯清
|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历史沿革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
|
|
|
成伯清
|
《真正的穷人》译介
|
上海都市文化E-研究院
|
|
支持
|
成伯清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社会学理论评析》
|
中宣部
|
2008
|
参与
|
成伯清
|
江苏省十二五文化建设发展对策研究
|
江苏省发改委
|
2009
|
支持
|
成伯清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体验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
2011
|
主持
|
方长春
|
空间阶层化:城市社会分化与社会空间变迁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
2009-2011
|
主持
|
方长春
|
江苏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及其调整优化研究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
2012-2014
|
主持
|
方长春
|
社会管理创新的国内国外经验研究
|
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地项目
|
2011-2012
|
主要负责人
|
方长春
|
社会组织孵化与集中管理的模式研究
|
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地项目
|
2012-2013
|
主持
|
方长春
|
南京市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调查
|
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2007/2008/2009
|
主持
|
方长春
|
混合经济与分层过程:转型中国阶层化机制研究
|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
2007-2009
|
主持
|
方长春
|
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
|
南京大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2008-2009
|
主持
|
方长春
|
青年网络自组织研究
|
共青团江苏省委
|
2011-2012
|
主持
|
方长春
|
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
国家教育部
|
2006-2009
|
参与
|
方长春
|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
江苏省科技厅
|
2008-2009
|
参与
|
方长春
|
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
|
中美合作课题
|
2002-2005
|
参与
|
风笑天
|
家庭与青少年发展问题研究
|
中港合作课题项目
|
2011-2014
|
|
风笑天
|
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
教育部重大项目攻关课题
|
2006-2010
|
|
风笑天
|
中国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会适应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03-2005
|
|
风笑天
|
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
|
中美合作课题项目
|
2002-2006
|
|
风笑天
|
网络交往与青少年社会化
|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
2001-2004
|
|
风笑天
|
电视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1999-2002
|
|
风笑天
|
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问题
|
美国福特基金重点项目
|
1998-2001
|
|
风笑天
|
三峡移民社会适应研究
|
国家三峡移民局重点项目
|
1997-2000
|
|
风笑天
|
社会学方法的特征及应用研究
|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
1997-1999
|
|
风笑天
|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1995-1998
|
|
贺晓星
|
西方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的思想史研究
|
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
|
2010-2013
|
主持
|
贺晓星
|
教育发展与就业需要的社会学研究:职业学校升格战略的个案分析
|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
|
2006-2008
|
主持
|
贺晓星
|
聋人犯罪与教育
|
爱德基金会
|
2005-2006
|
主持
|
贺晓星
|
大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教育医疗福利居住的援助方案研究
|
日本福祉大学
|
2003-2004
|
主持
|
贺晓星
|
南京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南京市教育局
|
2000-2001
|
主持
|
贺晓星
|
中日高校教师精神压力比较研究
|
日本住友财团
|
1996-1997
|
主持
|
刘林平
|
深圳“平江村”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999
|
主持
|
刘林平
|
市场转型中的精英女性——珠江三角洲女性私营企业家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03
|
主持
|
刘林平
|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2006
|
子课题负责人
|
刘林平
|
流动与权益——珠三角农民工的追踪研究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2008
|
主持
|
刘林平
|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影响
|
教育部金融危机应急项目重点项目
|
|
主持
|
刘林平
|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
首席专家
|
陆远
|
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
|
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
|
2005-2009
|
参与
|
陆远
|
中国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状态与手机使用习惯调查
|
韩国三星电子
|
2008
|
参与
|
陆远
|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体验
|
“985”二期改革型项目“
|
2011-2013
|
参与
|
陆远
|
中西方关于中间阶层的理论研究
|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
2008
|
主持
|
陆远
|
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项目
|
2011
|
主持
|
陆远
|
孙本文与早期中国社会学
|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
|
2011
|
主持
|
陆远
|
中国家庭生活方式调查
|
|
2012
|
参与
|
陆远
|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项目
|
|
2012-2015
|
参与
|
马道明
|
青少年学习行为矫治:“好习惯、大未来”
|
南京市政府公益创投项目
|
2012.10-至今
|
主持
|
马道明
|
城市系统生态调控研究
|
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与重点项目
|
2010-2013
|
主持
|
马道明
|
太湖流域污染治理的社会学研究
|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
2009-2011
|
主持
|
马道明
|
跨学科视角下城市系统生态调控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
|
2007-2009
|
主持
|
马道明
|
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
|
2006-2008
|
主持
|
马道明
|
环境问题与社会公正的省区样本研究
|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2010-2013
|
参与
|
马道明
|
城市化理论与城市社会学研究
|
国家“985”二期项目
|
2007-2009
|
参与
|
马道明
|
江苏省资源节约型社会规划研究
|
江苏省软科学基金项目
|
2007-2008
|
参与
|
马道明
|
苏南地区农村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
|
国家863项目
|
2005-2006
|
参与
|
马道明
|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
南京市政府重大科研项目
|
2005-2006
|
参与
|
马道明
|
常州城市环境生态规划研究
|
常州市政府重大科研项目
|
2004-2005
|
主持
|
闵学勤
|
公民导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及其评估体系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2013
|
主持
|
闵学勤
|
江苏省民主评议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
|
江苏省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
2012
|
主持
|
闵学勤
|
公众参与和社会建设——以南京市为例
|
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
|
2012
|
主持
|
闵学勤
|
南京市物价局形象塑造工程
|
南京市物价局
|
2011
|
主持
|
闵学勤
|
社区权力博弈过程中的公民性建构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
2009-2011
|
主持
|
闵学勤
|
社区民生指标体系的建构及民生指数研究
|
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
|
2009-2011
|
主持
|
闵学勤
|
区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研究
|
新华日报社
|
2009-2010
|
主持
|
闵学勤
|
江苏公民文明素质评价及指数研究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08-2009
|
主持
|
闵学勤
|
城市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
南京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预研项目
|
2007-2008
|
主持
|
闵学勤
|
城市化理论重构及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国家教育部
|
2005-2008
|
子课题负责人
|
闵学勤
|
中国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
南通市崇川区
|
2004-2005
|
主持
|
闵学勤
|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
|
2003-2004
|
子课题负责人
|
闵学勤
|
落实科技兴贸战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
|
南京市外贸局
|
2003-2004
|
主持
|
闵学勤
|
江宁房地产发展战略研究
|
南京市江宁区区政府
|
2004
|
子课题负责人
|
闵学勤
|
重塑精神产品打造文化产业
|
江苏省委宣传部
|
2003
|
子课题负责人
|
闵学勤
|
提升南京城市形象战略研究
|
南京市政府
|
2001-2002
|
子课题负责人
|
闵学勤
|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南京、上海、杭州比较研究
|
南京市政府
|
2001-2002
|
子课题负责人
|
汪和建
|
城市生态社会学研究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1994-1995
|
主持
|
汪和建
|
经济伦理与交易秩序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994-1997
|
主持
|
汪和建
|
韦伯传统与中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
|
南京大学中流基金
|
2000-2001
|
主持
|
汪和建
|
社会网络、市场权力与市场秩序的关系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01- 2003
|
主持
|
汪和建
|
企业内部关系的风险控制研究
|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保障研究基地
|
2002-2003
|
主持
|
汪和建
|
自我行动的逻辑:论中国人的市场实践及其市场的社会建构
|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心
|
|
主持
|
汪和建
|
金融社会的崛起 : 对变迁中的当代中国金融社会特征的社会学研究
|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2007-2009
|
主持
|
汪和建
|
消费社会转型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09-2012
|
主持
|
吴愈晓
|
改革以来中国职业结构的变迁研究
|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
2009
|
主持
|
吴愈晓
|
现代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
|
2009
|
主持
|
吴愈晓
|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11
|
主持
|
吴愈晓
|
改革以来中国的教育公平研究
|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
|
2012
|
主持
|
张鸿雁
|
长春特色文化城市研究
|
长春市政府规划局
|
2013
|
主持
|
张鸿雁
|
栖霞山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
|
南京栖霞区政府
|
2012
|
主持
|
张鸿雁
|
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社会学
|
国家985项目
|
2007-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中国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城市化理论重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
中国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
2005-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问题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04-2008
|
主持
|
张鸿雁
|
中国沿海城市经济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1994
|
主持
|
张鸿雁
|
栖霞山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规划
|
南京栖霞区政府
|
2011
|
主持
|
张鸿雁
|
碧桂园发展模式研究
|
|
2012-2013
|
主持
|
张鸿雁
|
城市商业综合体研究
|
|
2010-2011
|
主持
|
张鸿雁
|
南京市幸福鼓楼建设发展战略
|
|
2011
|
主持
|
张鸿雁
|
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建设
|
|
2010-2011
|
主持
|
张鸿雁
|
南京白下区产业空间规划
|
|
2010
|
主持
|
张鸿雁
|
清浦区城市乡一体化规划项目
|
|
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南京城市都市圈定位研究
|
|
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三个扬州”发展模式研究
|
扬州市政府
|
2011
|
主持
|
张鸿雁
|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纲领
|
扬州市政府
|
2008-2009
|
主持
|
张鸿雁
|
连云港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
连云港政府
|
2005-2006
|
主持
|
张鸿雁
|
怀柔宜居城市与循环型社会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
|
北京市怀柔区政府
|
2005
|
主持
|
张鸿雁
|
唐山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文脉系统开发战略研究
|
唐山市政府
|
2005
|
主持
|
张鸿雁
|
南京城市应急系统研究
|
南京市政府
|
2004-2005
|
主持
|
张鸿雁
|
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创新体系研究
|
南京市政府
|
2002-2003
|
主持
|
张鸿雁
|
提升南京城市形象战略研究
|
南京市政府
|
2001-2002
|
主持
|
郑震
|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身体思想
|
南京大学引进人才项目
|
2008-2010
|
主持
|
郑震
|
当代西方社会学中的建构主义思潮研究
|
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2010-2013
|
主持
|
周培勤
|
社会转型与大众文化消费的变迁调查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11
|
主持
|
周晓虹
|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
国家教委青年基金
|
1991-1992
|
主持
|
周晓虹
|
社会时尚的流行与嬗变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992-1995
|
主持
|
周晓虹
|
南京电视观众收视状况调查
|
南京电视台
|
1993-1998
|
主持
|
周晓虹
|
传统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
|
台湾中流文教基金
|
1996-1997
|
主持
|
周晓虹
|
南京市民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调查
|
南京商业局
|
1996-1998
|
主持
|
周晓虹
|
转型时期沿海地区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嬗变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997-1998
|
主持
|
周晓虹
|
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
Harvard- Yeching Foundation
|
1999-2000
|
主持
|
周晓虹
|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演变
|
江苏省委宣传部
|
2001-2002
|
主持
|
周晓虹
|
中国农村热点问题乡镇长访谈
|
国家农业部
|
2000-2001
|
主持
|
周晓虹
|
世界500强南京投资环境调查
|
南京市委宣传部
|
2002
|
主持
|
周晓虹
|
诚信与社会进步
|
南京市科技局
|
2002-2003
|
主持
|
周晓虹
|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02
|
主持
|
周晓虹
|
SARS流行的公众反应与社会后果
|
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大学
|
2003
|
主持
|
周晓虹
|
江苏诚信状况调查及其体系建构
|
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2004
|
主持
|
周晓虹
|
学习型城市的研究与创造
|
江苏省科技局
|
2003-2004
|
主持
|
周晓虹
|
当代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
2004-2005
|
主持
|
周晓虹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江苏省委宣传部
|
2006
|
主持
|
周晓虹
|
当代上海的社会阶层变迁与新中产阶层研究
|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
2004-2006
|
主持
|
周晓虹
|
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基金
|
国家教育部
|
2001-2005
|
主持
|
周晓虹
|
国外社会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
|
2005-2009
|
主持
|
周晓虹
|
当代上海的社会阶层变迁与新中产阶层研究
|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
2009-2012
|
主持
|
周晓虹
|
中国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状态与手机使用习惯调查
|
韩国三星电子
|
2008
|
主持
|
周晓虹
|
南京人电视收视习惯调查
|
南京电视台
|
2009
|
主持
|
周晓虹
|
中国人幸福感指数调查的核查研究
|
江苏电视台
|
2010
|
主持
|
周晓虹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社会心理学概论》撰写课题
|
教育部
|
2010
|
主持
|
周晓虹
|
国家级教学团队“社会学”
|
教育部
|
2010
|
主持
|
周晓虹
|
“985”二期改革型项目“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体验”
|
南京大学
|
2011-2013
|
主持
|
朱安新
|
中国・北京の都市空間構造に関する研究――市場経済下における社会主義都市の変容
|
日本文科省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C)
|
2001-2002
|
参与
|
朱安新
|
流域社会の比較社会学――河川と流域社会の共生にむけて
|
日本文科省科学研究費基盤研究(B)
|
2002 -2005
|
参与
|
朱安新
|
持続可能な過疎地域の規定要因――山口県阿武町宇生賀地区を事例として
|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環境学研究科学生研究奨励支援プロジェクト
|
2003
|
主持
|
朱安新
|
名古屋市における都市中心地区の変貌――都心回帰と都市づくり
|
名古屋大学学術振興基金
|
2003
|
参与
|
朱安新
|
公共性と社会性:国際化時代におけるコスモポリタン的市民の可能性――90年代の日韓英米の比較研究から
|
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奨励費
|
2004-2005
|
参与
|
朱安新
|
1960-1990年代の知と社会意識に関する比較社会学的研究の一環となる中国社会学における社会理論の過去と現在
|
日本文科省科学研究費(基盤研究C)
|
2004 -2005
|
参与
|
朱安新
|
英国・中国・日本における公共性の相異に関する比較社会学的研究
|
日本文科省科学研究費基盤研究(B)
|
2004-2006
|
参与
|
朱安新
|
都心回帰と協議型都市づくり――名古屋市を中心として
|
日本証券奨学財団研究助成金
|
2004
|
参与
|
朱安新
|
市場経済化の下で社会主義国家の都市の構造転換――北京における自律的な社会秩序形成の可能性
|
財団法人日本科学協会笹川研究助成金
|
2004
|
主持
|
朱安新
|
社会科学分野に関する学術動向の調査研究(社会学を中心に)――社会理論の諸思潮と政治社会学の現在
|
日本学術振興会基金
|
2005
|
参与
|
朱安新
|
秦淮河汚染の歴史、現状と原因から中国地方大都市南京の社会的特性を見る
|
日本文科省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
|
2005
|
主持
|
朱安新
|
麗江古城の水と社会
|
日本文科省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
|
2006
|
参与
|
朱安新
|
开发所引起的文化、环境变化:中国的环境开发和环境保护
|
日本“现代中国地域研究基地项目”
|
2008-2012
|
参与
|
朱安新
|
国家イベントと都市構造との関係に関する基礎研究
|
駿河台大学特別研究費
|
2008-2009
|
参与
|
朱安新
|
国際共同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に基づく福祉社会開発の方法論研究
|
文部科学省私立大学戦略的研究基盤形成支援事業
|
2008-2013
|
参与
|
朱安新
|
单位制度变迁中城市地域社会形成的研究
|
南京大学人材基金
|
2008-2009
|
参与
|
朱安新
|
市场化条件下城市地域性社会形成的研究
|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08-2009
|
参与
|
朱安新
|
都市における生活公共性に関する比較社会学的研究
|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研費基盤研(A)
|
2008-2012
|
参与
|
朱安新
|
化解社会矛盾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研
|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扬州市民政局
|
2009
|
参与
|
朱安新
|
急激に変化する中国・長江流域の人間活動と自然の相互作用
|
総合地球環境学研究所プロジェクト
|
2009-2010
|
参与
|
朱安新
|
后单位时期北京城心地域社会的形成
|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
2010-
2012
|
参与
|
朱安新
|
亚洲福利社会开发(暑期学校特色课程)
|
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教学改革课题
|
|
主持
|
朱力
|
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995-1997
|
主持
|
朱力
|
中国民工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1997-2001
|
主持
|
朱力
|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失范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00-2005
|
主持
|
朱力
|
南京市农民工状况与管理
|
南京市科委
|
2001-2002
|
主持
|
朱力
|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与公平
|
全国妇联项目
|
2002-2003
|
主持
|
朱力
|
南京市农民工流动研究
|
南京市科委项目
|
2002-2003
|
主持
|
朱力
|
南京市社会分层研究
|
南京市科委项目
|
2003-2004
|
主持
|
朱力
|
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建立建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子课题
|
2005-2007
|
主持
|
朱力
|
建构我国新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
江苏省民政厅
|
2006
|
主持
|
朱力
|
我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社会管理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06-2008
|
主持
|
朱力
|
中国城市移民与社会适应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2007-2009
|
主持
|
朱力
|
自然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机制研究
|
江苏省民政厅
|
2008
|
主持
|
朱力
|
妇女工作社会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
全国妇联
|
2008
|
主持
|
朱力
|
工会在调节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
南京市工会
|
2008
|
主持
|
朱力
|
慈善事业的社会促进机制
|
江苏省民政厅
|
2009
|
主持
|
朱力
|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子课题
|
2010
|
主持
|
朱力
|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劳动力使用思路
|
江苏省发改委
|
2009
|
主持
|
朱力
|
江苏省适度普惠型福利制度
|
江苏省民政厅主持
|
2010
|
主持
|
朱力
|
江苏省底层社会群体的矛盾疏导机制
|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
2010
|
主持
|
朱力
|
慈善组织资源的社会动员机制
|
江苏省民政厅
|
2011
|
主持
|
朱力
|
适度普惠型流动人口社会福利服务制度发展创新研究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子课题
|
2011
|
主持
|
朱力
|
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状况
|
南京市民政局
|
2011
|
主持
|
朱力
|
我国慈善事的理论与实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