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式氯氰菊酯会挥发并对人体产生毒性吗?
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剂型。适合家庭使用。毒性是低毒。是目前在知乎的网红产品。
对灭蟑螂,蚊子,跳蚤等60余种害虫,均有效。
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的使用效果亲测:绝对比蚊香,电蚊香体验好的产品。因为蚊香或者电蚊香是通过加热使有效成分扩散在空气中,人在房间里,只要呼吸,等同吸毒。
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则不一样,它没有挥发性。对蚊子蟑螂等触杀作用,且抗性几乎没有。
顺式氯氰菊酯有3种剂型:悬浮剂,可湿性,乳油,但只有悬浮剂剂型的适合家用。
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喷洒后,因为是无味的,喷出接近透明,无挥发性,不需要通风。喷在人很少碰到的地方或者几乎碰不到的地方,蚊子,蟑螂都会躲藏的地方即可。
人只要不去接触喷过的药膜,基本上没任何问题,其实已经200倍稀释了,再喷洒在墙壁上,人皮肤表面积接触到的那点含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目前,家里有孕妇,奶娃的家庭,应该首选用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来实现家中无蚊的环境。孕妇,奶娃家庭,不能长期用蚊香液,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稀释后,主要喷洒在大门外楼梯间上下半层,电梯房及过道地方。房屋及,略微喷洒在孕妇几乎触摸不到的地方即可。没有接触,就没有任何可能性的伤害哈。
电蚊香液长期使用会有肝脏毒性
有效成分:100克/升。一瓶30毫升,再按每10毫升200倍稀释,则变换为:(卖个关子,先给大家出个算数题吧)
答对了的,有奖哈!
揭晓答案了:
有效成分10%,按每次抽取10毫升可喷洒100平米墙面来计算。
10毫升中有1克的有效成分。200倍稀释后均匀喷洒在100平米的墙壁上。
每平米中有效成分为0.01克。按一个人每次皮肤接触10平方厘米的表面积药膜计算,则每平方厘米中表面积:
10平方厘米则为0.00001克(0.01毫克)有效成分。
结论:每10平方厘米中顺式氯氰菊酯有效成分为0.01毫克 。
接下来,我们按ADI每日最大摄入量来计算参考如下链接:
上述链接中,第438行,写到的是0.02毫克/公斤的最大摄入量。
按刚出生不久7-8个月会爬会到处摸的小孩体重在10公斤来计算,这个小孩每次接触10平方厘米药膜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最大摄入量在0.2毫克。
注意,上述提及的是“摄入”量。而皮肤接触药膜,再通过皮肤吸收有效成分的效果又要打大折扣。因此真正被皮肤吸收进体内的有效成分,需要再加多少个0,知友们可自行脑补一下了。哈哈哈。
理论上,只有皮肤接触到了的,才会发生作用,但使用起来已经是200倍稀释了的。同时持效期一个月以上,一般在至少45天以上。(我去年夏天用了,住4楼,夫人一个夏天没被蚊子咬过。)
结论:灭蚊神药!
使用重点:(干货来啦!)
重要更新:
知友的这个提问,很有特色,我来仔细回答一下:
先说结论:肯定管用,不光管用,而且好使。只要正确施药即可。
100平的树木花卉草,是重点处理的地方:
1,叶片背阳的地方,要喷洒一下,蚊子主要躲在叶片朝阴的地方。
2,花盆不要用蓄水盘,浇水后,让渗透出来的水流在地面自然风干。因为这地方一旦有水,就是蚊子理想的产卵场所。
3,附近的屋子周边的下水道,喷一下,尤其是有接近不怎么流动接近于死水的地方。只要有水的地方,通通要处理一下。能不盛水的地方,通通不要有水就是。包括冰箱后面,也有个小蓄水池。蚊子也会在那产卵。
既然蚊子密度惊人,那我们就先从降低密度着手。所有的花卉叶片背面,树干,阴暗角落,桌子下,壁橱和墙之间的缝隙。窗户,纱窗等,都仔细喷洒一遍。理论持效期在3个月,考虑到光解水解影响,持效期减半也有45天。
每隔45天左右再喷一次即可。
如果条件可以,再考虑一个或2个灭蚊灯放在院子里,最好是24小时开着。定期的清理蚊子尸体即可。
务必每次施药都要到位喷洒哈。
接下来,有任何不清楚都,都可直接留言提问即可。我会逐一耐心答复哈。
有网友留言提问这个问题,我在回答中更新一下:
你好,这个药,肯定比胶饵更有效果。先不说它对蟑螂等爬虫的趋避性作用,光从理论上就完败了胶饵:胶饵必须要蟑螂吃进去,理论上才能有效果,一旦蟑螂不吃胶饵,就等同无效。而这个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是喷洒在物体或地面表面上,干了后形成触杀药膜,蟑螂接触药膜,会发生高度兴奋作用并死亡。
接下来是蟑螂吃胶饵的概率大呢?还是蟑螂接触到触杀药膜的概率大呢?
答案肯定是后者了。因为蟑螂会到处爬,只要你喷洒的地方表面积足够大,蟑螂怎么都会接触到药膜的对吧?而且蟑螂会源源不断的吃食同类的带毒的尸体,从而会导致互相之间继续传染。
因此,用喷洒的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是:
1,处理一定要到位,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触杀环境。蟑螂咋样爬,都会接触到药膜。切忌喷2下就等待奇迹的发生。有这种就喷2下就有奇迹发生的想法的属于智商税。
2,用胶饵的室内环境,尽量要管好卫生,尤其是零食,厨余垃圾等。用胶饵得不到效果的2大因素:
a,自己居住环境是典型的脏乱差,到处都有比胶饵好吃的零食,蟑螂为何要去吃胶饵?
b,蟑螂产生了抗药性。尤其是吡虫啉成分的胶饵,这个成分做成的胶饵已经用了30多年了,德国小蠊这个品种,有抗药性,也是正常范围了。需要更换成分。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呋虫胺喷剂,均是完美替代品。
接下来就是猛药来了:
通过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呋虫胺喷剂,并且以3份呋虫胺配一份顺式氯氰菊酯的配比方法,杀虫效率更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