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 field.nam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item.variation.name}}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product.set.open_variation' | translate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 'product.addon_products.label' | translate }}
{{addonItem.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translateModel}}
{{addonItem.quantity}} x {{ mainConfig.merchantData.base_currency.alternate_symbol + "0" }}

10/11~10/12 暮光時期:

這幾天由於彗星仰角很低,天還沒黑彗星會淹沒在晚霞暮光中,全自動導入尋星系統無法發揮作用,只能靠人工搜尋跟導入,這時候Kenko Artos系列雙筒望遠鏡蠻適合初學者觀測,或是用攝星儀搭配300mm以下的長鏡頭拍攝,並且要跟時間賽跑,若要拍攝高倍率特寫是高難度的時期,適合進階玩家發揮

也許 10月13日之後日落後西方的天空 更適合民眾觀賞。

10/13~10/24 最佳觀測時期

每天彗星跟太陽的仰角會快速的增加,可觀測跟拍攝時間會延長,Seestar S50等等尋星系統都可以正常運作,此時適合所有類型的望遠鏡發揮,全面攻擊,彗星亮度也會每天逐漸降低

10/25之後 持續追蹤時期

亮度跟直徑也都會越來越低,此時雙筒望遠鏡觀察或普通的相機鏡頭會越來越吃力,長焦的Seestar S50 望遠鏡仍然可以繼續發揮,直至11月中可能都還能在可見範圍。

2024大彗星~你今年不能錯過的彗星觀測機會!

本次彗星將在 2024年10月12日 最接近地球,適合觀測及拍攝的日期為 2024年9月20日~2024年11月15日 ,分為日出前與日落後兩大階段, 日出前的階段以 9月28日可觀測時間最長仰角最高,亮度於10月2日達到最亮,亮度預估達2等 (約為北極 星亮度) ,甚至有機會達到0等 達到肉眼可見等級;距離上次出現這麼明亮肉眼可觀測的大彗星,是27年前的海爾-波普彗星,有機會成為 近27年來最明亮的彗星
如果不把握這次機會觀賞彗星,也很難預測下一次彗星來臨的時機了。

還在等什麼,快準備你的望遠鏡,一起來觀賞今年的彗星奇觀吧!

現在有了智慧型望遠鏡,找彗星變的輕而易舉。

這款最新的 Seestar S50全自動智慧型望遠鏡,透過手機或平板的專屬APP,就能 自動幫你找到彗星, 找到後邊拍邊看,把彗星即時記錄在手機裡。

它能夠自動尋星、天體追蹤、自動即時疊圖多種功能,不須具備深厚的天文知識,也能輕鬆享受觀星樂趣,與親朋好友隨時分享美麗的天體作品。

Seestar S50讓天文觀測也能普及化,成為全民休閒運動的新選擇。

認識 C / 2023 A3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C/2023 A3(Tsuchinshan–ATLAS),又稱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是一顆長週期的彗星。它於2023年2月22日在南非薩瑟蘭的小望遠鏡小行星警戒系統(簡稱ATLAS)觀測站被發現和確認為彗星。此彗星被報告到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並以ATLAS的內部編號A10SVYR登記在可能的彗星確認頁面(PCCP)上,這是首次由發現機構自行宣布一顆彗星,並分配暫時編號A10SVYR(PCCP)。

後來發現,帕洛馬山天文台的茲威基瞬態設施(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簡稱ZTF)於2022年12月22日拍攝到了這顆天體,但當時並未辨認出它的類型。進一步調查顯示,紫金山天文台在2023年1月9日的照片中獨立發現了這個天體,並向小行星中心報告,最初認為它是一顆新的小行星。

該彗星 將在2024年9月28日,以0.39AU的距離通過近日點,並在10月12日最接近地球,預報亮度將達到2等,甚至有機會達到0等。 可能是繼海爾-波普彗星之後, 北半球近27年來可見的最明亮大彗星 ,非常值得期待,北半球於9月20日開始進入最佳觀測期。

C/2023 A3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預計將達到2等星的最亮亮度,甚至有機會變得更亮 ,成為一顆罕見且肉眼可見的巨大彗星。利用雙筒望遠鏡,我們甚至可以細致觀察其彗髮和彗尾結構。然而,夏季的晝長夜短將對觀測條件構成挑戰,彗星的清晰度會因清晨的曙光和黃昏的暮光而受到影響,留給觀測的時間窗口非常有限。
與黃昏時段的【下半場】 ,彗星將在傍晚時分現身西方的低空。此時,建議的觀測時間是大約 太陽西沉 傍晚 6點30分過後 。屆時,應尋找一個朝西、空曠無遮擋的地點,並使用雙筒望遠鏡進行觀測,以獲得最佳觀賞體驗。

比起雙筒望遠鏡,若能有一台天文望遠鏡,可以將彗星看得更清晰。
天文望遠鏡建議倍率不可太高,30倍左右足矣,若使用天文小紅觀賞,建議搭配CPL40低倍率目鏡(32.5X)使用會較適合。

適合觀察彗星單筒望遠鏡推薦

  • ZWO Seestar S50 全自動天文望遠鏡
  • ACUTER【小藍馬80】80mm天文望遠鏡
  • CELESTRON EdgeHD 8”天文望遠鏡 - Sky-watcher EQ5 Pro 自動導入赤道儀
  • 3. 第三階拍出特寫:望遠鏡+赤道儀,導星攝影

    一台天文望遠鏡與一台具有追蹤功能的赤道儀架台,就能拍到完全不同等級的清晰彗星樣貌,以ED等級短焦折射鏡為主,望遠鏡焦距通常400mm以上,最長建議不要超過1000mm。

    有機會可以拍到彗髮中間的彗核,以及彗髮與彗尾裡面的精細結構,由於焦距較長,對於赤道儀的追蹤精度要求較高,進階攝影者可搭配導星設備進行攝影,若導引星設定為彗核,拍攝的背景星點會拉成線狀,這並非追蹤失誤,是導彗核的正常現象。

    什麼是彗星 ( Comet )?

    彗星跟其他星體相比是最特別的天體之一,是在太陽系中漫遊的小天體,由岩石與冰塊組成,像是個髒雪球 。當他們進入木星軌道範圍內時,就會受到太陽輻射及太陽風的影響,慢慢長出尾巴來,古人看起就像「掃帚」一般,稱為「掃帚星」或「彗星」。 軌道又不是圓形,不是橢圓就是拋物線雙曲線,所以彗星一直是神祕又有魅力的天體。

    註:「彗」是象形字,甲骨文中便有此字出現,有「掃帚」或「掃拂」之意,與「慧」不同。

    拍攝日期:2021年12月4日
    拍攝設備:CELESTRON RASA 8/F2(D200mm f400mm F2)、艾頓CEM60赤道儀、ZWO ASI 2600MC Pro CMOS(總曝光1小時7分)
    拍攝地點:合歡山
    攝影者:竹北門市店長-施勇旭

    拍攝日期:2023年1月25日
    拍攝設備:SharpStar 150HNT天文望遠鏡(D150mm f420mm F2.8)、ZWO AM5赤道儀、ZWO ASI 6200MC Pro CMOS(總曝光1小時16分)
    拍攝地點:合歡山
    攝影者:竹北門市店長-施勇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