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老板:他们那些劳工(军队送来的俘虏)到底在想些什么呢?Kaji:是自由吧。老板:自由?你真是个诗人呢。

眼见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人头落地,Kaji内心天人交战,思考着“做人的条件”,并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二战时期,日本人Kaji携妻子来到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担任某铁矿的管理者。铁矿的工人都是日军抓来的中国平民,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作环境无比险恶,每天还要忍受日本监工的殴打,因而采矿效率十分低下。Kaji以相对平等的方式对待中国劳工,铁矿产量反而大幅上升。这引来了同僚的嫉妒,加上他们不满Kaji对中国人的友善,屡屡暗中破坏。中国人则对他的“怀柔政策”毫不领情,常常有人逃走。最终,军方逮捕了部分工人,打算斩首示众,杀一儆百,强迫他们的工友到行刑现场观看。眼见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人头落地,Kaji内心天人交战,思考着“做人的条件”,并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小林正树的《做人的条件》根据五味川纯平的小说改编而成,一共拍了三部,长达九个多小时(本文只针对首部曲)。在50年代的霓虹国,该片一经上映就反响强烈,获奖无数。而影片承认日本侵华事实,谴责军国主义在中国暴行,并表示忏悔的态度,可算日片中的奇葩。当时间来到21世纪,却没有多少日本人或中国人知晓此片的存在,前不久,中日关系陷入谷底,在这个危险的时刻,两国人民——尤其是日本人民——应该静下心来重看这部五十多年以前的经典,才会明白,当人失去“做人的条件”,不但会把苦难带给别的民族,自己也终将走向毁灭。

影片主角Kaji是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也就是俗称的“正常人”。既然是正常人,当然看不惯军方和矿场方面粗暴对待中国人,他尝试着用“正常世界”的为人之道与工人相处,并且获得了有限度的成功。电影走到这一步,真得让人怀疑作者动机不纯,因为主题似乎可以概括为:“建立大东亚共荣的基本方针木有问题,但是方式急需改善。”果真如此的话,那不过是一块更高级的遮羞布罢了。但是,在几名中国工人即将被斩首的前一天,Kaji与懂日语的“老王”有了一段对话,后者对他说“你或者成为戴着人道主义面具的谋杀犯,或者做出配得上‘人’的美好称呼的选择。”这句话将“人”与军国日本所代表的一切进行切割,也意味着小林正树与那个侵略过别国的祖国决裂。

承认侵略罪行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Kaji的忏悔,尤其在几名工人被砍头之后,他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觉得自己要为工人之死负责,他的忏悔要比现实中很多老兵的忏悔更伟大,因为那些老兵大多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凶手,而Kaji只是个无力与国家抗衡的平凡人。影片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均由日本演员出演,说着中国人听不懂的中文——唯独“日本鬼子”四个字念得格外清晰。中国观众听到这么具有历史感的词组出现在一部日本人拍摄的电影里,会有种滑稽而诡异的感觉。小林正树用这四个字表明了中国人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他们不是人,而是鬼,既然是鬼,哪来的什么“日华满协助,天下太平”。

显然,作者对当时中国人的想法有着清醒的认识(书作者和影作者都有过参军的经历),而他们塑造的国人也是即善良、聪明,又铁骨铮铮——“老高”直到被砍头的那一刻还在诅咒所有的鬼子,他喊出的最后一句话则是“中国万岁!”这一瞬间的表演和镜头,几乎让人穿越到红色经典中去。归根结底,这种感觉是导演中心思想的体现:他真正地做到了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抗日战争,而这正是现在的日本人所缺乏的。

影片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均由日本演员出演。

导演真正地做到了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抗日战争,而这正是现在的日本人所缺乏的。

请猛戳这里参与评论 一砖一瓦共建理想国

二战期间的中国劳工

《做人的条件》第一部以伪满的中国劳工为主角,其中最震撼的一场戏是大批工人坐火车来到东北,当车厢打开的一刻,像罐头一样被塞在里面的中国人——个个形容枯槁,犹如饿鬼——成片地滑落到地上。至于这些人的故乡,也许并不是东北,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以从华北强征的工人居多,在1936到1945年间共有673万人,他们大多被分配到了铁路和军工部门,还有一部分去了工厂或矿场。

同一时期,为庆祝丰满大坝修建成功,日本发行了歌功颂德的《松花江第一发电所工事写真帖》。丰满大坝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水电站,前后仅用五年,算得上是一个工程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的代价是为数众多的劳工以及非人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劳工数量大约十万人,有记载的死亡人数达到5021人。《写真贴》中还可见到中国工人糟糕的住所,“劳工们生活的工棚是由高粱杆混合泥巴砌成的,棚内掘土挖沟,高的地方铺张炕席就成了工人们的休息处。整个工棚如同菜窖,四周无窗,只有棚顶留个窗户用来透风和采光。据了解,修丰满大坝期间,日本侵略者共为劳工修建了这样条件恶劣的工棚80多座,每座都居住着200多名劳工。(引自《东北新闻网》)”

以上还只是东北的情况,在其他日占地区,类似的强征劳工行为也非常普遍。更有四万多人去了日本,他们的境遇并不比国内同胞好多少。高压之下,曾出现过一个工厂的所有工人逃跑的事件,当然被抓回来后免不了一番毒打。直到今天,那些幸存的中国劳工与亲属,还在为讨回一个说法而努力着。

老板:他们那些劳工(军队送来的俘虏)到底在想些什么呢?Kaji:是自由吧。老板:自由?你真是个诗人呢。

眼见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人头落地,Kaji内心天人交战,思考着“做人的条件”,并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二战时期,日本人Kaji携妻子来到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担任某铁矿的管理者。铁矿的工人都是日军抓来的中国平民,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作环境无比险恶,每天还要忍受日本监工的殴打,因而采矿效率十分低下。Kaji以相对平等的方式对待中国劳工,铁矿产量反而大幅上升。这引来了同僚的嫉妒,加上他们不满Kaji对中国人的友善,屡屡暗中破坏。中国人则对他的“怀柔政策”毫不领情,常常有人逃走。最终,军方逮捕了部分工人,打算斩首示众,杀一儆百,强迫他们的工友到行刑现场观看。眼见一个个无辜的生命人头落地,Kaji内心天人交战,思考着“做人的条件”,并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小林正树的《做人的条件》根据五味川纯平的小说改编而成,一共拍了三部,长达九个多小时(本文只针对首部曲)。在50年代的霓虹国,该片一经上映就反响强烈,获奖无数。而影片承认日本侵华事实,谴责军国主义在中国暴行,并表示忏悔的态度,可算日片中的奇葩。当时间来到21世纪,却没有多少日本人或中国人知晓此片的存在,前不久,中日关系陷入谷底,在这个危险的时刻,两国人民——尤其是日本人民——应该静下心来重看这部五十多年以前的经典,才会明白,当人失去“做人的条件”,不但会把苦难带给别的民族,自己也终将走向毁灭。

影片主角Kaji是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也就是俗称的“正常人”。既然是正常人,当然看不惯军方和矿场方面粗暴对待中国人,他尝试着用“正常世界”的为人之道与工人相处,并且获得了有限度的成功。电影走到这一步,真得让人怀疑作者动机不纯,因为主题似乎可以概括为:“建立大东亚共荣的基本方针木有问题,但是方式急需改善。”果真如此的话,那不过是一块更高级的遮羞布罢了。但是,在几名中国工人即将被斩首的前一天,Kaji与懂日语的“老王”有了一段对话,后者对他说“你或者成为戴着人道主义面具的谋杀犯,或者做出配得上‘人’的美好称呼的选择。”这句话将“人”与军国日本所代表的一切进行切割,也意味着小林正树与那个侵略过别国的祖国决裂。

承认侵略罪行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Kaji的忏悔,尤其在几名工人被砍头之后,他进入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觉得自己要为工人之死负责,他的忏悔要比现实中很多老兵的忏悔更伟大,因为那些老兵大多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凶手,而Kaji只是个无力与国家抗衡的平凡人。影片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均由日本演员出演,说着中国人听不懂的中文——唯独“日本鬼子”四个字念得格外清晰。中国观众听到这么具有历史感的词组出现在一部日本人拍摄的电影里,会有种滑稽而诡异的感觉。小林正树用这四个字表明了中国人对待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他们不是人,而是鬼,既然是鬼,哪来的什么“日华满协助,天下太平”。

显然,作者对当时中国人的想法有着清醒的认识(书作者和影作者都有过参军的经历),而他们塑造的国人也是即善良、聪明,又铁骨铮铮——“老高”直到被砍头的那一刻还在诅咒所有的鬼子,他喊出的最后一句话则是“中国万岁!”这一瞬间的表演和镜头,几乎让人穿越到红色经典中去。归根结底,这种感觉是导演中心思想的体现:他真正地做到了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抗日战争,而这正是现在的日本人所缺乏的。

影片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均由日本演员出演。

导演真正地做到了以中国人的角度看待抗日战争,而这正是现在的日本人所缺乏的。

请猛戳这里参与评论 一砖一瓦共建理想国

二战期间的中国劳工

《做人的条件》第一部以伪满的中国劳工为主角,其中最震撼的一场戏是大批工人坐火车来到东北,当车厢打开的一刻,像罐头一样被塞在里面的中国人——个个形容枯槁,犹如饿鬼——成片地滑落到地上。至于这些人的故乡,也许并不是东北,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以从华北强征的工人居多,在1936到1945年间共有673万人,他们大多被分配到了铁路和军工部门,还有一部分去了工厂或矿场。

同一时期,为庆祝丰满大坝修建成功,日本发行了歌功颂德的《松花江第一发电所工事写真帖》。丰满大坝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水电站,前后仅用五年,算得上是一个工程奇迹。然而,这个奇迹的代价是为数众多的劳工以及非人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劳工数量大约十万人,有记载的死亡人数达到5021人。《写真贴》中还可见到中国工人糟糕的住所,“劳工们生活的工棚是由高粱杆混合泥巴砌成的,棚内掘土挖沟,高的地方铺张炕席就成了工人们的休息处。整个工棚如同菜窖,四周无窗,只有棚顶留个窗户用来透风和采光。据了解,修丰满大坝期间,日本侵略者共为劳工修建了这样条件恶劣的工棚80多座,每座都居住着200多名劳工。(引自《东北新闻网》)”

以上还只是东北的情况,在其他日占地区,类似的强征劳工行为也非常普遍。更有四万多人去了日本,他们的境遇并不比国内同胞好多少。高压之下,曾出现过一个工厂的所有工人逃跑的事件,当然被抓回来后免不了一番毒打。直到今天,那些幸存的中国劳工与亲属,还在为讨回一个说法而努力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