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难开的船是顶风船。无论今时今日,或者是未来的某时某刻,当你感到艰辛的时刻,恰恰就是收获成长的关键期。
“
6
月
29
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2
届毕业典礼上,校长徐建光为毕业生上了最后一课,他希望大家把毕业典礼作为自己的人生加油站,从心境、心气、心力上都积累起重新出发的力量。
典礼采用现场和云端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学校设有
38
个同步直播分会场。
成长到底是什么?今天的毕业典礼上,徐校长公布了他的答案
——
成长,就是对生命深度、高度和厚度的不断追寻。
临别之际,他赠送大家一副
“
疫
”
方。归结起来是六个字
——
气正、气顺、气韧。
第一个,气正:坚守本心、恪守大道,让个人梦想与民族伟业同频共振;第二个,气顺:风云笑看、天高云淡,让格局心态在乱云飞渡中愈发从容;第三个,气韧:咬定青山、勇毅前行,美好的未来一定在不远处等你。
他希望毕业生们把自己的人生投入到传承千年的中医药事业当中,继承裘沛然、朱南孙、刘嘉湘、施杞、严世芸等老前辈们的初心,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志存高远才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能大展宏图。
■
2022
届毕业生赠给母校《勇做杏林小小螺丝钉》钉子画
他愿意看到毕业生们做生活的强者,气要顺。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什么,也不简单地肯定什么,心平气和地去面对挑战和困难。他更愿意看到:走上社会的上海中医大学子不骄、不躁、不馁,笑看风云、天高云淡,甚至是能够
“
嬉皮笑脸地对待人生的难
”
。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比身边人优秀一点点就够了。
“
各位同学:此去经年,接下来人生,我更愿意看到你:广泛接触生活的各个方向,找寻自己能力的外延。也许路路不通,但总能重整行装、勇毅前行。如果有这样的人生状态,我相信总会有一条路是通的,那里藏着你的才华和未来。
“
今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有
1956
名毕业生。来自创新中药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俞少鹏,
2020
年初就在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与团队开始中药抗新冠病毒研究;历时三年,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发现甘草和麻黄中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活性成分,研究成果被
Web of Science
认定为高被引论。
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陈惠婉是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华人,自小被浓厚中医药文化浸润的她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室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一同学习中医学;
2020
年初因疫情踏上回家之路后,她加入了
“
马来西亚中医药抗疫学会
”
,努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本文发布于《新闻晨报》
·
晨报周到,
2022
年
6
月
29
日,记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