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检察院联合省高级法院、省司法厅会签印发《关于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同调处机制的意见》,对更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促进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在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中发挥职能作用,实现行政争议全过程化解,并向源头预防延伸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了三部门协同开展实质性化解的案件类型,要求通过依法调动各类资源解决纠纷,常态化统筹推进行政争议协同调处和实质性化解全流程,同时提出建立固定联络员、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协同办理和专班小组等机制。《意见》要求,聚焦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诉源治理、综合治理。对于群众反响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政策制定或者调整、履职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等事项,要积极合作开展专项行动,以行政争议化解为切入口,推进重点问题系统治理,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近日,浙江省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关于检察公益诉讼“以高质量解题推动高质效办案”的十条意见》,制定10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以公益诉讼检察自身高质量发展破解实践难题,将高质效办案要求贯穿公益诉讼办案各领域全链条。

《意见》聚焦过程管控,确保办案精准规范。针对调查取证不深不实,检察建议质量不高,行政公益诉讼“不敢诉”“不够硬”,公益救济不及时等问题精准解题,要求全面、客观收集和审查证据,用“诉”的标准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常态化开展“回头看”,避免检察建议“一发了之”和行政机关的虚假整改、纸面整改;做好诉前评估工作,保证起诉质量,敢于以“诉”的形式、“判”的结果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更加重视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效果,做好损害赔偿、生态修复等后续工作;积极探索预防性公益诉讼,将公益保护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延伸;采取“检察建议+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推动完善行业治理、区域治理、综合治理。

近日,湖南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巡回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巡回检察工作情况。

五年来,湖南省检察机关共参与、组织巡回检察246次,发现和反馈各类问题5882个,被巡回检察单位已整改5318个,发送纠正违法通知书3705份,已纠正3560份,通过巡回检察,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17人。

2018年以来,湖南省检察机关已先后开展“病犯”未收押收监、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等10个专项检察行动。今年6月,湖南省检察院还联合省公安厅开展了看守所执法管理突出问题整治“百日行动”。

12月13日,由上海市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青蓝杯”校园新媒体法治作品竞赛颁奖仪式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赛事以“法润申城 检校同行”为主题,经作品征集、网络展播与专家评审,最终12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为进一步推动“检察文化+校园文化”交汇融合,今年6月,上海市检察院和华东政法大学共同启动“青蓝杯”校园新媒体法治作品竞赛。此次活动历时5个月,陆续收到来自多所高校近百部新媒体法治作品,参赛作品涵盖短视频、动画、海报、音频等形式。

12月12日,山东省检察院邀请部分全国及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检察院特约检察员召开座谈会,向他们征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该院副检察长郭晓东通报今年全省检察工作情况,与会嘉宾结合自身履职,畅谈对检察工作的切身感受,并对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顾雪飞表示,会后省检察院将认真汇总梳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项研究,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切实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更加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拓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监督路径,创新完善联络工作方式。

日前,为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切实提高刑检干警出庭履职能力,甘肃省检察院以“间接证据定案”为主题,举办刑事检察微课堂活动。该院刑检部门全体干警参加了培训,甘肃省市、县两级检察院刑检干警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学习。

甘肃省检察院刑检条线直面三级院刑事检察办案中的难点问题,将培训重点从解剖一个问题拓展到解决一类问题,通过线上微课堂进行小切口、有针对性的业务实训。授课人员结合大量普通犯罪典型案例,详细梳理了间接证据的定案规则、重罪“零口供”案件中间接证据的审查方法和出庭技巧,并详细讲解了未检案件中间接证据审查使用的特殊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010-65209114(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6262号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