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绵词
【缩水版】 题主的观察不完全,动词形容词中也存在双音节不可拆语素的情况。因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固而双音节语素显得特别,引起题主注意。 题主的问题可以变形为:为何现代汉语中存在从历史传承下来的双音节不可拆语素,特别是名词中? 答案简单来说如下。 汉语名词,特别是动植物名称中的双音节不可拆语素,主要有三个来源: 1. 因为语言融合等原因,使用了一些非汉语成分的词缀,定形成汉语词汇后,不能分拆出来释义; …
23.8.23 之前的说法很有问题。这里先不管了,讨论几个新的例子。 蠠沒-黽勉-沕沒-滅沒 《爾雅》中有“蠠沒”一词。 亹亹,蠠沒,孟,敦,勗,釗,茂,劭,勔,勉也。 陈剑先生曾经论证过金文中“蔑懋”一词 [1]。不过这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重点。按《爾雅》的观点,这一些词都是表示同一含义的词,只不过其中的层次不明确。亹亹(海昏侯墓竹书作“海海”),蠠沒应该是含义接近的词,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蠠沒是一个双声词。 今《毛詩·邶…
有些是用一词的不同词形,有些是近义词。每个语言都存在大量这样的词,比如dass/daß、Telefon/Telepfon ,都是同一德语词的不同写法;good/nice、beautiful/pretty是英语里的近义词。 同一词的不同写法,不会对语言本身产生影响。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算写出来的样子不同,但在交际过程中并不影响它的使用。 同义词的产生有多种途径。有些同义词可能在产生之初便有细微的差异,比如丹/红;有的是产生之初差别挺大,但在后来…
一些有音韵价值的连绵词体现的汉语音变时间
词族关系抄自《联绵词族丛考》,给能查到的先秦用字补了点图,结论是仅由这点连绵词总结出的,仅供参考 声母仓庚*sˤr̥aŋ.kˤraŋ>×tsʰ'aŋ.k'raŋ 西周?《诗·豳风·东山》: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清鼻音:*m̥>hw始自西周关中方言,在战国前中期在中原完成?次且*sn̥is.tsʰjaʔ>tsʰis.tsʰjaʔ 《易·夬》:臀无肤,其行 次且。恍惚*kʷˤaŋ.m̥ˤut>kʷ'aŋ.h'ut 战国·韩 韩非《韩…
叠音就是重复某字比如“悄悄”、“默默”。 连绵词的两字不同,细分有双声和叠韵,双声是声母相同,比如“参差”、“寥落”、“干戈”、“珍珠”,叠韵是韵母相同,比如“婆娑”、“叆叇”、“婉转”,“朦胧”。
搞那么多复杂的理论干嘛。楼主只是要分辨是不是嘛,又不是问连绵词分类。 我讲的话,就简单直接,看看这个词的两个字拆开能不能单独表意。 蛋糕能单独拆开能单独表意,必然不是连绵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