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
地下管道
,比如
下水道
、地下
煤气管道
、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
窨井
,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在窨井盖上,一般要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养单位及电话等信息。
202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
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
》规定,盗窃、破坏窨井盖行为可依法以
故意伤害罪
、
故意杀人罪
定罪处罚。
[1]
高松拍了几张老井盖的照片,其上“南京
自来水厂
”、“工务局”等繁体字样特别醒目。为了防止参观者过多对文物造成破坏,高松多了一个心眼:没有公布井盖的具体地址。事实上,这几个老井盖位于一家工厂的大门附近,如果不是有人指点,外人很难注意到它们有何特别之处。3个井盖之中,两个是正方形的,这区别于现今常见的圆形窨井盖,井盖一边刻有3个“工务局”的繁体大字,表面满满
交错排列
着“二”的图样。因为年代久远,井盖已被磨得光亮。 另一个井盖隶属“南京自来水厂”所有,不过上面标注的这几字都是繁体,井盖和现在常见的圆形窨井盖类似,图样像一个向日葵圆盘。井盖之上,和“南京自来水厂”的标注相对,是“大管闸”3个大字,应是显示这个井盖的用途。
和现今常见的窨井盖相比,这3个井盖完全是“超大版”,至少要大出三分之一的面积,井盖表面是渔网状线条,看起来简洁、大方,井盖的中央有一个小长方框,框内刻有“交通部首都电话局”的字样。
“在全国范围来说,这几个井盖很有可能是最老的井盖了。”今年3月,南京
鼓楼区
政协民国建筑研究专家张正康、文史委主任王天喜曾联名呼吁,建议加强对民国老井盖的保护。他们所指的正是上述中山北路上刻有“交通部首都电话局”字样的老井盖。
民国史专家、南京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研究员
王晓华
介绍,1927年4月18日,
国民政府
定都南京后,着手进行城市建设,蓝本就是大名鼎鼎的《
首都计划
》,其中各个项目诸如
功能分区
、交通计划、市政工程等主持者都是外国专家或者留洋归国的高材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自来水厂”、“交通部首都电信局”得以建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