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长焦镜头拍出有特色的照片?
26 个回答
泻药。
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对长焦抱有狭隘的理解,所以聊几句大家可能没注意到的,希望能启发思维。
谈到长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可以拉远拍远的东西。
比如,远处的日落和船很好看,来,拍一张:
其次想到的,是特写虚化
比如,这个虫虫很好看,来,特写一张,背景虚化
第一张片子说明大家注意到了长焦有视角的不同,第二张片子说明大家注意到了长焦有景深范围的不同。
只利用这两点,也可以拍出好片,主要还是要看拍摄的人发现和简化场景构图的能力
比如下面这张图,是小雪天在新疆拍的,用长焦极简了背景,大面积的留白营造空间感
下面这张坝上也类似,雾气造成了大面积的“留白”,趣味中心在寨门的光线形成的线条上
上面两张图里,提到的点是构图和光线,这其实也是所有摄影的基础
下面说说长焦除了视角和虚化,还有什么点值得我们发掘,这也是重点。
长焦造成透视错觉。
(感谢 @戴千里 给予原答案指出的问题,这里对透视部分重新解释一下)
什么是透视?通俗的说,就是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关系。
那长焦造成了什么样的透视错觉呢?
就是后面的背景感觉离开主体更近了,显得“更大”了
举几个例子。
下图摄于内蒙巴丹吉林沙漠,背后的S型曲线其实是后面沙丘的一角,原本很不起眼,但是我用长焦镜头将其和人压缩在一个画面进行对比以后,背后的沙丘就被凸显了出来,很有画面感
下图拍摄自新疆喀纳斯,画面中的人、马和后面的森林、雾气、山,其实都有相当大的距离,我站在山上利用长焦镜头,把这些我需要的画面元素压缩收入一个画面中。画面中的森林和雾气的作用,被强化了
下图摄于新疆禾木,整个画面极为有层次感,从最下面的森林、木屋到雾气、再是木屋,然后是上升的乡间小路,到禾木村、背后森林和道路蜿蜒走入背后的山坡,进入一片雪原,然后再看到背后的并不很高雪山和山上零星的松树,山坡有一道亮光,最后是背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的非常高的雪山,其实物理距离极大的十几个层次,被收入一个画面里,层次曲线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令人寻味。要拍出这样的层次,离开村子很近是没法拍到的,站那样的位置,前面的树挡住后面的屋子,前面的屋子比后面的屋子明显大好多,路也看不到,山后面有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只有跑到距离村子有一定距离,然后又可以俯瞰的位置,利用长焦镜头,才能展现出这些层次,并收入一个画面里。
好了,看了上面几个例子,我再找一张网上的图片
超级大月亮,大家现在应该明白这样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了吧?
--------------------------------------------------------------------
以下部分为喜欢研究本质的同学准备,不想看的可以绕过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透视关系仅仅由拍摄者和拍摄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决定,而非焦距。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感觉长焦改变了透视呢?
那是因为人习惯性的用眼睛的视角和透视关系去判断照片的主体和背景
例如下图,主体为人,背景为雪山。
人眼的视角大约等效于35-43mm焦距之间,如果要用这样的镜头把人拍到这样大小,距离也就四五米的样子,而本图是用200mm镜头拍摄,所以摄影师离开人大约有几十米之远。
对于两个主体(人)一样大的画面来说,正是由于距离不同,所以他们的透视关系也是不一样的。
而人由于习惯性的本能,会用人眼的透视感去判断背后的雪山 --- 感觉好近啊!(如果是35的镜头拍出这样的效果,那么这个雪山的确是好近了,可惜不是,哈哈哈)
--------------------------------------------------------------------
总结一下,我们经常利用长焦镜头造成透视压缩的假象,来构造我们想要的画面
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应用模式就是站在高机位,利用长焦的压缩透视特性营造层次感。
关于如何选择长焦镜头,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最后做下小广告
王波,网名 一镜收江南
软件设计师,热爱摄影,旅行,美食,生活
微信公众号id: ilikephoto
强答不为别的,较真而已。
@王波的回答关于长焦怎么使用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点,我是反对的,我反对的这一点,也是很多摄影人一直没搞清楚的。
那就是:透视感只和距离有关,和焦段无关。换句话说,你用200mm拍的图片,和你用50mm在同样的距离拍的图片按比例裁图之后,得到的透视感是完全一样的。
我在
@王波的回答下面指出了这一点,他让我将他的图裁切之后比较,我没有大图,但是将长焦和中焦裁切之后的比较放上来给大家看一下。
这张清楚的,是长焦的,没有裁切。
下面这张,是中焦裁切后的,因为不太清楚,我做了像素扩展。
当然不可能裁切得完全一样,但大致如此。
可以看到,除了清晰度之外,透视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如果能保证基本的像素(在电脑上,一般至少得800*600),你可能更感觉不到什么区别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说不同焦段拍的照片,透视会不一样的感觉呢?
1,因为看到的画面内容不一样,同样的距离,长焦只能拍到一个人,但广角能拍到周边的环境。有了对比,感觉就不一样。
2,一般来说,广角都会隔得比较近,比如风景有的前景可能只离镜头几十厘米。但长焦一般都隔得比较远,比如几米,十几米,距离不同,感觉也不一样。但这恰好是我说的,距离才是决定透视的因素。
3,广角镜头的四周的形变,让近大远小的感觉更强烈。但这和你裁切中间画画的透视感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广角镜头中央部分(也就是相当于裁切时和中焦,长焦对比的那部分)形变其实并不严重。四周巨大的形变夸大了透视感。
4,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一个像素10亿的相机,那么我配一个10mm的广角镜头,我就不用再买其它镜头,我裁切中间部分,也能得到200mm,250万像素的画面。
欢迎讨论,也欢迎
@王波用自己的原片裁切,缩到相同像素的画质来进行对比。(比如都是800*600,6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