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科技学院(Zhuhai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ZCST”,坐落于
广东省
珠海市
,是由
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举办、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获得广东省文明校园、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前身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建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3年,学校与吉林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2021年2月2日,教育部发函同意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
2021年5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确定学校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根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2421亩,建筑面积6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0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1.71亿,藏纸质文献166万余册,电子图书139万册;设25个
二级学院
,开设66个本科专业;有教师总数1802人,其中
专任教师
1147人,全日制在校生30786人。
2016年,学校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入选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5月,学校变更为非营利性的纯公益性学校。
2017年,学校获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指定为“一市一高校”海洋经济研究支持体系建设高校。
2018年1月,学校与
珠海市海洋农业和水务局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学校与
阿里云
、慧科集团签订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合作协议。9月,学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11月,学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首批成员。
2020年10月,学校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获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12月,学校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当选广东民办高校科协联盟副主席单位。
2021年2月2日,教育部致函
广东省人民政府
,同意学校转设为珠海科技学院,同时撤销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建制,举办方为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5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确定学校为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11月14日,珠海科技学院与
澳门科技大学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6-37]
2022年4月,珠海科技学院获批硕士点建设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
7月,经审核同意珠海科技学院为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
学科门类
经济学
|
法学
|
文学
|
理学
|
工学
|
医学
|
管理学
|
艺术学
|
教育学
|
-
|
专业设置
学院
|
本科专业
|
|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
|
|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
|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器人工程
|
|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
|
|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
|
英语、日语、朝鲜语、商务英语
|
|
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药物分析
|
|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建筑学(五年)、城乡规划(五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
|
|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
|
音乐表演、舞蹈编导、音乐学、学前教育
|
|
健康服务与管理、护理学
|
|
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
|
应用统计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
-
|
|
-
|
|
-
|
|
-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总数1802人,其中
专任教师
114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35.57%,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79.6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5.6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94人,占比25.6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比79.68%。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比例为37.84%。10批223名教师列入“百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批37名教师列入博士提升计划,3批67名教师列入“三个层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校3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4名教师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计划,4名教师被聘为首批“珠海特聘学者”,3名教师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地方合作项目全额资助,23名教师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建有6个广东省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类型
|
名单
|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司玉娟
|
南粤优秀教师
|
司玉娟、陈启丹、孙巧耘、梁艳春等
|
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2020年)
|
广东省级教学团队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20年,司玉娟)、化学化工教学团队(2018年,乔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2019年,高洁)等
[8-9]
|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个,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13个,广东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重点专业项目1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7个;21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7门,广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广东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广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7个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
[1-2]
类别
|
建设点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
|
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制药工程、金融学、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
|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
|
旅游管理、广告学、英语、朝鲜语、制药工程、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软件工程、应用化学、中药学
|
广东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重点专业项目
|
应用化学
|
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药学与食品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建筑模型试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与汽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
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政、学、社、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等
|
广东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广州振远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上海联宏创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光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路博润添加剂(珠海)化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珠海御温泉实践教学基地、丽珠医药研究院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
[9-10]
|
精品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无机化学
|
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
数据结构与算法、无机化学、创业基础与实践、有机化学、机械制造技、机械制图Ⅱ、平面设计、国际贸易学、中药学、操作系统、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社会实践、多媒体应用技术
|
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工程图学、公共财政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型制作、无机化学、制造技术基础、产品设计表现技法、高等数学、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古代汉语、创业基础
|
广东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国际贸易、证券投资学、创业基础、中药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平面设计、市场营销学、旅游接待业、物理化学
|
广东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物流与供应链实训课创新创业实践
|
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有机化学、创业基础与实践
|
2019-2020学年,学校学生共获得482个奖项,其中国际级12项、国家级158项、省级210项、市级102项。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十三五”以来,学校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6项。承担了19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教改项目和协同育人项目。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创客-创新-创业”培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第八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珠海科技学院
学科建设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3个广东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3个珠海市优势学科,校级重点学科13个。
类别
|
学科
|
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
生物工程、建筑学
|
珠海市优势学科
|
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
珠海科技学院
学校荣誉
时间
|
荣誉
|
2011年
|
学校党委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珠海市先进基层党委
|
2015年12月
|
学校被列为第二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
2017年9月
|
学校获评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
2018年4月
|
学校获“2017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奖”
|
2018年5月
|
学校被评为2015-2017年度“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
2019年11月
|
学校被确定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
2019年12月
|
学校被确定为2019-202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12月,学校蝉联“广东省首届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
2021年6月
|
珠海科技学院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根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国际合作平台等研究机构6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其中广东省、珠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市级科研平台12个,其中珠海市社科研究基地6个,珠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珠海市公共创新实验室1个,学校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化协会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
类别
|
简介
|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化学工程与材料公共服务平台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化学工程与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生物医药(技术)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食同源与健康研究分中心
|
广东省、珠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化学工程与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珠海市社科研究基地
|
文化理论研究所、珠海温泉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珠海横琴创新发展研究基地、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研究基地、珠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珠海健康城市研究基地
|
珠海市重点实验室
|
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
珠海市公共创新实验室
|
工业设计及模具制造重点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
|
其他市级科研平台
|
珠海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珠海市保税区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珠海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珠海吉珠中小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市海洋经济研究院
[15-16]
|
珠海科技学院
科研成果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来科研可支配经费总额达到1.79亿元,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92篇;获得专利授权8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创新成果奖5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近五年为区域内400余家企业提供了近8100次检测服务,解决技术难题120余项,被政府或行业协会采纳的高质量有影响的咨询报告19份,与企业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52项。2017年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2018年分别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名称
|
类别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中国出口企业应对策略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
衍梦集
|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
理论调控卟啉类小分子给体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
|
201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固载发光碳纳米材料的纸基分析芯片在污染物多元靶向检测中的应用
|
201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AR靶点的大独活香豆素类抗前列腺癌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2021年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
科研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澳门蕈菌研究项目
|
澳门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
|
大数据下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0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珠海科技学院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珠海科技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166万余册,电子图书139万册;2019年签收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电子期刊7900种;购买数据库17种,共享数据库40种;提供研讨间、考研资料暂存柜等特色化服务,阅览座位4000余个。引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等经典系列丛书,采购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及广东省地方文献189册。引进百度文库、移动图书馆和设计师之家3个数据库,开通4个免费试用数据库。
珠海科技学院图书馆
《珠江论丛》是珠海科技学院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并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珠海科技学院
合作交流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德国
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先后与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美国迈阿密大学、
意大利特伦托大学
、
韩国庆熙大学
等15所高校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学校与中国境外高校或中国境内涉外机构签署各类合作协议与备忘录150多项,提供涉外项目160多个,先后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等5个专业组建2+2中外双学位项目专班。
校徽主要设计元素由中英文校名、莲花、书本、繁星、月牙、太阳以及校名英文缩写“ZCST”等构成。
校徽主体是盛开的莲花,寓意品行圣洁的君子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莲花的下部为书卷,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此外,打开的书卷形如波浪,寓意知识的海洋。
莲花顶部的五个圆点为星星;星星上部的弧形为月,象征着苍穹;包裹着所有元素的圆形背景为旭日,彰显学校朝气蓬勃的气象。三个元素共同组成了日月星辰,象征着智慧与永恒的真理。
书卷之下的“ZCST”为珠海科技学院的英文缩写,代表着学校的实体。
校徽将自然元素、人的美好品质和学校进行有机结合,融合组成一个和谐之圆、智慧之圆和知识之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