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的图形之寓意一有黄河之水之意,郑州地处中原,又是河南的省会,位于黄河之畔,黄河水养育着郑州这片沃土,因此又称为“母亲之河”。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郑州师范学院如“母亲河”般孕育着莘莘学子们,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借黄河之水奔腾之意,象征着郑州师范学院腾飞正当时,风劲好扬帆的发展。黄河水变形为郑州“zz”的首字母和院的首字母“y”,复形亦有师“s”的变形,即有“ZZSY”的首字母之意。标志中心白色圆形与主图形亦有天与地之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也有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此标志基本图形为圆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具有生生不息、绵延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精神和生命特征。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其包含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引“格物致知”期望广大师生要努力追求真理、获取真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明德尚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尚”为推崇、崇尚之意,“尚善”即为崇尚良好的道德。引“明德尚善”二字,意在期望广大师生修身养性,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并为此日日省察于己,敦品励行,自新其德,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
“格物致知 明德尚善”是我校对广大师生在求知和道德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师生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潜心问道,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求师生在研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厚德博学:“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广袤舒展,气势厚实和顺,所以能承载万物。“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博学”,最早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广博学习并且坚持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非博大无以至精深。引“厚德博学”,意在期望广大师生能够将做人做事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标准,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信以立世,厚己德以厚社会之德;要继承和丰富优秀的知识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博己学以博社会之学。
弘毅创新:“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弘毅即宽宏坚毅,百折不挠。“创新”,乃合意词,由“创”与“新”组合而成,“创”,在《汉书·叙传下》中解释是“创,始造也。”“新”,在《辞海》中解释是“初次出现,改旧更新”之意。“创新”,意在除旧布新,破旧立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创新不仅仅是对旧事物的改革和增删,也包含着对事物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及新的价值追求。“弘毅创新”,意在要求师生不仅能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毅力,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各种苦难和挫折的考验;亦要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立异求新,锐意创新,不断前进。从我校的发展理念来讲,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育人目标紧扣时代主题,发展理念与时代同呼吸,管理方法与教育形势同脉搏,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同步伐。
“厚德博学 弘毅创新”意指我校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既要有接人待物的宽厚仁爱之心,又要有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精神;既要有广泛学习的兴趣,又要有冲破束缚、敢于创新的勇气。
严谨治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烂柯经》有云:“博弈之道,贵乎严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遵循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不懈探求科学真谛,严肃谨慎,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师表为榜样、表率的意思。不论是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还是在德行人品方面,各位教师都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自我要求,方可“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 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基本表现。教师只有用自己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励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中有言:“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励志,就是树立志向,并为了实现这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唤醒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并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只有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斗志才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向,也是成功的前提,更是一个人获得自信、赢得尊严的最佳途径。
慎行:出自《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谨言慎行”一词便出于此处,即君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极度负责,一言一行莫不合乎规矩。所以,谨慎做事,踏实做事,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做事才能成千里之行,才能竣九层之台,才能把事情做到出色,做到极致。
乐学:源自《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在鼓励学生要善学乐学,乐中启智,以学为乐,寓学于乐。学生学习要培养兴趣,只有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追求和责任,才能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所以要倡导学生学而不厌,培养浓厚学习兴趣;教育学生志存高远,为做大事、成大器储备知识,练就才能;培养学生个体旺盛的求知欲及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善思:源自《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不墨守成规,不受以往知识的限制,不至于陷入无尽迷惘。思考是人全神贯注的表现,只有善于思考,才能获得智慧,活跃思想。在学习中也要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做到“举一隅而反三隅”。当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善于反思亦可以让人迸发智慧的火花,将挫折化为进步的阶梯,将困难变作成功的基石,化腐朽为神奇,成大业于坎坷。
“励志 慎行 乐学 善思”是我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道德品质要求和求学之路上的精神状态要求。大学作为每一个人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因此,我校才会格外重视对我校的校风学风的培养格外重视,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我们的校风学风应该是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标准,是我们提高自己的精神动力,是不管在校读书还是在社会工作都会深深烙印在每一名学子身上的气质和品格。
学风 . 励志 慎行 乐学 善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教育厅
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教育局
惠济区人民政府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州师范学院教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郑州师范学院校园云盘
郑州师范学院论文管理
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网
郑州师范学院课程中心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教育部人文社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平台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事务中心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中原人文社科网(河南省社科联)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登录平台
河南省人社厅
河南省教师资格信息网
河南省职称网
郑州市人社局
教师在线学习
河南省干部网络学院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河南省就业网上办事大厅
河南省就业创业服务网
河南大学生就业网
河南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