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就是不老
点评:
太原古县城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占地约0.8平方公里,城内历史建筑等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太原古县城既有内涵,又有故事,更好出片。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全国唯一坐落在省会城市中心区半小时生活圈内的古城类文化旅游项目,与晋祠、天龙山、龙山、蒙山、晋阳湖等景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晋阳文化旅游系列,同时,发展具有休闲观赏、民俗风情、游客参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太原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般若星的高贵射手
点评:
蒙山大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8],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31],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蒙山大佛,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29]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26]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目前世界上有确切纪年、开凿年代最早、体态最大的巨型摩崖石刻释迦牟尼佛像[30]。[1]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31]人不多非常清幽,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有佛光普照,真是个好地方。山不算高攀爬不费力,可以爬到山上,近距离接触大佛,没有强买强卖烧香求签什么的,整体干净整齐,素质高,一路上看到清洁人员用小夹子夹地上的碎纸屑和烟卷头,道路很干净。
珍妮佛游记
点评:
太原双塔寺景区别名三晋名刹双塔寺,本名“永祚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4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古香古色。寺庙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排堂、方丈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量殿形制,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三圣祠,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米。处在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被认为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为明代彩塑中的精品。双塔位于双塔寺最高之处,均在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盘旋而上,直达最上层。两塔相距60米,塔高54.85米,十三层,底层高7米,八角形,砖石结构。塔表面,用精美的砖雕、斗拱、琉璃、飞檐装饰。飞檐上,嵌饰各色鸟兽、花卉、人物。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古往今来,永祚寺的双塔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太原的标志。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直被“双塔寺”所取代。凌霄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两塔犹如一双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吸引着每一个专访和途经太原的宾客。寺内有明代牡丹,名为“紫霞仙”,每届春日,新枝萌发,群葩怒放,满园花团锦簇,为太原一大胜景。寺内集有明清两代所刻《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石刻二百余块,为双塔寺的文物和风光增添了别样光彩。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东郝庄村南向山脚畔开放时间:08:00-18:00(5月1日-10月7日),08:30-17:30(10月8日-次年4月30日)景点门票:20元/人交通:公交:乘坐812、820 路公交终点站下车。自驾:驾车沿建设南路行驶,至朝阳街口东行,在双塔南路右转南行,遇路口左转顺永祚寺路行驶即到双塔寺。
郭润龙浪迹天涯
点评:
20220704上午:1、公交直达,但间隔时间较长,开车很容易停。穿过景区门口外的古建筑群和“太玄宫”(不对外开放,景区内的室内人文景观也都不开放)后进入景区,我选乘观光车上山(约2公里,坐车2分钟就到),单程车票6元,下山时再步行。2、下车处可租讲解,也有免费讲解二维码。上山途径“造佛盛景”浮雕(呈现了北齐开凿大佛时“一夜燃油万盆”的盛大场景)和“御驾桥”(历代皇帝来拜大佛时走的石拱桥)后到达“观音堂”(不开放)旁的餐饮区,这里拱形桥洞的通路两侧贴有“窑洞”和“蒙山”文化简介。3、我沿西侧山路上山,途径“古灯博物馆”(不开放,但小村寨建筑颜值颇高)、“开化寺”(连同旁边的“铁佛殿”都不开放,室外具有千年历史的“连理塔”很罕见,是拍照打卡点)、“塔林”(高僧圆寂后建造的石制佛塔,塔林分上下两层,旁边有文物石碑)和“净池”(流水形成的小水池,池中央有石鲤鱼)后,再上一段石梯便到达蒙山大佛。塔林附近有棵杏树下,熟透的杏掉的满地都是,成为松鼠的美餐。4、蒙山大佛倚靠山峦端坐,高大壮观,比乐山大佛矮8米,却比后者早162年,在那个年代是举世罕见的大工程,顿时对“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描述感同身受,自古包括历代帝王在内的参拜者络绎不绝。佛像下密密麻麻地系满红色许愿带(旁边有二维码自助购买,10元一条),我系完带子参拜后从另一侧下山,旁边的“观音宝殿”和“禅堂”不开放,但从这个角度拍照能将大钟、殿堂、石碑和大佛同框。历史上大佛曾被毁,佛头是近代后补上去的。5、我从主山路下山,没走回头路,顺着潺潺溪水途径“佛光普照”(用塑料花铺的路,正对着大佛,但游客不能走)、“礼佛台”(一个祭祀平台,铜鼎上插着密密麻麻未点燃的香。因为园区禁烟,大佛脚下也没有香只有贡品)、“园子沟”(旁边是宿营营地,分免费区和收费区)、“蒙山氧吧”(小溪两岸是参天针叶林景观,夏天很阴凉,氧气含量很高)、“蒙山晓月”(水车、碧水、假山、小瀑布构成一副绝美的山水田园景观,颜值高必拍照打卡)、“寺底古窑洞”(一座完整的石头窑洞,用蜡像还原了窑洞内部的陈设)。还有吊桥、弹琴像(旁边放着古筝曲很应景儿)等情趣小景观。6、步行下山可从另一角度将坐车上山时两侧的景观重温,沿着阶梯式小河走,途径“土地庙”拜了拜,附近的蓝色岩石很有特色,景区入口处餐饮价格很平民化。能进的景观都走遍耗时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