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牛年春节,你是怎样度过的?是和家人一起去公园踏春,还是游游古镇、逛逛展览?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七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8.2%,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8.6%。

对喜爱旅游的人们来说,这个假期有些特别。不少就地过年的年轻人成为当地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尽管出行半径缩短,但出游的风潮逐渐回归。

近期各地旅游市场回暖,休闲游折射旅游升级趋势。新华社发

1、热情不减 旅游市场春意暖

春节假期,北京颐和园的游客络绎不绝。林女士带着家人在铜牛和十七孔桥附近拍了照片,又到蜡梅展览区赏梅,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梅香阵阵,无不让他们沉醉其中。“今年我们没有回老家过年,看到颐和园春节免门票,就早早预约,带孩子来好好逛一逛这座皇家园林。”林女士告诉记者,颐和园实行限流预约和错峰游园措施,他们对安全性更加放心。

游客在上海豫园景区游玩。新华社发

尽管疫情对旅游业造成冲击,但目前多地旅游市场已出现回暖的态势。春节期间,全国八成A级旅游景区已正常开放。从各地文旅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多省市累计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均较2020年实现大幅增长——四川省春节假期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4365.9万人次和285.5亿元,居于全国首位;江西省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2539万人次和144.8亿元,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4.38%和91.20%。

山东青岛的小朋友在做灯笼。新华社发

为鼓励“就地过年”、满足部分市民的出游需求,疫情低风险地区纷纷推出免门票、发消费券等文旅惠民举措,在线旅游平台也推出“0元票”“免费游”、大额补贴、爆款直降等营销活动,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增长。在北京,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等10家市属公园均免费向游客预约开放;上海推出了130多项年味十足的文旅活动,100条新春城市旅游路线涵盖600多个打卡点;安徽合肥开展“过年留合肥、免费游合肥”活动,12家国有景区共免收门票2037万元;广西桂林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272万元消费券;江苏苏州为留守职工提供免费游国有旅游景区、新春展览、非遗民俗免费体验等文旅惠民“新春大礼包”。恢复营业的景区按要求制定了应急预案和常态化防控举措,保障游客出行安全。

“尽管疫情的影响让旅游业处境艰难,但从春节假期的情况看,多地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恢复,特别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疫情防控形势良好的地区,政府、景区为人们出行游玩提供了不少便利服务。随着防疫形势好转,今年旅游市场前景仍然可期。”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

游客在成都市人民公园观看年画展。新华社发

2、本地开花 身边风景别样美

到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看宫灯、在广州长隆欢乐世界迎“国潮新春”、逛上海的豫园庙会和郊区古镇的年货大集……在携程社区发起的“就地过大年”系列新春活动中,旅行达人们纷纷晒出春节见闻,吸引了许多“就地过年”的人们参与,共同体验城市里独特的年味儿。

旅行爱好者黄三十今年留在广州过年,当地独特的年俗文化让他印象深刻——柚叶洗澡、贴挥春,去掉一年的尘埃和晦气;买年花、年桔,代表大吉大利;炸煎堆、炸油角、炸蛋散等美食则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这些仪式感,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味。“尽管因疫情原因取消了传统花市,但广州还有不少精彩活动,如宝墨园的汉风街市,汉服文化融合小桥流水风光,领略唐风汉韵;到海心沙广场园林博览会看别致造型的绿雕、五彩斑斓的花灯;沙湾古镇的醒狮活动和各类不打烊的展览都能玩得尽兴。”黄三十说。

制图:鲁元珍

往年春节,流动人口较多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往往上演“空城计”。而今年,曾经浩浩荡荡的返乡“大军”成为本地旅游的主要力量,市内的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园、主题乐园通过一系列充满年俗文化韵味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春节期间,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游客在体验潜水。新华社发

上海的迪士尼度假区在春节前夕就早早换上了节日盛装,春节传统元素融合迪士尼特色,营造了欢度新春的浓烈氛围。携程数据显示,迪士尼的门票销量在上海景区排名第一,其中 80%以上的客人来自上海本地,80、90后占比超过78%。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常州恐龙园、北京欢乐谷等主题乐园景区接待游客量都大幅增长。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让唐俑“活起来”,强势“出圈”的同时也带来一股“文博热”,有文化消费习惯的人们走进博物馆、展览馆,享受一场传统文化“大餐”。驴妈妈平台数据显示,河南省博物院的搜索热度同比超500%;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游览。

据北京市文旅局统计,春节假期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66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倍,其中接待外省来京旅游者172.1万人次,同比增长96.5%。马蜂窝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热度最高的十大城市依次是广州、北京、三亚、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重庆和苏州。飞猪平台数据也显示,往年昆明、丽江、桂林等热门目的地遇冷,而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江浙地区异常火热。

“今年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春节旅游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变化,本地游、周边游成为恢复最为迅速的旅游市场,传统的异地旅游正在向本地化深度体验转变,城市‘微旅游’、直播云旅游成为新潮流。”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指出。

3、未来可期 品质升级入人心

北方女孩刘鲸鱼今年在黔东南的雷山体验了一个风情迥异的春节——苗寨门口的十二道拦门酒,唱着飞歌敬酒的苗族妹子们和浓烈的苗家酒文化给她带来不小的震撼。“苗族的春节活动充满观赏性,无论是杀年猪的震撼、打糍粑的趣味、芦笙舞的欢快,都增强了春节的仪式感。”刘鲸鱼在游记中写道。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今年春节假期选择短途周边游的游客多了起来,乡村旅游、古镇旅游、城市周边景点都迎来了“高光时刻”,年俗文化、拜年祈福、休闲度假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四川成都周边的多个古城、古镇、乡村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其中街子古镇44.98万人次,三圣花乡41.59万人次,洛带古镇34.4万人次,成为四川省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三位的景区。河南洛阳孟津县的明清古村落魏家坡免费开放古民居,传统民俗、特色美食、艺人演绎项目轮番来袭,让许多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同时,城市周边的冰雪旅游景区也成为关注热点。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热潮,北方城市周边的“雪主题”景区、滑雪场承载了冰雪观光和运动爱好者们的冬游热情。春节期间,北京延庆冰雪旅游迎来15.5万游客,万科石京龙滑雪场和八达岭滑雪场内,滑雪爱好者们在雪上纵情飞驰,绚丽的龙庆峡冰灯冰雪季融合了新年、冬奥、抗疫等元素,带来温馨的新春氛围。辽宁沈阳通过整合冰雪资源,打造了十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集合文化、旅游、体育、研学等元素的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美团平台报告称,这个春节假期,超5成用户的理想出行距离为50公里以内,亲子、家庭人群成为春节景区消费的主力人群之一,不少人选择自驾游、自由行等出行方式。携程租车数据显示,周边游的兴起让本地租车出行订单显著提升,与2019年春节相比增长82%,济南、三亚、上海、南昌的租车订单增幅均超过100%。

“今年春节的旅游热点发生了转变,短途周边游代替了中远途旅游,慢休闲、深度假、文化体验的小众景点代替了传统的观光景点,从各地数据看,客源庞大、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有文化消费习惯的地区表现最好,如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增长明显。”刘思敏指出,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人更注重旅游与文化休闲、寓教于乐、运动健身相结合,折射出文化旅游品质升级趋势。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8日 05版)

汪承灏 孙鑫 顾玉东 郭爱克 李德平 汪懋华 黄旭华 裴荣富 高镇同 王正国 邢球痕 施仲衡 田昭武 叶铭汉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汪承灏 孙鑫 顾玉东 朱森元 石学敏 温俊峰 冯叔瑜 郭爱克 陆道培 李德平 汪懋华 赵法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