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冷静的柑橘  ·  转-WebView ...·  5 月前    · 
长情的充电器  ·  TypeScript+Vue3 - ...·  7 月前    · 
谦和的豌豆  ·  atomic-sleep: ...·  1 年前    · 



题/英伦少年:我改变阿拉伯世界,只为给同性恋人一个礼物

文/叶白船

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

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有抄袭、洗稿等嫌疑,请将线索发送至后台,我们会严肃处理!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有这样一个人,他贵族出身、牛津毕业,却选择成为一名特工;他浴血半生,却又功败垂成。他是英国伟人丘吉尔一生的挚友,是侵华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的偶像,连纳粹元首希特勒都对他推崇备至。他身为一个血统纯正的英国人,却被千千万万的阿拉伯兄弟视为民族英雄,他就是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图1:托马斯·劳伦斯穿着英国陆军军服照片)

1888年8月16日,爱尔兰贵族、第7代维斯敏斯特男爵托马斯·劳伦斯的家中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人群。这天上午,男爵的妻子为他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喜为人父的老劳伦斯依照圣经,为孩子取名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

在结束辗转英法两国的童年岁月后,劳伦斯于1896年进入著名的牛津公立男子学校求学。机敏聪明的劳伦斯很快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并于1907年考入牛津大学学习现代历史。但学霸劳伦斯却不是一个书呆子,他在大二那年便做出惊人之举——单车骑行4000公里,只为一睹法国境内的古代历史遗迹。

两年后,心智更加成熟的劳伦斯孤身一人第一次踏上了中东这片神奇的土地,独自徒步考察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境内的十字军古堡遗址。他把这次旅程中的见闻与田野记录写进了毕业论文,并凭借该论文以一等优秀的成绩从牛津毕业。

1911年,远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国,辛亥革命正敲响着清王朝的丧钟。这年,22岁的劳伦斯从牛津大学毕业,再一次回到中东从事考古工作,并在三年后秘密加入英国陆军情报局,成为驻扎开罗的一名特工。此时的劳伦斯还未曾想到,他今后的一生将与这片炽热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他英雄般的传奇人生也就此拉开序幕。

1914年10月,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同德国一道点燃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随着英法与土耳其加里波利之战的失利,英国人想到了借助阿拉伯土著的力量。英国政府计划秘密联络哈希姆家族的酋长侯赛因·伊本·阿里,给予其经济与武器资助来对抗土耳其,并承诺战胜后承认其为阿拉伯之王,并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而联络的重任就落在了身为“阿拉伯通”的劳伦斯的头上。

1916年10月16日,劳伦斯秘密会见了侯赛因次子阿普杜拉,又在其引荐下见到了阿普杜拉的兄弟费塞尔和阿里。在谈判的过程中,三兄弟的坦诚与家国情怀打动了劳伦斯,劳伦斯也凭借智慧与勇气赢得了三兄弟的信任并与其建立了真挚的友情,劳伦斯决定真心帮助三兄弟统一阿拉伯世界。

随后,作为军事顾问的劳伦斯开始帮助三兄弟训练军队,并亲赴战场指挥作战。在战争中,劳伦斯同样展现了杰出的才华。他穿上阿拉伯本地服装,学会骑乘战马和使用弯刀,并组建了一支装备英式武器的劳伦斯突击队。在劳伦斯的卓越指挥下,突击队以骑兵突袭、侧翼游击等战法,先后帮助侯赛因的军队占领延布、瓦季、亚喀巴等城市,破坏了土军的补给线汉志铁路,屡战屡胜,威震四方。



(图2:劳伦斯剧照)

1918年,随着协约国在战争中的全面胜利,满怀期待的劳伦斯回到了英国,他以为帮助阿拉伯人建立统一国家的梦想马上就能实现。然而命运却马上要和前半生过于顺利的劳伦斯开一个大大的玩笑。劳伦斯似乎忘记了军方派遣他帮助侯赛因的真实目的,是为大英帝国在战后的中东攫取利益,而英国政府自然不会容忍自身利益遭到任何侵害。



(图3:196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海报)

1919年劳伦斯与费赛尔一同前往凡尔赛参加巴黎和会,尽管在谈判桌上劳伦斯慷慨陈词,但还是输给了各国政客的暗通款曲:英国托管了奥斯曼土耳其在约旦与巴勒斯坦地区的大片属地,法国则获取了叙利亚等地的管辖权。费塞尔和他的兄弟则被排挤至伊拉克、埃米尔等地区建立起弹丸小国。劳伦斯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梦想,破灭了。

遭到背叛的劳伦斯郁郁寡欢,以陆军上校的身份退役,并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爵位和出任总督的机会。隐居山林的劳伦斯将在中东的经历写成回忆录《智慧的七柱》,并将出版后的全部收入捐给了慈善组织。1935年五月,随着英德关系的再度紧张,英政府邀请深受希特勒赏识的劳伦斯出任对德谈判代表。热血难凉的劳伦斯欣然前往,却在途中为躲避骑车的小男孩而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图4:196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海报)

对于劳伦斯这样的传奇人物,各种风闻怪谈自然也如影随形,常伴始终。1917年,劳伦斯在汉志铁路沿线作战时,曾不慎被土耳其士兵抓获,遭到鞭笞和鸡奸。而其军中同僚的回忆中也提到,劳伦斯有着受虐与恋痛的性癖。在其回忆录《智慧的七柱》的序言里,劳伦斯写下“我爱你,因此我将这些如潮的人流拉进我的手中,在繁星灿烂的天空里写下我的心愿”的字句,并题注“致S.A.”。



(图5:196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

这个S.A.则被广泛认为是劳伦斯在中东考古时结识的年仅14岁的同性伴侣塞利姆·艾哈迈德。两人曾长期保持亲密关系,劳伦斯亦曾将其带回英国同居。塞利姆在战争期间不离不弃,与劳伦斯并肩作战,但于1917年因患伤寒病故。劳伦斯甚至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投身阿拉伯运动的重要原因,便是将其视作给塞利姆的礼物与报偿。这个英国军官与阿拉伯男孩禁忌之恋的故事,又为劳伦斯的人生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劳伦斯的一生波澜壮阔,奇绝如诗。一方面,他对阿拉伯民族自由解放的贡献为世人永远铭记;另一方面,其对一战中东战场的影响也绵延至今,无意间埋下了今日中东乱局的祸根。1962年,英国导演大卫·利恩执导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斩获奥斯卡奖,更将劳伦斯的大名传扬世界。丘吉尔也曾深情地说:“他是我们这个年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将会名垂千古,永存于阿拉伯的传说中。”



(图6:196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

参考文献:
[1]《智慧的七柱》[英]托马斯·劳伦斯 著
[2]《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美]斯科特·安德森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