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调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精神力量 。本案例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课教师彭真明教授建设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为分析对象,着力探讨专业课教师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专业课教师参与网络育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彭真明教授系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 2010 年起,彭真明教授以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良驹 的初心和主题,建立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 ,推动专业课教师育人场域向网络延展,育人内容往思政 延伸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工作室以 四个一 为核心思路不断发展壮大,即 建设一支高素质网络队伍、发表一批高质量网络文章、形成一批高水平网络作品、开展一批高影响力的宣讲活动 大力推动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十一年坚持探索,十一年初心依旧。彭真明教授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着眼于网络育人要求和学校自身学科优势,坚持 四个一 建设思路,不断推动网络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一)组建 专业课教师 + 辅导员 + 学生骨干 多元化网络梯队。 一方面是团队人员完备,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以彭真明教授为核心,现有教授、副教授、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参与师生共计 50 余人,强大的团队保证了工作室网络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是团队分工明确, 专业课教师人员主要撰写与学生成长、科研、学习生活相关的博文;副书记和辅导员主要从事工作室的运营管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网络名师及相关网络文化建设的奖励制度及相应平台的维护工作,配备了专门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相机、摄像机及数位板等);学生骨干多为文笔好、有想法、掌握视频制作、动漫制作、绘画等有专门特长的人才,主要创作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

(二)发表 教学思考、学习成长、人生导航 系统化网络博文。 一方面是 2010 年在科学网开设名为 老马迷图 的博客, 博客围绕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学业解惑和人生指导,发挥网络育人作用, 老马迷图 博客把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为主要的读者群。从 教坛论剑 ”“ 问道研途 ”“ 科海拾零 ”“ 闻图思学 ”“ 探地寻油 为师之道 ”“ 团队精神 ”“ 毕业箴言 ”“ 人生百味 ”“ 师生杂谈 ”“ 学子之声 等,博文涵盖了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优秀网文如关注学生学习、科研,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博文《科研好苗子》,浏览量达到 54400 余人次浏览量,被科学网首页转载,并在其 精选 栏目长期推荐,该篇网文也获得教育部首届网络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见附件);围绕开学季的博文《上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围绕毕业季的博文《毕业季,一份迟到的寄语》《毕业不代表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能想到的,只剩下最美好的》《天高任鸟飞 写给实验室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等;关注本科毕业设计的系列博文《本科生谈毕设》,每年博文关注量达到 10000+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做好正面引导的博文《学科竞赛,弊出功利》,博文首发于科学网,被 科学网 精选为置顶博文,浏览量超 20000+ 次,推荐人达 40 余次,后被网易 名师博文 栏目、中国教育云、 我爱竞赛网 科创论坛 等网络媒体广泛转载,正式刊登在 2018 年《大学生》杂志。 另一方面是依托彭真明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 闻道研学 用新媒体方式创作网络正能量作品,开展理论学习及宣传,引导学生价值观塑造。现已推送原创作品 200 余期,如《大学里优秀是如何炼成的(一)》《大学里优秀是如何炼成的(二)》《研究生科研的正确打开方式》《既然选择了读研这条路,就让自己走得尽量完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及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系列文章等。

(三)打造 漫画 + 视频 +H5+ 语音电台 品牌化网络作品。 工作室学生骨干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漫画、微视频、 H5 、电台直播等新媒体传播形式,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现已推送原创作品 100 余期,如:《我和我的祖国》《种花家的美好》系列主题微漫画、 四史 学习系列语音电台等(工作室微漫画作品如图 2 所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室指导学院 信通 E 微信公众号打好疫情防控中的网络思想引领 阵地战 ,开辟 齐心战疫 专栏,推送抗疫新闻动态 31 条,制作长图、微漫画、微视频等抗疫微作品 48 期,其中,《 中人的十二时辰》微视频获 人民日报 央视频 今日头条 哔哩哔哩 、四川共青团微博等全网转发,累计浏览量突破 50 万次,获教育部主办 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 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全国二等奖,获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第五届 五个一百 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 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 ,引发师生强烈反响。

(四)贯通 中学生 - 本科生 - 硕士生 - 博士生 一体化思政宣讲。 一是名师进中学宣讲, 彭真明教授作为中学科普讲座专家,自 2014 年起,连续 7 年赴浙江、云南、江苏、湖南 、陕西、四川 等全国 30 余所重点中学开展科普讲座。讲座主题包括 从物理到光电 ”“ 人工智能离人的智能有多远 等,中学生听众达数万人。 二是作为本科生各类指导老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结合学生主题班会、党日活动等,开展理论知识集体研学及交流分享,在学生中广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在教研室中开展实地践学,以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展开交流分享,激励师生建功立业新时代;依托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打造 师说 品牌,掀起课堂革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指导大学生骨干宣讲团 ”“ ”“ 品牌活动,与信仰对话,补足精神之钙,夯实 的基础,与时代同频,落实双团双巡,丰富 的形式,与思想共振,增强理论素养,提升 的水平,常态化开展思政宣讲活动。比如 2016 3 月,面向光电学院大二本科生讲座,开设 夯基础,拓视野,启蒙光电 的讲座; 2017 3 月,做客成电下午茶,讲述艰苦求学岁月的故事,与学子们探讨考研、读研与科研的关系,引导大家对未来人生规划进行深入思考; 2017 11 月,联合校研究生会出品《在线讲坛》利用直播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 考研、读研与科研 讲座,在线听讲人数达到 1600 人; 2008 2020 年,彭真明教授连续 13 年为光电学院、信通学院大三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学生介绍专业,引导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为学生指点迷境与解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如图 4 所示)。 三是受邀到兄弟高校和同行单位,面向教师和学生做思政宣讲, 比如, 2018-2020 年多次受邀参与了中科院光电所、中科院成都分院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并作《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主题报告; 2019 10 26 日,彭真明教授受邀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进行网络作品创作撰写专题培训班,做 闻道研学 —— 我的网文创作之路 的讲座,会后进行了网络育人的互动交流,讲座及互动持续 2 小时。此外,还应邀在吉首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多所高校为师生带来了关于研究生培养、科研等方面的主题讲座。

三、主要成效与经验

十一年风雨前行,十一年使命在肩。彭真明教授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用良好的师德、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加筑牢固的理想信念高度,发挥了教育的强大效力。 2021 年,作为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彭真明教授入选全国第四批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 ,是全国 10 位入选人中唯一的非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者。工作室建设也收获了 多项成效

(一)构建了以 信通思政工作坊 为品牌的网络育人体系。 工作室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官方网络平台,帮助建立了 信通思政工作坊 ,打造五月的向日葵、 Youth Talks 、党员 e 家、信通 789 、学习语录、马兰花开、信通专访、闻道研途、我和祖国 9 大线上思政专栏。比如, 党员 e 栏目树立基层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及党员典型,展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风采,开展 微党课 视频展播、 共抒爱国情,网聚正能量 线上接力展示等品牌推送; 信通 789” 栏目由工作室辅导员们结合实际,就理想信念、文化传承、热点评论等多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教育理念; 学习语录 栏目分享由工作室成员指导学生读 习近平 总书 记原著、走 习近平 总书 记初心之路的心得感悟。 信通思政工作坊 构建了 网上教育引导 + 网下实践落地 三全育人 体系,以实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互联、互通、互融,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联动的育人成效。

(二)打造了以 科学网 ”“ 闻道研学 为中心的网络传播矩阵。 一是自 2010 年在科学网开设 老马迷图 博客以来 ,博客已发表原创博文 300 余篇,其中 180 余篇被科学网推荐为 精选博文 ,平均点击量超过 20000 余次,单篇最高阅读量达 120000 余次,多篇博文被《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网、网易名师博文、百度学术等媒体广泛转载,博客总浏览量达 853 万人次,科学网 20 万实名注册博主总排名位居第 33 位,活跃度达 33 万。 二是 2017 年工作室开通 闻道研学 微信公众号, 旨在与国内外师生交流和分享关于科研、教学、学习及大学生活的点滴经验与故事。公众号定期发布科技资讯、教育教学论坛、校园生活、百味人生等内容。平台至今推出文章 200 余篇,关注量 2900 余人次,单篇最高预览量达到 6400 余次。 三是工作室还指导学院官微 信通 E 建设, 公众号现已发表系列推送 1400 余条,累计粉丝量 7400 余人,阅读量达 75 + ,平台以助推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线上线下活动齐开展。工作室逐渐形成了原创内容在以上平台的网络传播矩阵,具有了一定的传播效应。

(三)培养了以 爱国奉献、科技报国 为使命的学生菁英。 一方面是带动了一批学生积极参与朋辈网络思政,传播正能量。 比如实验室博士生李曙、陈颖频等多个研究生相继在 科学网 开通博客,尤其是博士生李曙已发表原创博文 60 余篇,被精选博文 18 篇,博客浏览达 35 万余人次;指导博士生王雨青同学在《大学生》杂志 双一流博士热学十九大 特别报道栏目撰写科研创新交流文章 聆听地震的声音 ,正式发表,并获得广泛转载;指导靳冬平、袁中野、王璇等同学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各类比赛奖项。 另一方面是通过思政教育指导学生茁壮成长, 加入学校 成电菁英 指导教师团队,指导的学生(本、硕、博)中有 5 名以上获得 唐立新 奖学金殊荣; 90% 以上同学已推免到国内外名校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指导的多位所硕、博士毕业生已成长为航天科工、核工业、中国电科等国防重点企业的重要课题负责人及科研骨干,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实验室 2010 届硕士毕业生周海波目前就职于南京大学特聘研究院,成长为博士生导师,入选 2019 年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

十一年精益求精,十一年不断前进。工作室也在一项项成效的取得中总结了 如下经验 ,供参考借鉴。

(一)用初心提振信心。 专业课教师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认识到这份事业的重要意义,虽不是教书的主责主业,但更是育人的主责主业。要保持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和乐此不疲的精神去享受不求功利的过程这份初心,就有做好网络思政的信心。把写网文当作一种乐趣,才能高产高质量;把教学生当作一种幸福,才能走心接地气;把出成果当作一种鼓励,而不是名利获取,才能持久可持续。

(二)用信心凝聚恒心。 互联网形式和内容瞬息万变,但专业课教师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归根结底仍然来源于对学科行业领域的熟知,对学生成长规律的了解,对教书育人规律的把握。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深知网络思政工作的根本目的,从帮助学生成长的效度出发,坚持内容为王;要深知自身优势在于学科背景和人生经验,把握好应用互联网特色优势的度,避免一味追求互联网的新形式甚至噱头;要深知自身精力要兼顾教学、科研,因此要有打 持久战 的恒心和定力,坚持久久为功,避免追求一时的 盆栽 ,努力克服互联网 快消费 的诱惑。

(三)用恒心打动人心。 习近平 总书 记说,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专业课教师做网络思政,归根结底是看工作量和成果能否转化成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能否转化成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能否知学生心、得学生心、打动学生心。曾有同学在 老马迷图 博文讨论区留言: 在我读博最艰难的时候,想过退学,但从您的博文中汲取了很多力量,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从那时起,我开始慢慢写博文,希望也可以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人,教育不仅仅在课堂。彭老师,您小小的兴趣,曾经温暖了一个绝望的博士,棒棒哒! 这应该就是专业课教师做网络思政的最大 军功章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十一年既为过往,新征途砥砺前行。彭真明教授 老马迷图 网络名师工作室将在教育部全国第四批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 和电子科技大学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工作室效能,补齐和修缮工作室短板,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实现工作室可持续发展,提高吸引力。 一方面是加强网络育人阵地联动。 下一步,在加强 老马迷图 科学网博客及 闻道研学 微信公众号建设,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网络育人平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与校内外知名官方平台和网络名师热门平台进行联动互推,既尝试拓宽工作室优秀网络作品的覆盖面,也探索突破网络名师个人身份的局限性,用互联网的方式将工作室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 另一方面是加强线上线下正面宣传。 下一步,在线上宣传方面,工作室除了继续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帮助作用以外,还将着力提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能力,探索面向专业课教师,制作一批助力专业课教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文化作品,常态化推广网络思政工作;在线下宣传方面,工作室除了继续做好 课程思政 ,运用课堂、讲座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外,还将运用全国网络名师的身份,主动组织和开展线下主题讲座,将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习融入学生成长发展指导当中,走进学生、感染学生。

(二)实现工作室省内外交流,扩大影响力。 下一步,工作室将定期组织成员参与省内外的各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或论坛等活动。 一方面是在交流中学习先进经验, 向全国优秀的网络名师团队或者专门从事网络宣传的工作者们学习网络传播的先进经验,比如如何提升队伍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一步扩大各网络平台的媒体矩阵效应等。 另一方面是在交流中扩大自身影响, 不断通过活动向外展示工作室的优势特色,扩大 老马迷图 全国网络名师工作室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以此促进工作室和自身网络平台的覆盖面。

(三)实现工作室组织化带动,增强辐射力。 下一步,作为入选全国第四批 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 中唯一的非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者,工作室将继续加强对彭真明教授作为专业课教师参与网络育人的宣传,增强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方面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专业课教师参与网络育人, 开辟高校专业课教师课下、网上的育人第二战线,提升育人实效; 另一方面是希望助力高校形成 全员育人 氛围 ,有组织、有规模地宣传和带动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政教育,增强高校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