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
汽车销售
每年在600万辆左右。但在日本汽车企业中,光
丰田汽车
一家的
产销量
每年就在600万辆以上。由于
国内市场
受到限制,数十年来,日本汽车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出口海外市场和在海外市场生产销售的数量,远远大于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的数量。日产汽车,也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就制定了出口为主的战略。2004年,日产全球销售汽车338.8万辆,但其在国内的销售量仅在110万辆左右,出口海外的产品以及在海外现地生产的产品,占去了其2/3以上的份额。
20世纪50年代后,日产汽车逐步把出口业务作为
企业发展
的支柱。1958年日产汽车的出口不足3000辆,但到1963年,日产汽车出口已达4.5万辆。1966年,日产汽车还在坚持扩大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出口方式的新思路——不单纯扩大出口,而是根据不同
市场环境
,着眼于提高竞争力,并采取与出口市场相适应的
经营策略
。在市场开拓上,日产主要针对
发达国家
,50年代后期进入美国市场,60年代初期进入
欧洲市场
。
1960年,日产汽车在美国开办美国日产汽车销售公司,
专门进口
和销售小轿车、卡车及其零件;1965年,日产汽车又在
加拿大
开办日产汽车公司销售小轿车和卡车。而在坚持将日本生产的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同时,日产汽车在出口的方式上也采取了新的方式,那就是实现产品的海外
现地
生产。
1959年,日产汽车在中国
台湾
的台湾裕隆公司开始其海外工厂生产的历史。1966年,日产汽车又分别在
墨西哥
、
澳大利亚
兴建生产轿车和卡车的子公司。8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开始在美国建立现地生产厂家,先是组建了
小型卡车
生产企业,后又成立了轿车制造企业。几乎同时期开始,日产在欧洲的现地
生产战略
也正式启动。1983年,
西班牙
日产Motor Iberica公司开始生产
日产途乐
。90年代以来,日产汽车又开始在中国的现地生产,先后组建了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2022年4月,日产汽车官方公布了其在
固态电池
研发方面的最新消息,包括电池性能以及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工艺。近期日产汽车与多家单位合作完成了基于
硫化物
固态
电解质
的全固态电池1kWh/L级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实测。在测试中,电池可以在25℃下能在15分钟时间内从15%充电到80%,并能安全通过
针刺
测试。
2021年年底,日产汽车在总部发布了“日产汽车 2030 愿景 ”计划。计划中提到,日产未来5年将投入2万亿日元(约合1128亿
人民币
)加快电动技术转型,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计划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独创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型,并规划在2024财年在日本
横滨
建造试点工厂。此外,日产汽车预计到2028财年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
电池组
的成本降至75美元/kWh 。通过不断创新,未来将成本进一步降低至65美元/kWh (
千瓦时
) ,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
成本平价
。
2022年4月25日消息,日产汽车决定停产面向
新兴市场
国家的低价格汽车品牌“Datsun”。
2022年6月24日,2023款
北美
版
途乐
正式在国内开启预售,
预售价
为人民币80万元起。
2022年8月,受到供应链紧张的影响,日产汽车在日本国内暂停了一款纯电动汽车和一款跑车的销售。
2022年12月2日,据日本新闻网(JNN)报道,
雷诺汽车公司
及其日本合作伙伴日产汽车将放弃在12月7日宣布达成重塑联盟关系的新协议,双方正努力消除分歧。
2022年12月5日,日产汽车官网发布2022年11月和1-11月中国区业绩。日产汽车中国区11月销量为47,983台,同比下降52.5%。
2023年2月6日,日产汽车中国区发布1月
销售业绩
。日产汽车中国区1月销量47521台;日产中国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日产、
启辰
和
英菲尼迪
品牌)45623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1898台。
2023年6月30日,日产汽车公司表示,已决定在新的管理架构下,不填补阿什瓦尼·古普塔 (Ashwani Gupta) 空出的首席运营官(COO)职位。
2023年7月5日,日产汽车公司公布了2023年6月中国区业绩。日产汽车中国区2023年6月销量为69,139台,环比增长4.6%,同比下降28.0%。2023年1-6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358,509台,同比下降24.4%。
GT-R R35,现役日产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