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服饰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服饰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傣族 云南 省特有的 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于 云南省 南部和西部的河谷 平坝 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 傣族, 景颇族自治州 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 亚热带 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 热爱生活 ,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
中文名
傣族服饰
外文名
Dai dress
别    名
傣装、傣服
属    性
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地方特点
热带, 亚热带
相关区别
妇女穿着不同

穿着风俗

傣族服饰 (2张)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 热爱生活 ,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 小袖 短衫,下着长管裤,以 白布 、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 西双版纳 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 紧身内衣 ,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 统裙 ,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德宏 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 短上衣 ,色彩艳丽,一部分(如 潞西 、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 长裤 ,束一绣花 围腰 ,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 花腰傣 ”,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 包头巾 ,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 一顶尖 顶大 斗笠 ,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傣族服饰
合并图册 (3张)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花纹有虎、豹、象、狮、龙、蛇等动物或经文、八卦、线条等图案。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 天蓝色 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 圆领 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的傣族妇女均很讲究 发饰 。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的。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若逢节日喜庆, 姑娘们 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 灯芯绒 金丝绒 等缝制的精美衣裙,盛装打扮,更感妩媚。每遇河边井旁沐浴之后,身材纤细。苗条的傣族少女,将黑亮的发髻盘于脑后,在紧身短衫和花统裙之间扣上 银腰带 ,亭亭玉立,宛如古典仕女的风韵。

男子服饰

男性服饰 (3张)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 银镯 。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纹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纹 文字符号 狮虎 麒麟 孔雀 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 无领 对襟或大襟 小袖 短衫,下着宽腰无兜 长裤 ,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 毛呢 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 短刀 ”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 土布 ”。 中山装 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20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

女子服饰

傣族年轻女子服饰 (2张)
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 傣族 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 紧身内衣 ,外套浅色大襟或对 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 筒裙 ,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欢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 短上衣 ,园 圆领 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 水红 、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到2000年多是用 乔其纱 、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
傣族姑娘服饰 (3张)
傣族服饰
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 银腰带 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下着长至 脚踝 统裙 ,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 无领 、无袖紧身胸褂(城镇傣族女子多戴文胸),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亭亭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 孔雀绿 、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 赶摆 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 拎包 、手 撑花 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 传统服饰 “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 孔雀之乡 孔雀 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特色佩饰

傣族配饰 (4张)
由于傣族居住的村寨盛产 子,他们除了用竹子建成的幽静而 雅致 的干栏式住宅和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外,还用细篾编成彩绘的竹笠、腰箩,作为 佩饰
傣族服饰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 挎包 筒帕 )。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常将 孔雀 和大象的图案编制在筒裙、包、被面、垫单、窗帘、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种图纹色彩都被赋于具体内容。
傣族服饰
西双版纳 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 紧身内衣 ,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德宏 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筒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 潞西 盈江 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筒裙。
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有所不同。她们在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 绯红色 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 筒帽

加工工艺

傣族的服饰之所以漂亮,这和傣族的 织锦 工艺分不开。傣族的织锦,历史悠久,图案 丰富多彩 ,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色调鲜艳,风格纯朴。傣族青年背上背的筒巴( 挎包 )、傣家人用的窗帘、被面、垫单,图案各一,有禽兽动物、树木花卉、几何图形,其形象栩栩如生。色调优美,图案不俗。每副图案都含有具体内容,譬如:织红绿颜色的 筒裙 ,是为了纪念祖先;织孔雀图案是表示吉祥;织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其设计精心,技巧娴熟,表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