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王家衛的時候,他的語調和步伐還停留在民國時代,且輕,且緩。

這部表現民國武林的《一代宗師》,是其創作生涯中迄今為止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從念頭初起到與觀眾見面,十余年時間裡,他從“一棵樹”,見到“一片林”,從一群人的情懷,見到一個時代的風貌。所有人物都在那個故事裡自然生長,慢慢交織成一個讓他迷戀不已的時代。那個時代,集納了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智與美,那簇光芒直接映入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

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裡子”

武林之外有更大的情懷

記者:電影開篇,詠春拳宗師葉問說,“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片尾,他說“千拳歸一路”。其實不難發現,《一代宗師》對功夫的表現,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功夫本身,而是呈現出習武之人的一種情懷。

王家衛:《一代宗師》不是一部武俠電影,而是一部關於武俠的電影,一部武林的電影。我想,武俠是武林必須具備的東西,但武林要比武俠大很多。

最初拍葉問,我隻有一個簡單的想法——他是李小龍的師父。我想,李小龍都那麼厲害,那他的師父一定更厲害。但在追問葉問身世的過程中,最打動我的卻不是他有多厲害,而是他經歷了那樣一個時代。他是清朝人,出生在宣統年間,一生經歷了多麼多的朝代更迭和時代變幻。在每個時代,他都碰到一些人,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選擇,有的選擇停留在了某個時代,有的選擇成為時代的“裡子”,隻有他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最后,並且成為了時代的“面子”。這是他們人生的軌跡,非常動人。

我慢慢發現,武林不能隻講“一棵樹”,而應該是“幾棵樹”。所以我把一線天這個人物設計成與葉問有著同樣經歷的人,都經歷過戰爭,最后都來到了香港。最終,葉問成為“面子”,一線天成為“裡子”,他們都是一代宗師。

記者:從“一棵樹”到“幾棵樹”,是從武俠到武林,片中葉問對北方拳派宗師宮寶森說的另一句話也讓人印象深刻,“在你看來,這個餅是武林,在我眼裡,它卻是世界。”是否可以說,《一代宗師》想要呈現的,不是武俠,也不是武林,而是世界?

王家衛:我想通過這個表現兩代人看世界的差異。宮寶森看到的是武林,他看重這些樹怎麼繁衍下去。而葉問看的不止是武林,而是整個世界,所以他說:“拳有南北,國有南北乎?”最后証明,他的視野更大,他將詠春流傳到全世界,而不僅僅是在中國南拳北傳。

有時候我會問自己,你拍這些跟現在的人有什麼關系呢?其實,這個電影裡的很多東西都可以升華,每件事情蘊含的道理都可以映射今天這個時代。

下一頁
(責編:萬鵬、朱書緣)
ENGLISH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83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01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1-20060139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17]9786-1126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証(京)字258號 京ICP証000006號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