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和毕业要求

培养 目标

培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管理需要的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精英。

毕业要求

本专业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目标是让学生受到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创业能力。其培养目标具体是:

GR1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能够理解道德规范,并识别道德和非道德的行为;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GR2 系统掌握特定专业所需的知识 能够理解和运用数理与工程基础理论;能够理解和运用经济与管理基础理论;能够理解和运用会计与财务基础理论;能够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信息系统软件架构。

GR3 具备承担管理实践工作的能力 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具备数据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信息系统管理能力。

GR4 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备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具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GR5 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具备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能够宏观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GR6 具备良好的人际管理能力 。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实践能力标准:

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实验主要是指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实训是指课程设计、实训项目、毕业设计等,实习是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实践能力标准 具体是

PA1 信息系统软件工具的应用能力。 主要包括: C/C++ 语言程序设计 JAVA 程序设计、 UML 及其建模工具、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实训。

PA2 信息系统管理能力。 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学 信息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 与物流管理。

PA3 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主要包括: UML 及其建模工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企业架构和信息化顶层设计

PA4 大数据分析能力 。主要包括: 人工智能理论、管理统计学、商务数据分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管理决策分析、 云计算

二、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与专业特色

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

本专业培养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去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去 IT 公司或企业 IT 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信息集成的工作,去信息服务企业从事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

掌握新兴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和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

三、专业培养标准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 4 年,学生可在 3~6 年内完成学业,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结构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 数学知识 、外语知识等 专业服务的其它知识 ,了解 人文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 ,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2 、能力结构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 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 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应具备 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工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的能力 在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 、素质结构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养成 热爱祖国 品德高尚 的思想政治素质和 志存高远 意志坚强 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 精勤进取 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具有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尝试、精益求精的 创新 意识;应具备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刻苦务实 和乐于奉献的人文素养;应具备 视野开阔 身心健康 的心理和体魄。

四、主干学科和相关课程

主干学科:

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

管理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商务数据分析、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ERP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企业会计学、经济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Java 程序设计、信息资源管理、 UML 及其建模工具。

特色课程:

管理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商务数据分析。

辅修专业课程模块:共 31.5学分。

管理信息学( 48 学时, 3 学分)、信息管理学( 32 学时, 2 学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学时, 2 学分)、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48 学时, 3 学分)、 ERP 32 学时, 2 学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 32 学时, 2 学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56 学时, 3.5 学分)、计算机网络( 48 学时, 3 学分)、数据结构( 32 学时, 2 学分)、企业管理学( 48 学时, 3 学分)、运筹学( 64 学时, 4 学分)、管理统计学( 32 学时, 2 学分)。共 504 学时, 31.5 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共 1 0学分

管理信息学( 48 学时, 3 学分)、信息管理学( 32 学时, 2 学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学时, 2 学分)、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48 学时, 3 学分)。共 160 学时, 10 学分。

五、课程地图

理论课程地图

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符合毕业要求。

3 . 第一课堂: 最低毕业学分 1 67 。其中理论课程 1 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4 2学分。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不得低于4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得低于 12 学分。

4.第二课堂成绩单达到如下要求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