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等离子电视在技术上真的没怕过谁,尤其提到过多次的液晶电视,每次都是硬气的败下阵来,但是,轻视敌人就等于放任敌人,正是因为液晶屏在一开始没有被对标或是根本不值一提,在之后的数年中,等离子被液晶电视直接“活吞”,当然这包括市场因素、价格战、技术封锁等多方面,下面我们来逐一拆解。
1.老美贸易保护,关税打垮小日子
其实最早液晶、等离子技术都来自美国,后来逐渐转移到日韩,90年代日本在黑白家电方面一枝独秀,从技术研发到供应链上下游的配合都非常成熟,在当时黑白电市场份额占94%左右,可以说是席卷了全世界。(注:在93年左右日本就已经制造出全球首台商用等离子电视,分辨率达到640*480,液晶电视2000年后才达到相同分辨率且画面表现远不如等离子)。
老美当然不能看着这种态势继续下去,搞起了反倾销诉讼,电视面板的关税整体提高,伴随亚洲金融危机逐渐爆发,一瞬间打击了日本面板产业,开始一步步走向下坡路。
2.技术封锁&产品缺陷
小日子对自身技术痴迷且不愿分享,即便制造业受到重创,也坚持将等离子技术进行封锁,同时等离子电视有着自身未被解决的致命缺陷:
耗电烧屏:因为等离子像素能够自主发光,这也导致耗电量上升超300瓦,同时等离子电视的散热也不好,在长时间待机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烧屏,比如画面停留在同一帧,电视零件在高温的影响下,就会重影、黑屏等情况。
另外,液晶屏会将部分辐射封锁在显示器中,不会因为热量产生而通过空气向外发散辐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价格,目前市场上很多优秀的中高端电视产品也就在4000~5000左右,很难想象这个价格在20多年前连半块等离子电视屏幕都买不起。
如今液晶屏依然成为全世界最主流的显示屏产品,市场占有率已保持了多年,尤其中国的液晶屏市场占有率已经跃然全球第一,而等离子已经成为过去的神话。
写在最后
这是一块电视屏幕消失的故事,也是一块电视屏幕崛起的故事,在风沙战场的显示面板舞台中,吕布出场战斗力爆表、所向披靡,不敌曹操运筹帷幄、逐鹿中原,如今更多的屏幕显示技术如QLED、Mini LED涌入市场,而等离子的身影也慢慢消散在了汹涌的浪潮之中,也许还会有用户讨论等离子技术碾压液晶技术,但这依旧改变不了等离子退出历史舞台的事实。另外,或许大家已经忘记了,比他们更早的CRT大屁股电视,早已静静的躺在垃圾场默默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