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东京湾区主题系列(一)——港口群分工协作

2019-12-13 14:53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华高莱斯 ,作者华高莱斯

华高莱斯

分享城市与产业领域新锐观点、专题研究和特色案例。

图片来源:华高莱斯 1/6图片工作室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兴起,作为世界级代表的三大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以及东京湾区,常常被当做榜样案例进行参考。本系列文章以小主题的形式,针对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的东京湾区进行解析,帮助大家对东京湾区这个以制造业制胜的湾区增进了解。

文章来源:华高莱斯

“全能选手”也有产业专长

1. 全科优秀的学生也会有“偏科”

东京湾区通常指以东京都为中心的一都三县区域(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与日本所称的首都圈范围相近,面积13565平方公里,人口近3700万,也保持着世界最大都市圈的桂冠,这里聚集了日本全国1/3的人口,以及1/3的经济产值。因此东京湾区是一个在商务、科技、金融、产业、文化等各领域都没有短板的经济巨无霸。

图片来源:yokota-transporting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全能型”经济霸王,相对于作为“科技湾区”的旧金山湾区、“金融湾区”的纽约湾区来说,东京湾以“产业湾区”著称于世,拥有5000多家工业企业,工业从业人数占全日本1/4。那么,东京湾区是如何走上制造业崛起的道路的呢?作为湾区,港口群的协调与整合,就是制造业崛起的重中之重!

2. 六大良港,不发展工业都对不起自己

东京湾是一个标准的天然良港孕育地——深入陆地60km,口窄湾阔的条件,成为最好的港口聚集地,从海湾顶端的隅田川入海口开始,形成了西岸与东岸共6大港口,分别是西岸的东京港、川崎港、横滨港、横须贺港,以及东岸的千叶港和木更津港,依托众多良港的条件,工业向沿海港口附近聚集,由此形成了日后著名的京滨工业带与京叶工业带。

图片来源:hkmb.hktdc

六大港整合,分工后更整体

1. 五、六十年代无序竞争,港口群混乱至极

战后的日本进入了社会经济复苏时期,需要大量的建设物资与生活物资,再加上50年代美军的周边战争需要,军工企业开始大规模进驻东京周围,这些港口就成为了原材料输入与工业成品输出的枢纽。各个港口之间不仅存在混乱的同质竞争,而且由于管理不善,经常出现大批货船在港口积压的情况。

尤其是1959年东京港解禁后,东京湾货运量比1955年增加2倍,造成大量滞船、滞货问题出现,到了1961年,最夸张时出现了60多艘船滞港100天以上的状况。

图片来源:mtomisan.my.coocan

2. 熊孩子们需要家长管:国家出面整体规划,地方监管分工协调

基于各港口各自为战,混乱不堪的情况,195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港湾法》,这部法律确立了国家对于各港口的发展的宏观战略制定地位与基础设施建设,并且确定了各港口的级别分类。各港口具体有地方政府设立的港湾管理局管理制定发展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若国土交通省认为有必要,可以要求地方重新修改调整发展规划,或者成立联合委员会协调各港口之间的合作问题。

图片来源:日本埋立浚渫協会

3. 领袖城市牵头分工,根据特长独当一面

随着东京湾区持续高速成长,港口需要更加明确的协调才能发挥更大作用。1967年,由东京都牵头制定了《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意图把六个港口整合起来,形成广域港湾体系,并通过市场化分工,确定各港口的不同专攻领域:

东京港主要负责输入和内贸

横滨港负责输出和国际贸易

千叶港负责能源和重工业

川崎港负责原料、成品的进出口

木更津港负责运营地方商港和旅游业

横须贺港则主要为军事港口

图片来源:中国港湾建设

4. 新经济时代,细化分工合作,聚焦专业领域

经历了80年代的巅峰之后,如今东京湾各港口更加细化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并且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如2008年东京、川崎和横滨三市政府进一步合作,成立京滨港协议会,并制定《京滨港综合规划》以提高全球竞争力,按照各自优势互相补充,成为一个优势共享的整体。

如东京港背靠市区,打造为东京市民提供高效物流的港口;川崎港利用先进的仓库设施打造进口商品货物输入枢纽;横滨港则利用天然深水岸线接收国际大型船舶。

合六为一,港口群整体优势凸显

1. 整体化协作,每个港口都迎来最好的自己

通过整体化合作分工,东京湾六大港口成为了绵延上百公里的巨大统一性港口群,虽然如今已经走过了80年代的最巅峰时刻,但是整个东京湾的货物吞吐量依然达到5亿吨,超过深圳港与香港的吞吐量总和。

图片来源:東京港埠頭株式会社

这当中每个港口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定位,也做到了自身擅长领域的最顶级。如横滨港作为国际枢纽,集装箱吞吐量为日本国内第二;千叶港作为能源和重工业港,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占到全国约1/7。

2. 整体化的集群建设,跨地域实现高效自循环

整体协作的产业集群化。由于国家主导东京湾各港口的基础建设与规划,因此能够形成跨地域的通盘建设,这种各地一盘棋的建设为临港工业的集群化带来最大优势。如富士石油、出光兴产、极东石油、科斯莫石油这四大原油公司与住友化学、出光化学、三井化学、京叶乙烯等化工企业通过公用管道,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乙烯制造中心。此外,区域内还有五个火力发电站(千叶、五井、姊崎、袖浦、富津),有力地保障了石化产业群的用电。

图片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整体建设下的内部高效自循环。六个港口绵延整个东京湾临海地区,使得以钢铁、石油、化学产业为主的临海重工业可以通过水运直接实现内部物流支持,所有工业群需要的原材料和制成品依托水运快速内部输送,极大提升效率。

图片来源:富士石油企业官网

结语

东京湾港口群覆盖面之广,复杂程度等不逊于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港口群,而东京湾的经验在于,在经历过一定程度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各港口已经呈现出各自的市场化优势的情况下,适时的通过政府顶层机构介入,把握区域整体方向,形成区域合作的机制。更重要的是整体把握港口群的基础建设问题,形成广域的整体化开发,而非表面协商,各自又继续重复建设的不良循环。

原标题:《东京湾区主题系列(一)——港口群分工协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