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北工商,是 北京市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入选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为 京津冀高校商科类协同创新联盟 成员、全国区域金融论坛发起单位、 中国金融学年会 理事单位,全国第一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通过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和 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 国际双认证的高校。
学校于1999年6月由 北京轻工业学院 北京商学院 、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前身是建于1950年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建于1953年的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商科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隶属于 商业部 国内贸易部 。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所 轻工业高等院校 ,先后隶属于 轻工业部 、中国轻工总会。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1-4]
截至2023年4月, 学校有阜成路、良乡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本科专业6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9个;有博士后43人(含联合培养13人),有各类学历教育学生1.7万余人。 [5-7]
1953年,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创建。
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隶属于商业部。
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制冷专科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对外挂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商学院两个牌子。
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
  • 北京轻工业学院
1958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府;同年7月,天津纸浆造纸学院筹备处并入。
1960年4月,轻工部干部学校并入。
1964年8月,河北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并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调整到河北轻工业学院。
1970年,学院受文革影响(京校外迁)迁往陕西咸阳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北京原址重建。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
1982年,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隶属于 机械工业部 ,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

北京工商大学 合并重组

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工商大学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
2003年8月,经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翌年起与 中央财经大学 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4年,良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
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3年1月,入选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实施高校。
2014年,入选首批“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
2017年5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0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与 腾讯公司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学校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2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2年2月,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市 平谷区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4月,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市 昌平区 政府签署“美丽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工商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应用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中外合作)(风险与精算)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国际)
酿酒工程
生物工程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应用化学(日化方向)
环境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功能材料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经济学(实验班)
贸易经济(数字贸易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英语教学实验班)
金融学(含CFA实验班)
金融工程(量化金融实验班)
财政学(数字税收)
保险学(PIAL实验班)
会计学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智慧物流)
供应链管理(数字化供应链)
法学
商务英语
西班牙语
新闻学
广告学
产品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工商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 专任教师 10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74人,副教授452人。现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 4人(含双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 全国优秀教师 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 北京学者 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5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3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人,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2个、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20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其中食品添加剂教学科研教师团队、数字商科教师团队2个教师团队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三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类别
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孙宝国、陈克复(双聘)、庞国芳(双聘)、谢剑平(兼职教授)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
孙宝国、杨贞耐、田红玉、王静
全国优秀教师(1人)
谭向勇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
王国顺、王峰娟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
孙宝国、杨德勇、郑福平
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6人)
杨有红、魏中龙、王静、田红玉、孙永波、王斌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刘慧琳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
谢志华、李仁玉、黄先开、王斌、李朝鲜、谭向勇、孙宝国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序号
名称
带头人
获批年份
1
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何明珂
2008
2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
秦艳梅
2009
参考资料: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序号
名称
带头人
获批年份
1
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谢志华
2007
2
民商法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李仁玉
2008
3
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何明珂
2008
4
香料化学教学团队
孙宝国
2009
5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
秦艳梅
2009
6
金融学教学团队
杨德勇
2010
参考资料: [17-20]

北京工商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 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9个。获批应用化学、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和会计学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和企业管理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拥有6个 ESI 全球前1%学科,其中1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1‰。 [84-85]
类别
名称
ESI 全球前1%学科
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ESI 全球前1‰
农业科学 [84-85]
  • 重点学科
类别
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
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食品科学、应用化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个)
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4个)
企业管理、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位点
类别
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
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会计学(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 [23-24]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学院名称
学科门类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经济学院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人工智能学院
理学
0711
系统科学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
工学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与健康学院
工学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商学院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参考资料:
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名称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备注
商学院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培养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学院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经济学、理学
0714
统计学
——
——
食品与健康学院
工学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学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
工学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3
生物化工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理学
0703
化学
——
——
工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Z1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081702
化学工艺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生态环境学院
工学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2
环境工程
083001
环境科学
人工智能学院
理学
0711
系统科学
——
——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学院
工学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经济学院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3
财政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Z1
保险学
商学院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Z1
财务管理
120201
会计学
国际经管学院
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4
金融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1202
工商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工学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商与物流学院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法学院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语学院
法学
0301
法学
0301Z1
国际法商英语
传媒与设计学院
文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目录
院系名称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数学与统计学院
0252
应用统计
——
——
食品与健康学院
0860
生物与医药
086003
食品工程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602
化学工程
085606
轻化工程
0860
生物与医药
086001
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4
发酵工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601
材料工程
085602
化学工程
085606
轻化工程
生态环境学院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602
化学工程
0857
资源与环境
——
——
人工智能学院
0854
电子信息
085406
控制工程
085410
人工智能
0855
机械
085501
机械工程
085509
智能制造技术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601
材料工程
计算机学院
0854
电子信息
085404
计算机技术
085411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0854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经济学院
0251
金融
——
——
0253
税务
——
——
0254
国际商务
——
——
0255
保险
——
——
0256
资产评估
——
——
商学院
1251
工商管理
——
——
1253
会计
——
——
国际经管学院
0251
金融
——
——
0254
国际商务
——
——
1254
旅游管理
——
——
1256
工程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0854
电子信息
085404
计算机技术
电商与物流学院
1256
工程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法学院
0351
法律
——
——
外国语学院
0551
翻译
——
——
传媒与设计学院
0552
新闻与传播
——
——
1351
艺术
——
——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2月,北京工商大学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建设点2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入选国家第一批“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61项; 国家级精品课程 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7门, 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5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6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
类别
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
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新闻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高分子材料、食品科学与工程 、金融工程、法学、应用统计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酿酒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
经济统计学、财务管理、化学、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产品设计、应用化学、应用统计学、生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保险学、商务英语、机械工程、功能材料、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
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
北京市特色专业(8个)
会计学、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法学、新闻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
金融学
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
会计类专业群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制作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与化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会计学全英教学实验区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
物流系统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证券投资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
中级财务会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
物流系统论(何明珂) [26-38] [67-68]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共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47项。
奖励名称
成果名称
获奖人
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李朝鲜、黄先开、秦艳梅、赵学凯、卢奇

北京工商大学 对外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国际交流项目。2013年和2014年,学校获批与爱尔兰考克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0年,学校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2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北京市教委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首批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院校,并承担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项目。2014年,学校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截止2022年12月,学校在籍国际学生共240人,其中本科生63人,硕士研究生93人,博士生研究生84人,已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完整的国际学生培养体系。

北京工商大学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4月, 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社研究基地等18个重要省部级科研平台和11个省部级行业协会科研平台。
类别
简介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
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
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7个)
中国轻工业绿色塑料成型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植物基食品绿色低碳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聚合物发泡材料加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商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4个)
中国商业联合会酿酒微生物与酶分子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商业联合会味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者评价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绿色制造与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
北京实验室(1个)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
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
北京市研究基地(2个)
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批发研究基地
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
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牵头单位)、京津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
数字未来中心(1个)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 [40-46] [87-89]

北京工商大学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32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0项,国家“863”项目9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3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46项;已授权 发明专利 152项, 实用新型专利 38项,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7部,发表论文7275篇。2014年科研经费达到1.93亿元,比2013年增长12.86%。
北京市社科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多家单位,组织4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对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专题研究,形成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2)——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项综合成果
国家级获奖情况
序号
奖项
项目名称
1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非放射性夜明材料
新型光致显色防伪材料生产技术
重要食品香料绿色制备技术
3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原味浓缩肉汤生产技术
参考资料:
2015年北京工商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单
序号
负责人
所属院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1
李阳
理学院
内在纽结图和内在链环图若干问题的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张艳慧
理学院
半空间中次调和函数的Matseav 定理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王丽娜
理学院
几类生物和物理模型中行波解的稳定性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王彬
理学院
相依结构不确定下的聚合风险问题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李友爱
理学院
偏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高精度有限元方法
面上项目
6
刘莉丽
理学院
双层石墨烯层间缺陷迁移及其能带调控机制的理论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
李双阳
食品学院
由bola型磷脂分子构成的古生菌细胞膜的结构特异性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
袁焕祥
理学院
共轭寡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
孙家跃
理学院
斯托克斯白光转换材料的可控合成及转光薄膜的潜指纹显现识别功能化
面上项目
10
李丽
理学院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策略的MeJA对赤小豆萌芽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1
马铁铮
食品学院
微胶囊制备过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2
贾焱
理学院
纳豆激酶分子内分子伴侣与成熟肽断裂的分子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3
杨然
食品学院
N-糖基化作用对新型链霉菌木聚糖酶基因功能性表达的影响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4
付宗强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淀粉颗粒内残余晶体结构对其老化行为的影响机理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5
李姝静
理学院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四种类黄酮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6
许朵霞
食品学院
基于异型聚集效应构建乳状液微聚集体及其影响流变特性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7
郦金龙
食品学院
基于亲水胶体与面团关键组分互混互作改善面团品质的立体化机理探索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8
刘慧琳
食品学院
基于量子点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双氰胺靶向传感分析及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9
孙辉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林木剩余物半纤维素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面上项目
20
王成涛
食品学院
Pseudomonas putida中靛蓝色素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21
杨贞耐
食品学院
益生菌冰淇淋加工过程冷冻胁迫致菌体损伤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面上项目
22
朱运平
食品学院
基于面团重构模型研究双酶协同对面团体系生物大分子互作的影响机制及调控
面上项目
23
宋焕禄
食品学院
酵母抽提物中风味活性物质及其在加工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面上项目
24
田红玉
食品学院
辣椒香味活性成分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
面上项目
25
王静
食品学院
天然抗氧化剂调控食品中Maillard反应抑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分子机制
面上项目
26
万贤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具有自吸附功能的相变负载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蓄热性能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7
靳玉娟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核@壳型聚酰胺-胺(PAMAM)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性能调控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8
陈雅君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磷腈/三嗪双基分子阻燃聚乳酸树脂的性能与机理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9
石文天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微细切削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创成机理研究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
任连海
食品学院
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优势菌群健康演替调控技术基础
面上项目
31
余琰
商学院
上市公司参与高息委托贷款研究:行为动机、驱动因素和经济后果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2
倪国华
经济学院
媒体监督的交易成本对我国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监管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制度要件价值的视角
面上项目
33
赵颖
法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立法梳理与制度需求
应急管理项目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 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商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包括阜成路校区图书馆和良乡校区图书馆两个馆区,设有办公室、采编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流通阅览一部、流通阅览二部、多媒体信息部七个部室。馆舍总面积25793.1平方米,阅览座位2151席,读者用计算机138台,无线网络覆盖全馆各区域。
截止2021年底,馆藏纸本文献190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727种,电子图书131万册,各类数据库99个;档案馆馆藏36035卷,90%已数字化,并先后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签订了文献传递协议,加入CALIS、BALIS馆际合作网络以及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馆际互借系统,形成了以经、管、工科为主,理、法、文、史等多学科兼顾,印刷型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共同构建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学术期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创刊,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的食品专业期刊。该刊被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该刊主要刊发食品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工工艺、贮藏保鲜、分析检测、清洁生产、安全监管、机械与包装技术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以及反映食品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综述文章。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前身为《北京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中国塑料 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科学技术期刊,由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属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npj Science of Food》 是北京工商大学与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集团(Nature Research)、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三方合作出版具有高影响力的开放获取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打造世界食品界一流期刊。
精细化工 于1984年6月创刊,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源期刊。
作为核心部分的GS既是工商二字拼音的首字母,也可变体为一个“品”字形,同时还是英文字母三个 “G”的组合。
3个 “G”分别代表Genuine真诚地做人(品行)、Grand伟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品位)及Glorious以学校为荣耀、创造辉煌未来(品牌)。三道水波寓意三校合一,源远流长。

北京工商大学 校训

求真、立德、勤奋、创新
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综合体现出该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代表着北京工商大学的精神。
校训涵义:追求真理,崇德立身,勤奋学习,开拓创新。 《北京工商大学校歌》
“玉渊潭清,永定河长”既标明学校两校区的地理位置,即阜成路校区位于玉渊潭畔,良乡校区位于永定河边,又以“潭清”“河长”喻示学校历史的源远流长和学校发展的蓬勃生机。“工以开物”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和《易·系辞上》“开物成务”,融“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成语之意。“商以富邦”取自康有为《各国比较商务表》“国民之贫富,视其商务之多寡而可见矣”和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创办之初提出的办学理念“文以治国、商以富国、理以强国”。“工以开物,商以富邦”承接“北工商”,阐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育才使命,揭示出学校以商科、轻工和食品为特色的学科格局。“复兴的梦想,乘风破浪”,展示了北工商人逐梦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壮志豪情。
长廊和钟楼,是学校良乡校区标志性建筑。“长廊风轻,钟楼声扬”,不仅营造了静谧优美、风朗气清的校园环境,而且用“声扬”暗示学校培英育彦、声名远扬。“明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弦歌传唱”出自 《庄子·秋水》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明辨笃行,弦歌传唱”,再次烘托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育人氛围,描绘了一幅师生教学相长、文化代代传承的美好图景。“青春的理想,展翅翱翔”,表达了北工商人青春勇担当、奋斗正当时的自信和豪迈。
副歌部分突出“求真、立德、勤奋、创新”的校训,以四重排比阐释校训内涵。“修身”取自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为学”取自 彭端淑 《为学》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在副歌的反复吟诵间,以“求真务实、修身立德、勤奋为学、开拓创新”进一步强化校训精神,使之成为全体北工商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坚守。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昂扬豪迈,歌词立意高远,催人奋进,实现了大学精神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北京工商大学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二级高级监察官
党委常委、副校长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 历任领导

原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时期
时期
校长姓名
任职时间
原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时期
1949.12—1950.07
原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干部学校时期
1950.07—1954.07
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时期
1954.07—1958.04
1957.04—1958.04
原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时期
1953.07—1954.11
1955.01—1955.06
1955.07—1958.12
1959.02—1960.02
1960.10—1964
1964—1966.5
参考资料:
原北京商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任期
历任校长
任期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牛荫冠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孙正
1980年12月至1983年12月
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
陈以恕
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
孙正
1983年4月至1983年12月
张仲秋
1989年5月至1992年10月
贺名仑
1983年12月至1991年6月
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
-
参考资料:
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任期
历任校长
任期
1958年7月至1972年
1958年7月至1972年
陶冶
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
李恩元
1983年12月至1984年9月
张善梅
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
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王义端
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
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
陈仁敏
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
陈仁敏
1991年9月至1999年6月
林少岩
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
-
-
参考资料:
原机械工业干部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任期
历任院长
任期
刘宝恩
1982.10—1984.12(临时)
刘宝恩
1983.11—1984.12
黄祖华
1984.12—1985.05(临时)
赵晓茂
1984.12—1990.10
1985.05—1990.10
谭家岫
1991.07—1996.04
谷宝贵
1991.06—1998.05
谷宝贵
1996.01—1998.05
朱明凯
1998.05—1999.05
朱明凯
1998.05—1999.05
-
-
参考资料:
北京工商大学时期
历任书记
任期
历任校长
任期
林少岩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2001年9月至2007年8月
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
2007年8月至2014年7月
2008年2月至2014年7月
参考资料:
学界
姓名
成就
北工商渊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毕业生
原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毕业生
首都经贸大学原党委书记
毕业生
原西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毕业生
谢剑平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生
汤谷良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
毕业生
杨谦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毕业生
纪良纲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
毕业生
肖正扬
大连工业大学原校长
毕业生
张平之
郑州轻工业学院原副院长
毕业生
蔡文浩
毕业生
彭进清
湖南商学院副校长
毕业生
周仁仪
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
毕业生
朱艳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
毕业生
钟育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毕业生
李明树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毕业生
俞亚明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院长
毕业生
肖泽忠
英国Cardiff University 会计学教授
毕业生
苏晨汀
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生
胡洪营
清华大学教授
毕业生
蒋三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毕业生
戚聿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毕业生
张仁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毕业生
李飞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
毕业生
龚光明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生导师
毕业生
温孝卿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委
毕业生
刘婉立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党总支书记
毕业生
曹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生
易仁萍
南京审计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
原会计系副主任
倪志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原副校长
黄先开
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著名考研数学辅导专家
原教务处处长
黄国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商学院教授
刘凯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原法学院教师
靳俊喜
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院长
毕业生
晋晓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生
政界
姓名
公职 成就
北工商渊源
陕西省原副省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
毕业生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毕业生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毕业生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毕业生
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
毕业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司长
毕业生
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办公厅主任
毕业生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毕业生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
毕业生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毕业生
重庆市副市长
毕业生
丁时勇
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重庆审计》杂志总编
毕业生
黄珊
西双版纳州副州长
毕业生
张庶平
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毕业生
徐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
毕业生
沈绍基
中国仓储协会会长
毕业生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皮业贸易协会副主席
毕业生
崔本中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
毕业生
尚强民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
毕业生
郑舞虹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毕业生
刘秀敏
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会长
毕业生
王琦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毕业生
浦永祥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
毕业生
曹朴芳
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毕业生
李丽萍
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
原副校长
蔡慧永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毕业生
孙元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毕业生
晏婉萍
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
毕业生
药建英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副司长兼党组秘书
毕业生
李亚莉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副司长
毕业生
徐君峰
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毕业生
商界
姓名
公职成就
北工商渊源
蒋祖祺
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副行长
毕业生
刘晓光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
毕业生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毕业生
俏江南餐饮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商业联合会餐饮分会会长
毕业生
陈绍鹏
联想集团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
毕业生
石金凯
中国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业生
汪林朋
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毕业生
王昕
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毕业生
施炳丰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毕业生
曾世贵
中国北方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业生
李海阳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毕业生
黄晓明
美的集团副总裁
毕业生
杨大跃
华为技术公司全球技术服务副总裁
毕业生
刘立丰
益普索集团亚太区CEO
毕业生
黄辉
中粮期货总经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毕业生
周虎振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董事长,第十六届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学院董事长
毕业生
周枫
北京婷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毕业生
郝爱军
实达集团董事、财务总监
毕业生
罗小民
三菱重工(上海)副总经理
毕业生
蒋天圣
广西糖业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
毕业生
陆倚云
捷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吉林大学董事会董事
毕业生
沈长治
北京玻璃仪器厂原厂长、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毕业生
黄子龙
香港周生生国际集团策划总经理兼北方区总经理
毕业生
陈炎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长、CEO
毕业生
文化界
姓名
公职成就
北工商渊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一级演员,著名演员
毕业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党组副书记
毕业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毕业生
《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
毕业生
魏稳虎
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书记
毕业生
女演员、歌手、主持人
毕业生
孙怡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儿童节目主持人(小雨姐姐)
毕业生
刘红
新疆电视台首届十佳主持人、播音员
毕业生
王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轻松调频(北FM91.5)频率总监
毕业生
杭天
知名音乐人
毕业生
女歌手、牛奶@咖啡组合主唱
毕业生
杨颖
经典歌曲《心愿》的四个女生(王泽杨颖 乔媛 唐景莲)演唱者之一
毕业生
杨熙
新浪乐居主编
毕业生
崔自默
文化学者,画家
毕业生
庞义成
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经理,北京智电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毕业生
陈光俊
摄影家
毕业生
演员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