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 · 羅塔 · 韋格納(Alfred LotharWegener)在 1880 年 11 月 1 日出生於柏林,韋格納家是牧師世家,而他是五個孩子中的老么。他的父親理察 · 韋格納是一個神學家,並在享有盛名的柏林文科中學(Berlinisches Gymnasium zum Grauen Kloster)擔任古典語言的教師。當時的習慣,德國的大學生通常會在幾所大學間來來去去,韋格納也不例外,他悠遊於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與因斯布魯克大學研讀物理、天文以及氣象學等科目,最後韋格納在柏林洪堡大學拿到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當時 Astronomisches Rechen-Institut in Berlin 的主任天文學家 Julius Bauschinger。他的博士論文是《阿方索星曆表的現代運用》。(阿方索星表是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十世的贊助下完成的星表,曾是歐洲最受歡迎的天文星表,它是基於托勒密系統來計算。)韋格納論文主題的基本起源是Zedler 在 1901 年發現了一個古老的 “ 天文日曆 ”(AK), 而 Bauschinger 將此 AK 追溯到1448 年。
拿到博士學位以後的韋格納並沒有繼續埋首書堆,1905 年他成為林登堡航空氣象台助理,韋格納與比他年長 2 歲他的哥哥庫爾 特(Kurt Wegener,1878-1964)對 於 氣 象及極地研究有著同樣強烈的興趣。他們率先使用氣象探測氣球來追蹤大氣現象,此外他們也在氣球上試驗天文定向的新型象限儀。韋格納兄弟在 1906 年 4 月 5 日 至 7 日間創下氣球連續飛行的新紀錄,在空中停留長達52.5 小時。熱氣球是當時重要的科學工具,1912 年奧地利科學家維克托 · 赫 斯(Victor Hess,1883-1964)甚至還搭熱氣球探測宇宙射線呢!除了搭乘熱氣球外,韋格納還在 1906年首次參加格陵蘭島探險。率領這次探險隊的是丹麥探險家路德維希·米留斯-埃里克森(Ludvig Mylius-Erichsen,1872-1907), 目標是格陵蘭島上東北海岸最後一個尚未有人去過的地區。對天性熱愛冒險的韋格納來說這應該是難以拒絕的一項挑戰吧!當時極地探險方興未艾也是民族主義的熱潮,每個國家為了誰能登上北極、南極等地各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韋格納在這段時期開始注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更進一步他還發現南極、澳大利亞、印度和馬達加斯加的輪廓也能緊靠南部非洲。他分析了大西洋兩岸的岩石類型,地質結構和化石,尤其是在植物化石發現了令人吃驚的相似。因此他推測這些大陸原本是相連的,後來卻逐漸分離,雖然在他之前也有人曾有相似的想法(像是奧地利的地質學家 Eduard Suess 就曾提出在南半球曾經存在過一個統一的大陸的假設,他稱
這個大陸為岡瓦那大陸。1893 年,他根據阿爾卑斯山脈與非洲的化石紀錄,又提出在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之間,曾有個淺內海存在,他命名為特提斯洋。)
韋格納主張地殼的矽鋁層是漂浮於矽鎂層之上的,相比矽鋁層,矽鎂層密度更大(2800 到 3300 kg/m3)。 他 還 設 想 全 世 界 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統一的(盤古大陸),它的周圍圍繞遼闊的海洋。後來,特別是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天體引潮力和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破裂成若干塊,在矽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況。韋格納還推測了海底擴散和中海脊的作用,並指出“ 中大西洋海脊 ... 區域由於不斷擴散,大西洋的底面一直在不斷地撕開並騰出空間,但是,他在後來的作品中並沒有繼續發展這些想法。大陸漂移說雖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無疑地也有當時許多難以解釋某些重大的問題,如大陸移動的原動力是從哪來的、深源地震與造山構造如何能與大陸漂移現象共存等。而韋格納當時估計大陸分離的相對速度是每年 250 公分(真實的值約 2.5 公分)也讓許多學者搖頭。
但是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韋格納又出發前去格陵蘭了!他在 1912 年再次加入格陵蘭探險隊,這次的領隊是參加過上一次探險的丹麥探險家約翰 · 科赫(Johan Peter Koch,1870-1928)。這一次在前往格陵蘭前,曾在冰島短暫停留,購買冰島馬來當作為馱獸,探險隊後來抵達丹麥港展開内陸探險之前,遇到冰川崩裂差點全軍覆沒。丹麥探險隊隊長約翰 · 科赫後來在冰川的冰裂縫跌倒,摔斷了腿,花了幾個月才康復。韋格納和科赫只好在格陵蘭島東北部的內陸冰蓋度過冬天,他們在小屋內用螺旋鑽鑽至 25 m 的深度,躲在地表下。等到 1913 年夏天,該小組越過內陸冰層,努力掙扎地在艱難的冰川破裂地形中找尋出路。在距離西格陵蘭定居點 Kangersuatsiaq 只有幾公里的地方,吃完最後的小馬和狗之後陷入絕境。幸虧他們在Upernavik 巧遇到正要拜訪偏遠會眾的神職人員而獲救,真是千鈞一髮!大難不死的韋格納在 1913 年回到德國後,與他的老師,海軍氣象台的海洋氣象部門主任弗拉迪米爾 · 彼 得 · 柯 本(Wladimir Peter Köppen,1846-
1940)的女兒結婚。他繼續留在馬堡教書,兩個女兒也在這段時期相續誕生。廣為使用的柯本氣候分類法就是韋格納的岳父發明的。
1912年至1913年間的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由 Loewe, Fritz; Georgi, Johannes; Sorge, Ernst; Wegener, Alfred Lothar - Archive of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524610
戰爭結束後韋格納在德國海軍天文台找到工作,因此與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搬到了漢堡。1921 年,他被任命為漢堡大學新的高級講師,從 1919 年到 1923 年,韋格納與米盧汀 · 米蘭科維奇(Milutin Milanković)緊密合作,在重建過去時代的氣候(現在稱為 “ 古氣候學 ”)方面進行了開創性工作,韋格納和岳父柯本於1924年出版了《地質歷史的氣候》
(Die Klimate der geologischen Vorzeit)。1922 年韋格納的《陸與海的起源》第三版付印,在這一版中他提出了大量非常強有力的證據來支持大陸漂移,但是在那個年代,他提出的機制不能說服當時大部分的地球物理學家和地質學家,雖然該假說普遍受到科學家懷疑,但還是吸引了一些支持者,例如南非的地質學家亞歷山大 · 杜 · 托伊特和英國的阿瑟 · 霍爾姆斯,他們兩位的故事就留到下一回了。
他們預計要建立起三個永久性站點,從中可以測量格陵蘭冰蓋的厚度並進行全年北極氣象觀測。韋格納覺得他個人對這次探險身負重任,因為德國政府出資了 12 萬美元( 以 2007 年的美元價值計算為 150 萬 美元)。由於格陵蘭西海岸的冰層融化得很晚,他們被迫在船上待到五月,直到六月中旬,比計畫晚了五週,他們聘請格陵蘭人將 24萬磅的補給品從卡瑪魯茹克冰川(Kamarujuk Glacier)拖到最初的營地,但夏季的溫暖天氣和蚊子使得隊伍行進得很慢,格奧爾基和一些格陵蘭人繼續在 250 英里外建立了自己的營地埃斯米蒂特(Eismitte 意為冰中)。後來,索爾格加入了他們,原先的計畫是索爾格與格奧爾基兩人獨自在營地度過冬天,引爆炸藥以通過地震讀數和進行氣象研究來測量冰蓋的厚度。他們在冰上開了一個地下洞穴,這些洞穴比它們的地上帳篷溫暖得多,但是他們發現沒有足夠的燃料,他們將撐不過冬天,因此格奧爾基發了一封信給韋格納,說如果 10 月 20 日之前沒有收到物資,他們打算徒步返回西海岸營地,為了完成任務韋格納決定冒極大的危險運送物資過去。
韋格納本來計劃在地表下方使用兩個螺旋槳驅動的雪橇,將其餘的補給品和人員帶到埃斯米蒂特營地,但它們在斜坡和深雪中的運作情況並不理想,因此韋格納只好放棄了這個主意。於是就在秋分的這一天,1930年 9 月 21 日,韋格納終於與 130 隻狗一起拉了 15 架雪橇,最終離開西海岸站前往埃斯米蒂特。過了 5 個星期後,索爾格和格奧爾基於 10 月 30 日下午在他們舖位上的冰洞中將全身用馴鹿皮包裹住了,當索爾格聽到狗拉雪橇的聲音和表面隱約的聲音時,他高
喊 “ 他們來了!韋格納帶著物資來了!
由於羅威是猶太人,所以他在 1933 年失去了他的工作,他帶著妻子和女兒離開了德國,他在英格蘭劍橋的斯科特極地研究所調查了(1934-1937)氣象學,在那裡他與雷蒙德 · 普里斯特利爵士(Sir Raymond Priestley)接觸,最後他以卡內基基金會的身分移民到了澳大利亞。羅威於 1937 年 3 月 1 日與家人一起到達墨爾本;1939 年,他在墨爾本大學(理學碩士)成立了氣象學系。普里斯特利爵士曾欽佩地說:「他對這個剝奪了他的腳趾、他的生計、他的國家的冷酷世界抱持著
非常友善的態度。」
二戰結束後,羅威對南極洲進行了多次研究考察,也曾在巴基斯坦的喀拉蚩建立地質研究機構。羅威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培養了澳大利亞第一代研究生氣象學家。作為一名研究人員,他熱衷於在緯度和高度的極端條件下測量自然現象。他每年在幾篇文章中報告他的發現,「在每種情況下,他的測量都為已知條件開闢了新視野」。他對氣象科學的概述強調了他的信念,即理論上的「合理性」應取代經驗結果,所以他被譽為「地球物理學探索英雄時代的偉人之一」,他於
1974 年 3 月 27 日去世,距離格陵蘭的悲劇已經過了 44 個年頭。
後 人 為 紀 念 韋 格 納, 將 他 遇 難 的 格 陵蘭島地區,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韋格納半島。1980 年,韋格納百年誕辰時,阿爾弗雷德 · 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在德國不萊梅港成立。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每年頒給傑出的地球科學家的韋格納勳章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