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个回答
我想先从课堂氛围 学校读书氛围和生活环境来说说这个学校。
1.课堂氛围
上了大学之后,还是会像高中一样困,然后你以为你能安稳的睡觉吗?不存在的!
当然了,这是逗你们玩的。
其实大部分老师都管的比较松,所以上课还是可以玩手机和睡觉的。但是啊,还是有那么几个老师会管的。比如说数学,英语,还有我们画图老师。每当有人要睡觉的时候,数学老师和画图老师便会停下来叫睡觉的同学,英语老师稍微管的松一点。
我还是觉得该睡还得睡,睡完之后听课效率不是会更高。高中的时候就很羡慕市一中的老师的管理方法:学生睡觉不会去管,等他睡醒了自然听课效率高。总比浑浑噩噩的听过两节课好吧。
总之呢, 尽量11点前睡吧 ,我们宿舍平常都12点左右睡,嗯,真的困。
听说双击屏幕有惊喜哦
2.读书氛围
这个学校考研氛围还是可以的,我觉得每栋教学楼都有在背书的学长学姐,图书馆里基本都被坐满了,所以要去图书馆自习的话还是要早点去的,不然没座位喽。不过你们20级的新图书馆就可以用了,不知道有几层可以拿来自习,反正估计是不缺位置了。
建了好久好久的新图书馆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本来今年下学期开学就可以用,因为疫情15级的学长已经无福享受喽。
去年12月份的时候去过一次新图书馆,(去做任务去的)确实好大,里面还有个电梯。我去的是背面的图书馆。
图片来自于学校的万能墙
3.生活环境
学校有两个食堂,东区一个,西区一个。如果你来东区入住,我先提前跟你说声恭喜。在东区食堂不仅更好吃,还更便宜。不过西区食堂饼和豆浆的种类似乎更多。
当然了,东区还不止食堂的优势,我先说说理发店的事吧。
你要记得, 第一次理发的时候不要被理发师说着说着就去办卡了。
办一次卡我记得至少要300,理一次发有的理发店8块,有的10块。我们就按10块来算,每个月理一次头发,一年花个120,这300够你花2年6个月。理发师技术差你不得丑2年多,或者直接浪费了这些钱。
理发店还很喜欢叫你做发型,于是在那家理发店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发型。结果猜得到吧,兄弟姐妹们,对于新发型我当然不满意了。这不跟我原来的发型差不多吗,然后花了我好像200左右。然后又冲了200块,升级了会员的等级。不知道那家理发店跑路没,我还有200多在卡里呢。
东区外面有个东明商厦,里面吃的可比后街多了,吃的这方面就不详细讲了。
在这里我想跟各位学弟学妹们说:
“ 既来之则安之。”不论这个学校怎么样,不管你曾经觉得自己有多看不上这样的学校,你还是来了。
我第一年高考的时候比这个学校的录取平均分高了30分以上。第二年高考按照正常来讲我不说考个本一,上个一本线绝对没问题。可是还是出意外了,出意外的并不是我的高考发挥,而是在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遇到了大事,下学期真的跟没读一样。
我本以为在这样的学校奖学金我可以随便拿的,可惜大一上学期就真的没认真读书,而且我发现我不适应考前突击,于是成功挂科。
所以我想说的是 大学了依旧要好好读书,不应该以及格线为界线,大一上学期没必要太着急抢活动, 用两年的时间修完5学分没问题吧。
给大家来一张学校的地图,出自学校表白墙。
先更到这吧,不知不觉1000多字了。
我是新院15届得,今年毕业,在百度学校得时候看到下面得介绍竟然有知乎得评论,就点进来看看。
多图预警
说实话,新乡学院确实不是很好,因为她刚升本科12年,因为她还在成长,我们在陪伴她成长的同时,自身也在成长。
新乡学院是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和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PS:搞不懂那些领导在选名的时候是咋想的,非得搞个新乡学院,选平原大学,档次一下就上来了好吧(¬_¬))
附一波从学校公众号盗来的图
说到图书馆,也有点过分啦,哈哈,我15军训的时候,图书馆封顶了,然后我等了4年从15到19,结果我毕业了,图书馆竟然有投入使用的倾向(图为16,17,18,19年图书馆的亚子,19是盗新院贴吧万能墙的,因为我走的早,没有看到图书馆帖字的样子)很过分,唉,自己选的,宠着呗
学校的福利 :国家法定节日会有10元餐券,当然除了清明(我领的比较少,大部分前几年大部分假日我都陪女朋友出去玩了,没在学校)
再说一下我的专业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2015年新增专业,我们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小白鼠。在报志愿选专业时,以为这专业是物理方向的,没想到来了是在化工学院里,主要是锂电方向。我高中化学最差ɿ(。・ɜ・)ɾⓌⓗⓐⓣ?没办法,凑合过呗,还能离咋滴
不过吧, 大学真的是得靠自己,靠机遇, 如果你想着等别人来催你学,催你走出宿舍,让你少打游戏,OK,那我可以告诉你,就算你在清华北大,你毕业依然会觉得学校渣。自己选择做咸鱼,没人帮你翻身
我庆幸的是我没有经常待在宿舍,大一的时候,跟学校的一个学姐参加了戴尔课戴表,接触了一些人,做了一些事,而且认识了我的那个她,我们一起走了四年,再一起考研到同一所学校。路是自己选的,不要怪环境怎么样
还幸运的是,我们新开专业,也新招了一批博士做老师,学校开设了“创新引飞”项目。我报名参加了,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大一开始的时候,导师也刚来学校,没有实验室,没有设备。我们一起打扫了13号楼一楼一个实验室,那时候那屋是真脏啊,前前后后打扫了一个月。扫干净了,做了几天实验,说不让用了,搬6楼,然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把所有的仪器药品一点点的搬到6楼(那时候电梯出了两次事,就不让用了,所以都是走楼梯,一个辊压机好几百斤)从那以后,老师搬在A15的515办公,515隔壁是我们经常做实验的地方,6楼的614也是老师的专属实验室。我大学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实验室度过了。
从大二开始慢慢做小实验,老师也在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和河南省的一个基金,具体忘了什么时候申请下来的,反正后边就主要做的基金的项目。我们实验室的5个学生,发了两篇论文,老师发了几篇英文期刊。遗憾的是,我毕业了,基金的实验没有做完(最大的原因是实验需要一个设备,300多万,学校没批下来),留给学弟学妹接着做吧。
再说说 考研, 18年3月开始准备,但还在做实验,上课,正式的是从18年暑假开始准备初试,之前是背单词,刷阅读,看高数课本,打基础。因为学校的自习室不多,我最开始是去A14找教室看书,后来那边课太多,就每天去图书馆占位学习。暑假学校的宿舍也全部开放,图书馆分配位置学习。初试290,不高,勉强进了目标院校的复试名单。在复试的时候,我大学期间做实验的经历真的加分很多,让我成功背录取。(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可以私信我,有不懂的可以问我,我会尽可能得帮助你们)
考研的学校不存在歧视,我看到前面回答的有说不好意思提本科院校的,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新乡学院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学生有什么区别,缺胳膊少腿了?而且学校只是个给你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学啥样还是看你自己。他们再优秀不还是跟你考在一个学校?自己妄自菲薄,还怪起学校了
写在最后
新乡学院确实不够优秀,因为她还在成长。到了大学,就要抛弃原来耳提面命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走出宿舍,结交朋友,参加活动,多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风格,不是没有,而是某些人没发现。
大学就是阴差阳错,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经历,相信高三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你们自己会有选择,自己高中付出了多少,现在就是收获多少的时候。青春无悔。
想了解新乡学院的,可以关注新乡学院微信公众号,学院介绍,历年分数线都有
最后放几张222宿舍的照片,兄弟四年,今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