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第一天,先祝大家元旦快乐,希望2022年大家学业,工作,论文种种事情都一切顺利。
从GiantPandaCV公众号注册发文到2022年1月1日,已过了2年的时间,今天早上睡醒佩杰给我说我们的粉丝数已经超过3w了,我下午打开公众号后台看到确实如此,截图如下:
非常感谢大家对GiantPandaCV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自己这一年我为公众号做了什么,以及2022有什么计划。
首先,在今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公众号放弃了维护交流群并不提供读者加微信好友的联系方式,文章永不设留言板,我个人也清空了以前通过公众号添加的所有好友。这样做的原因是,GiantPandaCV并没有专人来做运营,也没有这个费用可以支持。另外输出文章的作者们平时工作学习也比较忙碌,因此我们想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或许你想问这样做是否过于极端,如果文章有错误或者读者有疑惑应该怎么找到作者交流呢?其实不用担心,GiantPandaCV公众号的文章在知乎上作者都有同步,你可以直接去知乎上找到那篇文章在知乎上和作者直接交流(知乎打钱!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你还是找不到作者怎么办呢?你可以去
www.giantpandacv.com
小站或者
https://github.com/BBuf/giantpandacv.com
这个工程提issue骚扰,我们会处理的,因此如果真的想找到作者交流问题自然是能找到的。
然后就是写文章了,一般我写文章就是根据工作中学习和接触到的东西整理整理变成一篇文章。今年主要写了ONNX,深度学习编译器还有PyTorch/OneFlow方面共计
30篇
文章。ONNX相关的文章和实验代码汇总在
https://github.com/BBuf/onnx_learn
这个仓库,目前获得47 star。从零开始学深度学习编译器方面的文章和实验代码汇总在:
https://github.com/BBuf/tvm_mlir_learn
这个仓库,目前获得215 star,主要是和TVM和MLIR相关的。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阅读文章还成为了知乎PyTorch话题的热门内容,如下:
文章的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是2022年我需要时刻注意的一点,更加努力输出高质量的文章,而不是垃圾文章。总的来说,2021年对于GiantPandaCV公众号的文章贡献我给自己打70分。(总分100)
最后,还是要再次感谢关注GiantPandaCV的三万粉丝以及在GiantPandaCV发表过文章的20多个作者如
董佩杰(PPRP),郑泽康(ZZK),梁德澎,君哥(MsnhNet的开发者),蒋神,宏辉,BaiYang
等等,介于篇幅原因就不完整列出了。我认为2021我们至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公众号在2021不搞虚假宣传的情况下还佛系涨粉到3W相信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2022年公众号的作者们也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文章,敬请期待。同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会考虑视频和大家进行互动和分享知识,敬请期待。
额外再解释两个问题,GiantPandaCV的名字由来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大熊猫,所以当时直接把英文翻译作为这个公众号的名字啦。以及GiantPandaCV的每周一次广告推送和和发文章的稿费强相关的,读者看到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会支付一定稿费,因此一个月大约4-5次的广告推送是无法避免的,也希望读者可以多多理解包涵。
在2020年年尾,我边参与开发,边炼丹RepVGG。RepVGG的相关解读看了很多遍了,但还是不能很清晰的知道最后分支融合是怎么等价的,当时好像是在老家过春节,洗个澡都在想这件事情。
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好像突然开窍了,想着是不是通过画图的方式能够准确的表达意思,于是就有这几张图:
这一刻我才觉得我玩明白了卷积,也懂这篇论文了。于是就以这个标准来约束自己,当我觉得有一些论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时候,我会去看他们的论文,代码,以及自己绘制图示。而不是简简单单做个翻译,贴个实验就完事了。
今年出了一些Vision Transformer工作,特别是Swin Transformer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的精华之处是它有一个Window Attention操作,那一周也是没琢磨明白,然后就一层层的追代码进去看,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图:
当时还拿着这个图跑去官方issue下求证,作者也回答说我的理解是对的。让我更开心的是一位在NTU读书的读者说他们的老板讲Swin Transformer的时候,拿的就是我这张图,心里还是有不少成就感的。
虽然我们叫大熊猫CV,但是我觉得涉猎方面是可以更广一点的,甚至更加硬核一点的东西比如深度学习框架系统,CUDA编程等,而不是一味追着“无痛涨点”,“即插即用”,“Imagenet新SOTA,Transformer真的可以代替CNN了!”热点去研究。
我觉得公众号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地方,大家都可以交流技术,分享观点。最初大家都是用爱发电,有些节日BBuf还会送本书给我,到后面接了一些广告,才有了稿费。不过说实话给不给稿费其实无所谓了,真正把我们聚集到这里的,唯有对技术的热爱。
公众号三万粉丝了,我是pprp,于两年前开始加入GiantPandaCV,很高兴看到整个团队的成长。最初认识BBuf是在一个交流群中,那时我还在大四的时候。还记得当时是在写一个图片分类的小demo,但是数据加载的时候遇到了数据处理部分的一个问题,是一个形状不匹配的问题。
在一个交流群里提问后,BBuf非常热心地指导我,并没有直接一步到位给出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边BBuf邀请我加入GiantPandaCV的交流群,大伙在群里交流的非常火热,大学的时候用QQ比较多,所以加了一些QQ交流群,当时作为一个蒟蒻在群里提问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喷。而来到GiantPandaCV交流群感觉氛围非常好,大家真的在互相帮助。
那个时候BBuf还是算法工程师,目标检测方面研究非常深入,写了非常多的高质量文章。并且他在工作之余还能以每天一篇稿的速度发公众号。所以后边看到BBuf在群里发出邀请,招募愿意分享博客的成员,正巧我当时在博客园写了一段时间的博客,觉得几篇博客还不错,于是开始投稿,正式加入GiantPandaCV。
下边那篇【CV中的Attention机制】是我在GiantPandaCV投稿的第一篇文章,还记得当时看英文的文章实在是吃力,常常要花费一整天阅读以及写解读。
我们经过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追求数量,必须每天至少一篇稿件,到后来开始追求质量,适当降低了发稿频率。较早关注GiantPandaCV的朋友可以发现,几乎大部分文章都是原创,非常偶尔的情况下才会转载,这是因为我们最初的定位就是“坚持原创”。
GiantPandaCV作者群目前已有44人,我在群中认识了非常多的朋友,群宠zzk, 技术与肌肉一样硬的蒋神, 理论方面超强的海哥GG哥,打比赛能力巨强的威哥,谣言制造者晨神,能力巨强的辉神、罗哥、铨哥、廖神,陈e等等等等。大家都是非常nice的良师益友,提供了不仅限于技术、知识、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和交流。
GiantPandaCV年度总结BBuf篇在2022年的第一天,先祝大家元旦快乐,希望2022年大家学业,工作,论文种种事情都一切顺利。从GiantPandaCV公众号注册发文到2022年1月1日,已过了2年的时间,今天早上睡醒佩杰给我说我们的粉丝数已经超过3w了,我下午打开公众号后台看到确实如此,截图如下:非常感谢大家对GiantPandaCV的关注和支持。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自己这一年我为公众号做了什么,以及2022有什么计划。首先,在今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公众号放弃了维护交流群并不提供
欢迎来到
GiantPandaCV
.COM
GiantPandaCV
起源于2019年BBuf的一个美好愿望:希望能够有一个平台和亲爱的大家分享计算机视觉的干货。
GiantPandaCV
在采用公众号的形式和大家见面之前,但现在变成共享分享干货的越来越多,我们不满足于公众号小小的窗口,以便方便大家快速检索自己发现的知识,也为了增加和大家的交流,
GiantPandaCV
.COM应运而生。我们将同步运营公众号和网站,以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
希望我们提供给大家的干货能给大家有切实的帮助,欢迎大家随时来补充,交流。
愿你得你所想,想你所见,见你所思,终至梦圆!
公众号二维码,欢迎关注
SimpleCV复制
我将提供意见/推荐的模型也放在这个库中,以供学习。由于好多库从头开始学习不足太大,所以在这里提供了笔者的部分注释,其中大部分都是跑过的模型,准备读的代码,已经读过的代码笔记,自己开发的simple系列简单代码,常用代码段。
尽量提供简化版本的,便于理解的模型文件。
如果有推荐的便利初学者学习的库,也欢迎在issue中提出,之后会补充上来。
库中内容大部分是压缩Github,不会用做商业用途,如有修改,请联系笔者删除,谢谢。
即插即用模块(关注模块)
PS:在
GiantPandaCV
公共号后台回复即插即用可以得到一份简单的指导手册。
注意力模块Attention&即插即用模块现在已经迁移到欢迎关注
PS:关于如何在YOLOv3中加入以上模块,可以访问,这个里边实现了SE,SK,CBAM,SPP,ASPP等内部的模型,对应的代码在
其他推荐项目
CenterNet是一个
1. 前言
PANet是CVPR 2018的一篇实例分割论文,作者来自港中文,北大,商汤和腾讯优图。论文全称为: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Instance Segmentation ,即用于实例分割的路径聚合网络。PANet在Nask RCNN的基础上做了多处改进,充在COCO 2017实例分割比赛上夺冠,同时也是目标检测比赛的第二名。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2. ...
【
GiantPandaCV
导语】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参加了华为和CCF组织的零售商品识别的比赛,队伍名称为
GiantPandaCV
队,比赛大约持续了两个月,期间从开始摸索MindSpore框架,配置环境,上手ModelArts花费了不少功夫。现在比赛终于告一段落,本文进行一下复盘。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 Big Data & Computing Intelligence Contest,简称CCF BDCI)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于2013年创办。大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是大.
《Faster R-CNN原理及代码讲解》是首发于
GiantPandaCV
公众号的教程,针对陈云大佬实现的Faster R-CNN代码讲解,Github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chenyuntc/simple-faster-rcnn-pytorch
电子书主要包括Faster R-CNN原理的梳理和代码讲解,包括数据预处理、RPN、网络构建、评价指标、后处理等内容。
《多目标跟踪快速入门教程》是首发于
GiantPandaCV
公众号的教程,针对pytorch版本的deep sort进行讲解,Github链接如下:
https://github.com/pprp/deep_sort_yolov3_pytorch
电子书主要包括多目标跟踪评价指标、标注工具DarkLabel、转换脚本、DeepSORT论文解析、核心代码解读。
GiantPandaCV
公众号简介
GiantPandaCV
是由专注于技术的一群95后创建,专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每
各位选手,各位教练,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的陈立杰,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全体参赛选手发言。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ACM的比赛。不过我跟ACM之间的缘分,大概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我还依稀记得,在我初三的时候,晚上我的一个好朋友在用手机跟妹子聊天,而我在用手机看OI和ACM的题目。自习课上我的那个朋友跟妹子一起学习,而我则翘课想去机房,有时候机房老师不
暑假集训之前,有很多事情在忙,什么考试,**之类。集训开始的时候还回了一趟家,这趟回家发生了对我影响最大的事,之后想了很几天,觉得也还是有必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我还是很爱这个集训队,很爱思考题解题这个过程的,就这样放弃ACM不值得。归队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牵挂了。
然后也是在这个时候打了一段集训队的rank,我的实力确实很弱。但是两个2队的队友还是选择了我,我觉得我不能浑浑
先记录一下比赛的rank,这次是rank11,坑了几发在高斯消元取模的地方,不然排名在前10,最后排名为11,我好坑,忘记提醒代码手改lld也坑了几发。
最终rank如下:
除了回来没坐上车,在成都网吧熬夜熬得意识模糊以外,感觉一切还是很棒的。
早上7点就出发了,到电科已经是10点+了,调试下机器,就开心的去吃了个饭。
比赛好多高中生啊,想起了去年被高中生虐场的快感。。。接下来写写我们队伍的解题过程
总的来说,这次经历真的非常开心啊,感谢队友爸爸带我,最后7题夺金了。
http://www.info.swust.edu.cn/a/gongzuojianxun/xueshengkejihuodongbaodao/2017/1101/1536.html
day1:第1题wa了10几次之后,生无可怜,重新一次次重新敲年份,试到了最后一个。。用java提交一直CE,被告知没开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