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个回答
补充:本人13年写的这个答案,之后就带着对微电子的深深的失望和枯燥感转向了计算机,时隔一年多,虽然微电子的基本知识和感觉还在,但是对业内状况已跟不上,仅供参考。
=========== 分割线 ===========
如果我们将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做如下划分:
Material--> Device --> Circuit -->System-->Software
如果认为微电子是加粗字体的范围的话,作为一名微电子专业毕业的博士,虽然可能不客观,我还是想说一句:一点也不好。
这个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来最底层的驱动力是摩尔定律带来的各种性能的提升,而现在,摩尔定律结束了,整个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如今性能导向的设计只能依靠多核,基于 MOS的结构改动(如Finfet)之类杯水车薪的办法。Foundry和Fab无法带来有效的创新,会比起以前更关注成本和流片良率的控制。下游的Fabless则是同质化和价格战。国内的话,多去水木的微电子版看看就知道这个行业多苦逼了。美国的话似乎略好一些,尽管连IBM都才把半导体部门裁过一大轮。欧洲日本之流光看看微电子从业者收入就知道很苦了。
从知识技能上讲,整个行业的更新迭代很慢,最创新的部分和商业化离得又远,尤其是某些偏工艺的方向,会让人感到自己的理工科知识技能,在工作中渐渐地就废了…
总之,这个产业就是一个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非常重要,但是又非常没有钱途和活力的行业。
微电子是个喜忧参半的专业
微电子喜在什么地方?
全称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传统电子类专业之一,也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下面的二级学科之一(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一般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这么叫),习惯称微电子,但不同学校具体招生专业说法略有不同,甚至也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方向),有的学校进一步细化,比如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算是微电子一个比较好的方向(下文有详细介绍)。
一般来说,具体的方向上,微电子分材料、器件、工艺和电路设计(IC),电路设计又分数字和模拟,其中数字集成电路好找工作,待遇也最好,和程序员差不多,这个方向可以大致理解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微电子的喜,主要体现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就业好上。
数字集成电路方向为什么好?
去年4月份,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因违法制裁规定,美国政府禁止中兴在未来7年内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后来中美双方就此事进行了一些列磋商,局势终于有所缓解,但是国家也充分认识到此件事情的核心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和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困境,因此今年这个行业的热钱越来越多, 毕业生比较受欢迎。
微电子下面的数字电路设计方向则是和此行业相关度最大的方向,现在来看还算是不错的专业,开设的学校不多,毕业生也不多,但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起薪还算不错,可能比不上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但在工科中也算不错的,比大部分工科专业好一些,关键是这个专业更吃经验,经验越多越吃香,不像互联网行业那么新老倒挂,不像程序员那么要不间断学习新技术,也不像计算机那样淘汰率高,还有潜在的中年危机。
2018部分芯片行业校招行情,已经不比互联网行业差多少了,很多985211毕业生拿到20万/年已经不算难事。
微电子忧在什么地方?
上面说了,微电子分材料、器件工艺和电路设计等方向,研究生阶段的元器件、工艺很容易落入材料的坑,不少学校打的是微电子的旗号,其实干的是材料的活,主要是因为容易发论文,相比较,数字电路设计就难多了,很多导师都是学物理学材料的出身。
所以这个专业深造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导师是做什么的,想去企业就业一定要选数字电路设计;去高校和研究所可以考虑器件、材料、工艺方向,器件、材料、工艺是相辅相成关系,半导体材料加工成元器件,这个过程就是加工工艺。
哪些学校比较好?
这类问题都是小马过河的问题,上面说的都很详细了,兼听则明,大主意还得自己拿。
说说自己的心得
一般来说决定专业(职业)“含金量”有5点
1、学校: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差别是天上地下的
2、地域:同样的专业就业地域不同差别也是天上地下
3、个人综合素质
4、学历 整体来看 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5、行业 比如同样学中文的 进互联网行业做编辑和去传统媒体做编辑待遇差别也很大
所以不是选个“好专业”就万事大吉
选学校选专业这事说简单也简单(半小时都不用),说复杂也复杂(可以是一门课)
这个问题和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就看你看重哪个因素了。一般来说填报志愿最要注意三点,重要程度不分先后,因人而异。
1、城市(地域):学校所在地城市对视野开阔,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就业和保研有着重要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北上广成为就业地首选?为什么北上广部分211甚至一本也比部分外地985录取线还高,不就是地域优势吗。在北上广你可以获取更先进的理念,更广阔的视野,尤其是更多更方便的实习和保研机会。学IT就业地首选北京(其次是深广杭),学金融就业地首选上海(其次是京深)。
2、专业(地域):如果你以读个好专业为第一目标,那么就不一定把目光放在北上广了。比如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工程,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山东大学的数学等专业都名列前茅,且分数不是太高,可以成为非北上广的选择。
3、毕业后的打算(未来规划):这个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毕业后考虑保研、出国、考研等,考虑综合类大学,偏远地区的985考研成为选择之一,比如兰大吉大川大等学校,这些学校的保研率和国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肯定比录取线超高的上财央财外经贸高很多。当然也要注意专业选择,理学基础类专业出国相对容易(数学 物理 化学 生化等)。如果想本科就业,那就选择专业性学校,比如财经类,工科类(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两财一贸(上财央财外经贸)甚至南审、东财、江财、天财。两电一邮(成电西电北邮)甚至杭电,这类学校目前就业形势不错,起薪也挺高。
特别注意(理性看大学排名):现在学校排名基本依据综合实力和学术能力等,有时候对部分本科就想就业的同学参考意义不是特别大。比如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排名很靠前(10—15),但是录取线却在25—35之间,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校门类齐全,比如文理法工农医都有,综合实力比较强,因此得分较高。但这些专业很多都是冷门,就业不太有优势,因此录取线不是特别高但排名很高。不过有一点害的还要注意,虽然这些学校录取线不太高,但优势专业录取线却依然很高,比如电气工程录取线为380分(江苏),机械工程可能才359分(江苏),所以不能因为最低录取线而轻视优势专业的录取线。
选专业这事说大可大(可以算是一门学问),说小可小(比如听邻居说谁学了什么专业不错就填了)。个人觉得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成分,但如果想把握精确一些还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可以划分步骤。
第一步就是了解有哪些专业(不一定都要了解,可以缩小范围在你感兴趣的范围内查询),这些专业大致学什么,干什么的。这里有个资料讲的有点参考价值。注意区分名字相近但其实差别很大的专业。
第二步就是确定方向(比如是财经 法学 管理等),确定这个主要依据几个因素
1、 本科是否就业:如果想本科就业,可以考虑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比如会计、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如果是想深造和出国,可以考虑理学(指基础学科数学 物理等自然科学,大气科学等)这些专业相对来说申请学校容易些。
2、 个人秉性:比如如果热情活泼开放能吃苦可以考虑销售、管理类专业,如果内向,热爱技术可以考虑计算机 软工 电子类专业。女孩一般适合文科类专业,语言类也不错。
3、发展方向:比如将来想进高校研究所等,可以考虑理学类。
第三步了解具体专业(行业)
可以看看类似这种资料(知乎:不同行业的真实工作是怎样的)
我觉得做完这功课可以基本上对专业有个把握了,避免读了大坑专业,或者孩子完全不喜欢的学起来很痛苦还要转专业的专业(转专业也不容易的,不同学校要求不同)
以上为个人见解 仅供参考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老杨聊志愿填报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