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目前而言,对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性、 概括性 的论述相对较少。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机械电子工程的内涵及外延有助于机电从业人员以及机械 电子专业 的学习者更好地在该领域进行 相关研究 和深入学习
机械电子工程的 知识体系 来源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它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 理论体系 的集合。其特点是 知识结构 庞大、理论丰富、 应用范围 广泛。现如今,国内外许多大学的机械电子专业课程主要是由机械工程、电子工程、 计算机科学 以及控制工程中的部分 课程整合 而成。这对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故机械电子工程所要求的人才及人才知识结构、 技术素养 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工程人员。国外一些企业也开始认为,机电人才对它们的吸引力更大
机械电子系统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果没有多项技术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和 知识交流 ,那么就不会产生 安全气囊 、防滑刹车系统、复印机、CD机、行驶 模拟装置 自动售票机 等一系列运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产品。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 机械制造 、电子工程和 计算机科学 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继续结合这些 传统学科 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 相关技术 。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传感器、 执行元件 和信息处理融和在一个机械设计中,从而使用其产生的 协同工作 效果。 电子工业 、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系统的运用。机械电子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某个固定的方向,它同时还受到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的影响。
1993年, 波鸿应用科学大学 才把机械电子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出来。在此之前,机械电子只是机械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和重点课程,这种情况仍旧广泛存在,甚至被划分在精密仪器技术专业中。迄今为止,已经有几所综合性大学和约30所 应用科学大学 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学科。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必须对专业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且与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 计算机科学领域 的专家合作。与这些专家不同的是,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应该具有 通才 的素质,对项目和问题有决策和协调的能力。如前所述,本专业由三个学科的内容交叉而成,课程的设置也是如此,包括了上述三个 传统专业 的课程。机械 电子专业 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 模拟技术 ,机器和设备,机械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 测量技术 图像处理 等),微型,超 微型机械 微系统技术 ,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 微系统 的测量技术等)和 生物机械 (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不同大学的 专业设置 不一样,取决于专业的具体方向和培养重点的不同。
1机械技术
作为机械电子工程的 支撑学科 关键技术 ,机械制造技术是其最为重要的影响元素。可以说,它是一个载体或“母体”。机械电子工程可看做是多种技术向机械技术渗透的结果。但是,机械电子产品及系统的 设计思维 设计理念 、设计方法与机械制造技术有很大区别。所以,对于机电行业人员来说,从传统的机械 思维模式 向机电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尤为重要的
电子技术根据 系统要求 ,应用电子学理论,运用 电子器件 机械元件 ,采用某种 控制策略 ,设计和制造出满足需求并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或 电子系统 ,从而投入到机械电子系统或产品之中
当代的自动 控制技术 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管理、教育等各个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就好比一颗粒子,附到某种物质上,它就具有某种物质特定的性质。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自动控制技术是 控制理论 的实践应用,其通过系统已存在的硬件设备和 软件系统 ,结合多种技术,选择控制方式来完成某种控制任务,保证某个过程按照预想进行,或者实现某个预设的目标
检测是指在各类生产、科研、实验等领域,为及时获得被测、被控对象的有关信息而实时地对一些参量进行定性检查和定量测量。检测传感技术的日益发展提升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它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系统的 响应特性
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机械电子工程,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加快 处理速度 ,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要实现机械电子工程全面、高速、准确地发展,毋庸置疑,伺服驱动技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 工业自动化 的飞速发展,伺服驱动技术也在朝着变频化和交流化迈进。伺服驱动技术直接决定了 机电系统 准确性 快速性 以及灵活性
系统总体技术是一种运用宏观方法和思路,从整体目标出发,对系统总体进行研究的综合 应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加强了机械电子系统的宏观性,增加了机电产品的稳定性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 )的所在院校:
院校名称
学科性质
学科说明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石家庄铁道大学
1) 微机电系统 (MEMS)
MEMS是20世纪末诞生的新兴、前沿和 交叉学科 ,它一诞生就引起各国科学家、政府和 产业部门 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是当今十大科技之一。
2)传感与测控技术
压电式传感器 及其 测力仪 研究与开发 属我国起步最早的学科之一。在 压电 基础理论 与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具有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其中 压电效应 研究已构建成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开发出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传感器与测力仪的系列新产品,销往国内外。先后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3项,2000年以来获 发明专利 5项。在智能测控方面,创建了新的 时频分析 方法,实现了时频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解,其故障 特征提取 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具有独立版权的“PDM2000设备预知维修和故障诊断系统”,被誉为国内唯一能与进口仪器抗衡的并可替代进口的故障诊断产品。
3)数字化加工技术
本学科自50年代起从事数控技术研究,7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用于 航空工业 的大型数控 壁板 铣床,为国内首创并获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先后承担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航天部“862”等项目,研制的复杂曲面加工设备已用于生产并出口。所研发的FCS—2000大型 火箭发动机 喷管 五坐标数控 仿形机床 为“澳星”发射作出突出贡献,1994年获 航天工业 总公司 科技进步 一等奖。研发的蜂窝型面数控、数字化配对加工系统和设备为“ 长征系列火箭 ”和 “神舟号”飞船 关键部件 加工作出贡献。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线罩几何厚度及外廓形 测量仪 ,2001年获中国高校 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