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省级行政区
收藏
0 有用+1
0
西康省(Xikang Province,简称康 [7 ] ),省会康定,是民国时期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早期的一个省,所辖地主要为现在的川西及 西藏 东部,多数地区是以 藏族 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全省分为康属、宁属、雅属三个区域,即今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另含攀枝花市和西藏阿里地区。 [4 ] 西康省土地面积451521平方公里 [6 ] ,通用语言为汉语,藏语 [8 ]
西康原为四川雅州府西境,清代末年置为巴安府、登科府和康定府。1910年又将金沙江西边的西藏昌都地区划隶四川。1914年4月,北洋政府将上述各地合并,置为川边特别区,1916年成立川边道,1925年改为西康屯垦区,1928年改为西康省。 [7 ] 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正式成立,其中康属面积最大,绝大多数人口是藏族。康属即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境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资源匮乏,当时交通困难、生产力低下。康属居民主要是藏族,信奉喇嘛教,宗教氛围浓厚,生活贫困,居住分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府驻地雅安市,省主席廖志高。1955年7月3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西康省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9月底撤销,其政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接管。 [4 ]
西康建省时间较晚,受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不便及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影响,农业科研推广成效有限。但西康的农业科研人员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当地的农作物良种,在粮食、棉花品种改良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值得肯定。 [5 ]
中文名
西康省
外文名
Xikang Province
别    名
川边特别区
地理位置
川西及西藏东部
面    积
约 15000 km²
下辖地区
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另含攀枝花市和西藏阿里等地区
地理分布
全境可分东西中三部份
成立时间
1939年1月1日
省    会
康定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所属国家
中国
撤销时间
1955年9月
简    称
土地面积
451521平方公里 [6 ]
语    言
汉语,藏语 [8 ]

目录

  1. 1 简介
  2. 2 历史沿革
  3. 明清时期
  4. 民国时期
  5. 建国后
  6. 附录

简介

播报
编辑
西康省1939年1月1日成立 [1] ,省会设在康定,刘文辉为省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府驻地雅安市,省主席廖志高。1955年7月3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西康省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9月底撤销,其政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接管。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明清时期

西康古无其名,明清王朝,因其地处边远,呼之曰边。设官治理得不偿失,故采取羁縻政策,授予酋长官职,作为土司,一经授封世袭罔替。于是土司人数有增无减,将数千里之地分成二三十个部落,皆同封建立规。有些地区,曾经有土司或者土司还未建立,就称之为“野蕃”。这些土司,错居杂处,遍及西康境内。
光绪二十九年(1903),赵尔丰提出了《平康三策》,主张改康地为行省,改土归流设置郡县,并进行改造,设官治理。四川总督锡良代为上奏清廷,但因规模大、牵涉广等原因并未实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赵尔丰向巴塘进军,后平定叛乱,改土归流,奠定建省规模。 [3 ]
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设督办川滇边务大臣,驻巴塘(今四川巴塘县驻地夏邛镇),统辖四川西部打箭炉厅(治今四川康定市)及所属各土司和西藏的康部。
宣统三年(1911),川滇边务大臣傅嵩炑在奏折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查边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日西康省”,建省后可以“守康境,卫四川,援西藏,一举而三善备”。西康地区由此得名。同年,清政府拟分设西康省。后因清朝覆灭,西康建省之事未能实行,各府县政区也大多没有设立。 [2 ]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8月,北京政府改川滇边务大臣为川边镇抚使,驻巴安(今四川巴塘县驻地夏邛镇),管辖区域仍旧。同年8月13日公布的《众议院议员各省复选区表》,川边区域共31个行政区域。
民国二年(1913)3月,内务部同意设立边东道、边西道,并设立16县。“所有康定等三十三县,均沿用前清之旧,遵令改称今名”。6月,川边镇抚使改名川边经略使。民国三年(1914)1月,裁川边经略使,改设川边镇守使,仍驻巴安县,总管辖区内军政、民政,受四川都督节制。4月,撤销四川省的边东、边西两道,依其区域置川边特别区域,为省级行政区划,川边镇守使驻康定县。民国七年(1918),因西康地区遭藏军内犯,川边地区丧失过半,仅存15县。
民国十四年(1925)2月,临时执政府宣布改川边特别区域为西康特别行政区域,裁镇守使,置西康屯垦使,兼管民政事宜,为区内最高长官,下设民政长,财政厅长,仍辖1道、30县、1设治局。从此,川边改称西康。民国十六年(1927)6月,西康屯垦使刘成勋宣布下野后,屯垦使一职即无形中取消。民国十六年(1927)1月,“川康绥抚委员会”成立,为处理四川全省及西康特别区域军务、政务的临时权力机关。此后,西康特别区域纳入南京国民政府兼辖势力范围。
民国十七年(1928)9月,国民政府将西康特别区改建为西康省,治康定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7月,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成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12月,国民政府下令裁撤西康建省委员会,同时任命西康省政府委员与主席。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1日,西康省政府在康定正式成立。
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于雅安通电起义,西康省和平解放。 [2 ]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于 1950年 4月26日 成立 西康省人民政府 ,省府驻地 康定 ,省主席 廖志高 ,全省分设康定、雅安、西昌等3个专区。1950年12月康定专区改为西康省藏族 自治区 。1951年由 雅安县 城区析置 雅安市 ,为西康省人民政府驻地。1952年, 凉山 地区被划出西昌专区,设 凉山彝族自治区
解放后,昌都地区名义上属西康省,实际上西康政文不能传达,为西藏地方所制。在1954年前,昌都地区一直列在西康省名下,如:昌都地区全称为“西康省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简册(1954)》及《世界知识(1953)》都没有将昌都地区单列,而1955年的《国务院关于帮助西藏地方进行建设事项的决定》将西藏地方定义为“西藏地方政府、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
1951年12月成立的西藏军区包括昌都地区的昌都警备区、 丁青 警备区,说明从1951年开始昌都地区就附属于西藏地方。
1955年7月30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 西康省人民委员会 1955年 9月底撤销,其政务由 四川省 人民委员会接管。
1950年
2专区 1自治区 1地区
49县 4设治局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6县
雅安县(城关区) 荥经县 (城东镇) 汉源县 (九襄镇) 天全县 (城厢镇) 宝兴县 (北城镇) 芦山县 (芦阳镇)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9县 3设治局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 (卫城镇) 会理县 (第一区) 宁南县 (披砂乡) 冕宁县 (城厢镇) 盐边县 (健康镇)
德昌县 (城关区) 昭觉县 (新城镇) 越西县 (城厢镇)
宁东 设治局(米市) 普格 设治局( 普安乡 )  泸宁设治局(泸宁)
藏族自治区 驻 康定县 辖20县 1设治局
康定县(城关区) 泸定县 (河东乡) 丹巴县 (章谷镇) 九龙县 (呷尔坝) 雅江县 (河口乡) 道孚县 (鲜水)
炉霍县 (老街乡) 甘孜县 (城关) 瞻化县(城关) 德格县 (更庆乡) 白玉县 (城关) 石渠县 (尼呷)
理化县( 理塘 巴安县 (同化镇) 定乡县(河西乡) 稻城县 (金珠) 得荣县 (松麦) 乾宁县 (城关)
邓柯县 (城关) 义敦县(城关)
金汤设治局( 汤坝村
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驻地由康定县迁至雅安县(1950年5月)
撤销第一、二、三、四、五行政监督区,设立雅安专区、西昌专区、藏族自治区(专区级) (政务院1950年11月24日批准)
汉源县人民政府驻地因 清溪镇 迁至九襄镇
汉源县的凤仪堡划归荥经县
昌都地区
按原民国县制表:
昌都县 (昌都) 同普县 (--)  武成县(中岩) 贡 县(贡觉) 察雅县 (乍了)
宁静县(江卡) 盐井 县(蒲丁村) 科麦县(桑昂) 察隅县 (杂貐) 恩达县(恩达塘)
硕督县(硕板多) 嘉黎县 (拉里) 太昭县( 江达 ) 泸渡县(--)
西藏地方宗制表:
昌都宗 察雅宗 江卡宗 盐井宗 三岩宗 贡觉宗 左贡 宗 八宿宗
桑昂曲宗 边坝 洛隆 宗 硕督宗 类乌齐 宗 江达宗 邓柯宗 丁青宗
色札宗 尺牍宗 博德宗 博麦宗 博顿宗 拉多宗 街顿宗
1951年
2专区 1自治区
35县 3设治局 1市
雅安市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6县
雅安县(雅安市) 荥经县 (城厢镇) 汉源县 (九襄镇) 天全县 (城厢镇) 宝兴县(城关乡) 芦山县( 芦阳镇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9县 3设治局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 盐井镇 ) 会理县(城关镇) 宁南县(披砂乡) 冕宁县(城关乡) 盐边县(健康镇)
德昌县(城关区) 昭觉县( 新城镇 ) 越西县(城关乡)
宁东设治局(米市)  普格设治局(普安乡)  泸宁设治局(泸宁)
藏族自治区 驻康定县 辖20县 1设治局
康定县(城关区) 泸定县(桥头乡) 丹巴县( 章谷镇 ) 九龙县(呷尔坝) 雅江县(河口乡) 道孚县(鲜水)
炉霍县( 老街乡 ) 甘孜县(城关) 瞻化县(城关) 德格县(更庆乡) 白玉县(山岩乡) 石渠县(尼呷)
理化县(理塘) 巴安县(中区) 定乡县( 河西乡 ) 稻城县(金珠) 得荣县(松麦) 乾宁县(惠远乡)
邓柯县(城关) 义敦县(城关)
★1951年1月1日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西康省的昌都地区及所属14县正式划出。直属于 西南军政委员会 领导。
★撤销金汤设治局,并入康定县。(1951年3月7日西康省民政厅【民政字第144号】报告)
★设立雅安市(县级),以雅安县城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 直辖 。(1951年7月25日政务院【政行齐字186号】批复)
★云南省 巧家县 第二区(淌塘区)金沙江左岸虐姑、 新山 、松坪、老口、黄坪、铁厂、淌塘7个乡和云河乡的两个村划归西康省会理县; 大同乡
景兴乡和骑骡沟自治区划归西康省宁南县(1951年12月8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19号】批复)
◎西康省绰斯甲地区划归川西行署区 茂县 专区管辖。
◎越西县大树堡区划归汉源县。
◎盐源县驻地由卫城镇迁至 盐井乡
1952年
2专区 2自治区 2办事处
45县 1市 1自治区
雅安市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7县
雅安县(雅安市) 荥经县(城厢镇) 汉源县( 富林镇 ) 石棉县(农场) 天全县(城厢镇) 芦山县(芦阳镇)
宝兴县(城关乡)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11县 1自治区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盐井镇) 德昌县(城关区) 会理县(城关镇) 会东县 (云塘乡) 宁南县(城关)
冕宁县(城关乡) 米易县 (莲华乡) 盐边县(健康镇) 越西县(城关乡) 金矿县(洼里)
木里藏族自治区(木里)
藏族自治区 驻康定县 辖20县
◆直辖单位 共6县
康定县(城关区) 泸定县(桥头乡) 丹巴县(章谷镇) 九龙县(呷尔坝) 雅江县( 河口 ) 乾宁县(惠远乡)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辖8县
炉霍县(老街乡) 甘孜县(城关) 新龙县 (城关) 德格县(更庆乡) 白玉县(山岩乡) 石渠县(尼呷)
邓柯县(洛须乡) 道孚县(鲜水)
◆理塘办事处 驻 理塘县 辖6县
理化县(理塘) 巴塘县 (中区) 乡城县 (河西乡) 稻城县(金珠) 得荣县(松麦) 义敦县(濯拉乡)
凉山彝族自治区 驻昭觉县 辖7县
昭觉县(新城镇) 金阳县 (天地坝) 普格县 (普安乡) 喜德县 (甘相营乡) 美姑县 (林木甲谷) 普雄县(普雄)
布拖 县(特木里乡)
★1952年4月30日政务院【政政李字第44号】批复:
1. 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辖西昌专区的普格县、喜德县、普雄县、美姑县、金阳县、布拖县、昭觉县,驻地昭觉县。(2月1日成立)
2. 撤销普格设治局,设立普格县。
3. 撤销 东宁 设治局,设立喜德县,以东宁设治局和西昌县北山区及冕宁县的甘相营乡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甘相营。
4. 撤销泸宁设治局,降为区,划归并入冕宁县管辖。
5. 设立普雄县,以越嶲县南部及昭觉县西北角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普雄。
6. 设立美姑县,以昭觉县 大凉山 的中心区东至西、南至北各约300华里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牛牛坝。(实驻林木甲谷)
7. 设立金阳县,以金沙江以上灯厂、天地坝一带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灯厂。(实驻天地坝)
8. 设立布拖县,以昭觉县南部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布拖。
9. 设立会东县,以会理县的东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云塘乡的鯵鱼坝。
10. 设立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以盐源县的木里藏族聚居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木里。
11. 设立金矿县,以盐源县的金矿彝族、汉族居住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洼里。
12. 雅安专区天全县第四区宝盛、太平、 大川 、双河4乡划归芦山县。
★1952年5月9日政务院【政政李字第51号】批复:
1. 设立 石棉 县,以越嶲县的 安顺 区和汉源县的美罗区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农场。
2. 设立 米易 县,以会理县西部和德昌县南部为其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米易。
3. 巴安县恢复原名为巴塘县。
4. 理化县恢复原名为理塘县。
5. 定乡县恢复原名为乡城县。
6. 瞻化县更名为新龙县。
★汉源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汉源场迁至富林镇。(1952年6月6日内务部【内民第203号】批复)
◎1952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决定,1955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准:
1. 设立甘孜办事处(地级),辖甘孜县、道孚县、炉霍县、德格县、邓柯县、石渠县、新龙县、白玉县。
2. 设立理塘办事处(地级),辖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义敦县。
◎将米易、石棉2县的名称进行规范,禁止使用:“迷易”、“ 石绵 ”。(1952年国务院批准)
◎雅江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河口乡的河口迁至该乡的本达宗村。(未报批)
1953年
2专区 2自治区 2办事处
45县 1市 1 自治县
雅安市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7县
雅安县(雅安市) 荥经县(城关镇) 汉源县(富林镇) 石棉县 (农场) 天全县(城厢镇) 芦山县(芦阳乡)
宝兴县(城关乡)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11县 1自治县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盐井镇) 德昌县(城关区) 会理县(城关镇) 会东县(云塘乡) 宁南县(城关)
冕宁县(城关乡) 米易县(莲华乡) 盐边县(健康镇) 越西县(城关乡) 金矿县(洼里)
藏族自治区 驻康定县 辖20县
◆直辖单位 共6县
康定县(城关区) 泸定县(桥头乡) 丹巴县(章谷镇) 九龙县(呷尔坝) 雅江县(河口) 乾宁县(惠远乡)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辖8县
炉霍县(老街乡) 甘孜县(城关) 新龙县(城关) 德格县(更庆乡) 白玉县(山岩乡) 石渠县(尼呷)
邓柯县(洛须乡) 道孚县(鲜水)
◆理塘办事处 驻理塘县 辖6县
理化县(理塘) 巴塘县(中区) 乡城县(河西乡) 稻城县(金珠) 得荣县(松麦) 义敦县(濯拉乡)
凉山彝族自治区 驻昭觉县 辖7县
昭觉县(新城镇) 金阳县(天地坝) 普格县(普安乡) 喜德县(甘相营乡) 美姑县(林木甲谷) 普雄县(普雄)
布拖县(特 木里乡
◎木里藏族自治区更名为木里藏族自治县(1953年2月19日)
★金矿县棉桠、白马2乡划归盐源县。(1953年10月8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批复)
★德昌县甘沟等地划归会理县。(1953年10月29日西康省民政厅【民政439号】批复)
1954年
2专区 2自治区 2办事处
46县 1市 1自治县
雅安市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8县
雅安县(雅安市) 名山县 (城关镇) 汉源县(富林镇) 荥经县(城关镇) 天全县(城厢镇) 石棉县(农场)
芦山县(芦阳乡) 宝兴县(城关乡)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11县 1自治县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盐井镇) 德昌县(城关区) 会理县(城关镇) 会东县(云塘乡) 宁南县(城关)
冕宁县(城关乡) 米易县(莲华乡) 盐边县(健康镇) 越西县(城关乡) 金矿县(木里庄)
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
藏族自治区 驻康定县 辖20县
◆直辖单位 共6县
康定县(城关区) 泸定县(桥头乡) 丹巴县(章谷镇) 九龙县(呷尔坝) 雅江县(河口) 乾宁县(惠远乡)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辖8县
炉霍县(城关乡) 甘孜县(城关) 新龙县(城关) 德格县(更庆乡) 白玉县(山岩乡) 石渠县(尼呷)
邓柯县(洛须乡) 道孚县(鲜水)
◆理塘办事处 驻理塘县 辖6县
理化县(理塘) 巴塘县(中区) 乡城县(河西乡) 稻城县(金珠) 得荣县(松麦) 义敦县(濯拉乡)
凉山彝族自治区 驻昭觉县 辖7县
昭觉县(城关镇) 金阳县(天地坝) 普格县(普安乡) 喜德县(甘相营) 美姑县(林木甲谷) 普雄县(普雄)
布拖县(布拖)
★金矿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洼里迁至木里庄。(1954年4月22日西康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字第174号】批复)
★四川省丹棱县 仁兴乡 的第十四分会、第十五分会(即两个 自然村 )划归西康省雅安县。(1954年6月6日内务部【内户字第129号】批复)
★石棉县 田湾乡 居民孙子荣等6户共31人、土地约30市亩划归泸定县。(1954年8月19日西康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字第45号】批复)
★四川省的名山县划归西康省雅安专区。(1954年11月30日国务院【国发戌30号】电示,1955年1月1日实施)
◎炉霍县人民政府驻地由 老街 乡老街迁至老街乡 新都 村 ,老街乡更名为城关乡。
1955年
2专区 2自治区 2办事处
46县 1市 1自治县
雅安市
雅安专区 驻雅安县 辖9县
雅安县(雅安市) 名山县(城关镇) 汉源县(富林镇) 荥经县(城关镇) 天全县(城厢镇) 石棉县(农场)
芦山县(芦阳乡) 宝兴县(城关乡) 泸定县(桥头乡)
西昌专区 驻西昌县 辖11县 1自治县
西昌县(城关镇) 盐源县(盐井镇) 德昌县(城关区) 会理县(城关镇) 会东县(云塘乡) 宁南县(城关)
冕宁县(城关乡) 米易县(莲华乡) 盐边县(健康镇) 越西县(城关乡) 金矿县(木里庄)
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
藏族自治区 驻康定县 辖20县
◆直辖单位 共5县
康定县(城关区) 丹巴县(章谷镇) 九龙县(呷尔坝) 雅江县(河口) 乾宁县(惠远乡)
◆甘孜办事处 驻甘孜县 辖8县
炉霍县(城关乡) 甘孜县(城关) 新龙县(城关) 德格县(更庆乡) 白玉县(山岩乡) 石渠县(尼呷)
邓柯县(洛须乡) 道孚县(鲜水)
◆理塘办事处 驻理塘县 辖6县
理化县(理塘) 巴塘县(中区) 乡城县(河西乡) 稻城县(金珠) 得荣县(松麦) 义敦县(濯拉乡)
凉山彝族自治区 驻昭觉县 辖7县
昭觉县(城关镇) 金阳县(天地坝) 普格县(普安乡) 喜德县(甘相营) 美姑县(林木甲谷) 普雄县(普雄)
布拖县(布拖)
★撤销西康省,所属的雅安市、雅安专区、西昌专区、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 及所辖的47个县并入四川省(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决定)。1955年10月撤销西康省,将其金沙江以西昌都地区各县归西藏管辖,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3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一次会议通过)
◎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更名为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55年4月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一次会议通过)

附录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编)一书中有关西康省的内容:
西康省于1949年12月9日解放,辖康定、 九龙 、义敦、 泸定 、雅江、 道孚 、理化、 稻城 、瞻化、巴安、盐井、甘孜、炉霍、 丹巴 、定乡、昌都、 得荣 、武成、宁静、察雅、贡县、 察隅 、科麦、恩达、邓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硕督、太昭、雅安、 芦山 、西昌、盐源、 天全 、宁南、 荥经 、汉源、 冕宁 、昭觉、 会理 、盐边、越嶲、 宝兴 、德昌、 泰宁 等48县及宁东、金汤、普格、泸宁4设治局。
1950年西康省由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省人民政府驻康定,分设康定、雅安、西昌3专区。1950年12月康定专区改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由雅安县析置雅安市,为西康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2年西康省由西南行政委员会领导。由西昌专区分设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5年西康省建制撤销,全部并入四川省。
康定专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0年设康定专区,专署驻康定。辖康定、甘孜、炉霍、道孚、瞻化、理化、雅江、稻城、定乡、得荣、义敦、巴安、丹巴、泰宁、九龙、泸定、白玉、德格、邓柯、石渠等20县。
1950年12月25日设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康定县。
1951年撤销金汤设治局,并入康定县;巴安县恢复原名为巴塘县;理化县恢复原名为理塘县;定乡县恢复原名为乡城县;瞻化县改名为新龙县; 泰宁县 改名为乾宁县。
1955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改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州。西康省撤销后,并入四川省。
西昌专区  1950年设西昌专区,专署驻西昌县。辖西昌、昭觉、宁南(驻披沙)、德昌、会理、盐边、盐源(驻盐井乡)、冕宁(原宁东设治局并入)、盐嶲等9县及普格、泸宁2设治局。
1951年由会理县西部及德昌县南部合并设置米易县,驻米易。
1952年由会理县东部析置 会东 县,驻鲹鱼坝;由原泸宁设治局及盐源县属金矿彝族、汉族居住地区设金矿县,驻泸宁(原地名叫二四营);由盐源县木里藏族聚居地区设县级的木里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木里。普格设治局改设普格县;宁东设治局及西昌、冕宁2县各一部合并设 喜德 县,驻甘相营;由越嶲、昭觉2县析置普雄县,驻普雄;大凉山的中心区,东至西、南至北各三百华里地区设 美姑 县;金沙江以北灯厂、天地坝一带设 金阳 县。将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金阳、布拖6县和昭觉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西昌专区辖西昌、宁南、德昌、会理、会东、盐边、冕宁、越嶲、米易、金矿、盐源等11县及木里藏族自治区。
1953年4月1日木里藏族自治区改设木里藏族自治县。西昌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4年金矿县迁驻木里庄。
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2年10月1日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昭觉县。将原属西昌专区的昭觉、普雄(由越嶲、昭觉2县析置,驻普雄)、普格(原普格设治局改设)、喜德(原宁东设治局及西昌、冕宁2县各一部合并设置,驻甘相营)、布拖(由昭觉县南部析置,驻布拖)、美姑(以大凉山为中心,东至西、南至北各约三百华里地区设置,驻美姑)、金阳(由金沙江以北灯厂、天地坝一带设置,驻天地坝)等7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区改设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康省撤销后,划归四川省。
雅安专区  1950年设雅安专区,专署驻雅安县。辖雅安、荥经、汉源、天全、宝兴、芦山(驻芦阳镇)等6县。
1951年由雅安县城区析置雅安市,由西康省直辖。雅安专署驻雅安市。由汉源县之美罗区与越嶲县之安顺区合并设石棉县,驻农场。雅安专区辖7县。
1952年汉源县迁驻富林镇。
1954年原属 温江 专区的名山县划入雅安专区。辖8县。
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雅安专区划归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