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发:那个年代的爱情—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有感|张艺谋研究
看过张艺谋的那么多的电影,我们都多多少少看得出他是一个可以将色彩和人的心理融合的恰到好处的导演。
《我的父亲母亲》开始于“我”的一段叙述,嘈杂的车声将故事带回到一个北方小山村。黑白色的画面质感总是给人一种沉闷和压抑,更多的是悲伤。父亲的突然离世让离家好久的我不得不赶回家,因为父母感情深厚,“我”担心母亲承受不了。回家后的“我”遍寻不见母亲踪影,村长说父亲走后母亲就常常一个人坐在父亲以前教书的地方,谁劝都没用。
“我”大概可以明白母亲的痛苦,将母亲寻回后才想起村长的话,父亲还在县医院的太平间放着,等着我回来主持后事。母亲坚持将父亲抬回来,而村长想着村里人手不够就将父亲用车拉回来。晚饭与母亲商量这件事,母亲依旧坚持要将父亲抬回来,也要为父亲织最后一块布。
回忆在母亲的织布声中渲染开,入眼就是一片金黄,拥簇的羊群,升起的袅袅炊烟将乡间的的宁静与吵闹和谐般的融在一起。母亲初见父亲时的羞涩和勇敢被17岁的章子怡演活了。母亲奔跑在乡间的一片金黄色中,那么美。
父亲是县城里来的教书先生,母亲说她最喜欢听父亲读书的声音,虽然她不明白书中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她觉得父亲讲课的声音最好听,而这一听就是四十多年。
一眼倾心讲的大概就是父母之间的爱情吧。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母亲成为了当时自由恋爱的第一人。看过影片的人大概都会记得母亲制造过得那些偶遇,一抹鲜红的靓丽身影奔跑在那片黄土地上,追逐着属于她的爱情。而乡间的那条路似乎也和父母的爱情有着极深的渊源,那条带走父亲的路,母亲等待的路,回家的路。
我明白了母亲的心思,他只是想陪着父亲最后走一次那条见证他们爱情的路。我去找了村长让他帮忙雇些人,我来出钱将父亲抬回来。将父亲抬回来那日,天大雪,来了好多我并不认识的人,听他们说,是父亲的学生。父亲走了也带走了母亲的心,我提出让母亲陪我去住,可母亲却想守着父亲,她不愿让父亲一个人。
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打斗却依旧让人记忆犹新,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爱情,含蓄,永恒。极少的话语,极多的音乐。村庄纯净的空气,迂回的山坡,广阔的平原,让人的心哗的一声沉静下来。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爱情值得我们去追求,也值得我们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