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郑小玲
编辑|友 子
2019年的北京卫视跨年演唱会,针对当晚表演嘉宾开启了一个付费投票通道。有意思的是,这个榜单最后选出的第一名,不是歌手迪玛希,也不是频繁上电视的抖音网红冯提莫,而是日本动漫声优花泽香菜。
观众对于二次元的热情以及付费意愿可见一斑。但当二次元文化与三次元综艺结合的时候,处境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去年
11
月
底
,《国风美少年》上线
,节目到现在已经播了两个月。
刚官宣时
,这档节目
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也吸引了
“
贰婶
”
(蔡翊昇)
等
不少国风
圈内人物
的加盟
,节目
开播当晚
,新疆女孩
哈尼克孜
也
登上了微博热搜
。
哈尼克孜是《国风美少年》里第一个走红全网的人,
但
也可能是唯一一个。
5
期过去了,
“
壹婶
”
还只是古风圈的大神
、
“
神仙颜值
”
的哈尼克孜昙花一现
。
在豆瓣上,这档节目只有4分,超过4成的用户打了一星,
“
不专业的评委
”
成了
常见评价
。
前SNH48成员
鞠婧祎
作为节目评委的表现更是备受争议,被批评
“点评过于随意”
、
“不够专业,太情绪化”
。
(
哈尼克孜
)
过去两年,嘻哈、街舞文化纷纷依靠综艺节目冒头,从小众走向大众,国风综艺为什么没有享受到相似的待遇?
国风综艺被嘲美少年选秀
“除了哈尼惊艳的飞天舞和刘丰天籁一样的三弦演奏之外,这个节目和我预想中的国风相差太远了,国风作配,美少年才是节目的重点吧。”
半烟告诉数娱梦工厂。半烟混迹古风圈多年,自称对古风圈的红人与表演了如指掌。看完《国风美少年》,她给节目只打了一星,“半颗给霍尊,半颗给张云雷。”
《国风美少年》走的其实是选秀的路线,节目中选手们的表演大致分三类:
1,通俗歌曲借鉴一点古文化元素,陈梓铭、沈天行的独唱等等,这一类是多数;
2,与民间传统技艺有关,如刘丰的三弦,这一类需要扎实的功底;
3,再一种是少数民族风格,如苗族姑娘杨肸子唱的《边边妹美边边》。
尽管
打的是国风牌,但
《国风美少年》走的还是
男团女团选秀
的传统模式,选择了不少在大众层面具有知名度的选手
。
但这并没有得到二次元这类圈内观众对于专业度的认可。
一位古风圈内作词人在谈到这档国风综艺时认为
:
“
客观来看,有些作品的水平尚且还达不到登上舞台的程度。
”而这种观点
在古风圈内并不在少数。
新京报也在此前的报道中
,
将这样的形式称之为
“
时尚中国风
”
。而正如
节目
评委霍尊在评判蔡翊昇《悟空》时所说
,
时尚中国风的问题
在于:
曲风单一
、
演唱风格浮于表面
、内容太过浅白
。
而对于这一类的争议,《国风美少年》的导演王宁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曾表示“最重要的是要让国风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从节目的表演形式来看,《国风美少年》与《中国新说唱》《这就是街舞》等同样垂直题材的综艺有所不同,传统文化的特质,导致节目最终呈现的内容无法如说唱或街舞般外放、有爆点。
为了争取古风圈以外的受众,王宁没有采取《经典咏流传》那样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使用了竞赛的机制。事实上,增加流行元素也好、使用偶像选秀的赛制也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垂直文化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节目方为如何出圈作出的努力。
一直以来,二次元节目很难“出圈”的根本原因在于那层很厚很厚、难以被三次元世界欣赏和理解的文化隔膜——次元壁。正因为此,节目“出圈”以获得更大的观众群体,成为任何一档二次元节目都必须思考的话题。
“
一档出圈的节目可能才是符合商业逻辑的节目。
”
著名二次元综艺节目制作人,络水传媒CEO王冶冬告诉数娱梦工厂,出圈的确会是他在制作二次元综艺的首要考量,只不过不会是面向所有的大众人群,而是泛二次元人群。
为了“出圈”
吸引更多观众
,
节目方在做二次元
综艺
时,都
或多或少的淡化原本的二次元属性
。
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又带了新的矛盾
:
三次元观众依然表示看不懂、提不起兴趣。同时也得罪了二次元粉丝,被
嘲讽
不够专业。
(
鞠婧祎
)
这一矛盾在《国风美少年》的评委选择上可见一斑。带着“四千年美少女”、“SHN48总决选第一”光环的
鞠婧祎
是吸引“圈外”观众关注节目的法宝,但对圈内粉丝而言,
鞠婧祎却成了不够“专业”的代名词
。
王冶冬
曾于
2017年为腾讯视频制作过
《我爱二次元》
综艺节目,他认为,这类节目
评委
的邀请标准,首先是尊重二次元,第二
是做
人设区分
:
很懂(二次元)
、
略懂
、
不懂,
这
三类都要有,因为他们代表了各类观众的观看逻辑
,
必须要有不太懂的明星替看不懂的观众发问,对许多二次元文化进行解释说明。
不得不说,“出圈”已成为摆在二次元综艺面前的普遍难题,《国风美少年》也未能幸免。
即便如此,也并不能否定国风与综艺的结合方向
。在
音乐
平台
的播放量统计中,国风(古风)音乐已经超过了电音、嘻哈、民谣等位居第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二次元综艺
伴随《中国有嘻哈》在
2
017
年获得的巨大成功,综艺目标受众的圈层化、分众化逐渐成为主流。“让小众文化引爆大众市场”成为了各大视频平台制作综艺的“指导思想”。二次元综艺自然也在这股风口下,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和试错空间。
但与《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节目的制作预算相比,前者的投入大多在
三
个亿以上,而二次元综艺的投入仅在
四五千万
左右
。目前,二次元综艺与
其他
亚文化类综艺
相比
,所撬动的平台资源仍有很大差距。
而不少二次元综艺的节目方,往往还在为如何找到赞助商而苦恼。
很多
具有一定制作能力和策划方案的制作公司,首先需要找到视频平台,以版权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但这一类节目通常都是需要在招商完全覆盖成本的情况下,视频平台才会给予播放排期。因此节目的存活与否,最终往往是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赞助商
。
但从近几年二次元综艺的市场反响来看,泛二次用户的确不好抓。
尽管
,从2017年至今的8档上线二次元综艺在播放量上较2016年上线的同类型有所增长,但依然与纯三次元综艺相差甚远。另外,除了暴走大事件系列,在豆瓣评分上,该类型综艺也相对不讨好。
B
站联手笑
果
文化推出
的
《故事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
这档
“
卡牌故事接龙竞技真人秀
”
在
B
站斩获了高人气,首周平台内点击破千万,并登上了
B
站综艺区排行第一的位置
。
但在优酷
上
,《故事王》第二季全部
12
期节目的播放量
刚
过
1600
万
,只有热门综艺一集播放量的几分之一
。
2017年之前的情况更甚
。
二次元综艺是2015年开始繁荣起来的,在2017年迎来更多平台与资本的参与。根据此前数娱梦工厂的统计,从2015年2017,已经上线播出的二次元综艺共有17部,3部待播。
但待播的3部中,由于有王思聪的入局二备受《次元星计划》至今仍未有成片上线。而已经播出的17部,称得上是二次元头部网综的《舞动次元》总播放量仅仅只有8000余万,单季平均播放量不过800万。
一方面,这是因为二次元用户表现出了UGC倾向重、群体认同强等特征,泛二次元用户也一样。
根据《2017二次元活跃用户行为报告》,相较于其它类型用户平滑的兴趣走势曲线,泛二次元用户呈现出了断崖式下跌,除软件应用、影视音乐、游戏、书籍阅读之外,其它兴趣没有任何一个能超过3%,可见泛二次元用户兴趣极其集中化,这背后则代表了他们对于二次元内容的专注和忠实。
(截图来自《2017二次元活跃用户行为报
告》)
另一方面,二次元粉丝与三次元观众难以平衡。
一些过往案例,让不少二次元粉丝对面向大众的二次元节目并不信任。
“
各大平台与二次元相关的
节目
有时候就是打一个二次元的幌子而已
”
,
古风音乐人
河图
的一位粉丝
语气很激动告诉
数娱梦工厂
,
“
一个多月前,
一家
平台打着古风的幌子办了个国风极乐夜,结果只给了河图半首歌的时间。
”
(
河图
)
不过,
王冶冬显然
依然
看好二次元综艺,
“
我觉得二次元内容和综艺一直有融合点。
”
“国风与其他二次元综艺其实都一样,我们的立意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二次元的人群和二次元的精神,也能为那些热爱二次元或者国风的伙伴,提供一个舞台作为这个圈层的出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