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飞翔的开心果  ·  ROG STRIX B760-I ...·  10 月前    · 
飞翔的开心果  ·  ROG MAXIMUS XI HERO ...·  10 月前    · 
聪明伶俐的鞭炮  ·  ROG - 玩家国度- ...·  1 年前    · 
凤尾的感觉如何?华硕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凤尾的感觉如何?华硕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在大约一个月前,我收到了一片 U.2 SSD 样品,打算在之前的一个平台上测试,没料到随 SSD 提供的转接卡在这个平台上出现了严重的兼容性问题:安装上后,主板上的一条内存会识别不了、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等,看来不得不转个主板了。

经过大约一周的等待后,我迎来了来自华硕的 STRIX Z790-H GAMING WIFI,同一时间还有来自金邦的 DDR5-7600 内存,这次趁着更换平台的机会也将这两周的使用体验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在华硕的主板产品线中,分为 ROG玩家国度、ROG STRIX猛禽、TUF GAMING电竞特工、PRIME大师、ProArt创艺、PRO WS工作站、CSM(行业)、Business(商用)、长征等,对玩家们来说,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其中的 ROG 玩家国度系列。

而在 ROG下面,其实也分若干个系列,分别是 ZENITH、CROSSHAIR、RAMPAGE、MAXIMUS 。其中CROSSHAIR和ZENITH是专门面向 AMD 处理器开发的,RAMPAGE 则是专门针对 Intel HEPT(LGA 2066)开发的,对于大多数 ROG 用家来说,接触更多的是 MAXIMUS 和 STRIX。

MAXIMUS 和 ROG STRIX下面也划分了若干个子系列,以 Intel Z790 芯片组为例,MAXIMUS 下面有 EXTREME、HERO、APEX等子型号,而 STRIX下面则有 E、F、H、A、I 等子型号。

这么多型号,是不是有点混乱?

这主要是现在的细分用户实在有点多,所以厂商才会推出如此多的型号,大家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方便选择(仅限于目前的 Z790 芯片组产品线):

  • I 是它们当中仅有的 ITX 型号,只有两个内存槽;
  • APEX是专为超频打造的,所以仅提供2个内存插槽,以提供更好的超频表现;
  • 三款 MAXIMUS 都有 5 个 M.2 SSD 槽位,其中一个支持 PCI-E 5.0;
  • ROG STRIX里只有 E 是有 5 个 M.2 SSD 槽位,其中一个支持 PCIE 5.0;
  • ROG STRIX的 I 提供2个M.2 SSD插槽,其中1个支持 PCIE 5.0;
  • ROG STRIX的其他型号都是 4 个 PCIE 4.0 M.2 SSD 槽位;
  • MAXIMUS Z790 EXTREME和APEX都提供了ROG DIMM.2 扩展卡,可额外支持2个SSD;
  • 一般来说,MAXIMUS 系列才有真正ROG 味道,而 ROG STRIX则是ROG的青春版,价格上更为亲民;
  • MAXIMUS Z790 EXTREME 属于 E-ATX 尺寸,是 ROG Z790 里唯一一款具备双网卡的,其中一个支持万兆网;
  • MAXIMUS 拥有比ROG STRIX更强的供电设计,有大量针对极致超频玩家的特色功能。

华硕提供了一份 完整的 Z700 规格表格 ,大家可以自行下载对比。

华硕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介绍

这次选择STRIX Z790-H GAMING WIFI是有几个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这是 ROG 产品线中目前最便宜的 Z790 D5 主板,想体验一下凤尾的感觉。

支持 PCIE 4.0 X4+X4 拆分

其次,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之前的平台存在兼容性问题,所以主板选择上我是希望能比较好的提供 U.2 转接。

原生 U.2 支持的主板印象中只有在一些 HEPT 级别的昙花一现,所以这次转接自然只能选择 PCIE 转接卡或者 M.2 转接,所幸 U.2 随附的转接卡能在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正常使用,所以暂时不做它想。

我这个 U.2 的转接卡比较特别,不仅超简约,而且接口是靠内侧的,这种设计在一些主板上可能会和三槽的 RTX 4090 冲突,而在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上则没有任何问题。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底下的这条 PCIE x16 插槽实际有效通道是 x8,支持 X4+X4 拆分使用,因此以后如果需要更换更多接口的转接卡时,这条 PCIE x16(x8) 插槽也是能很好利用的。

布局沿用自上代更高端产品,而且供电更强

另一个原因就是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的布局和上一代的 STRIX Z690-F GAMING WIFI(见上图)高度相似,可以认为就是 STRIX Z690-F GAMING WIFI 换上了 Z790 芯片组的微调版,而传统上 STRIX 的 F 是要比 H 略高一档的,这相当于华硕把将 F 的特性下放到了 H 上。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可提供 80A CPU 供电

不过,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在某些程度上相比之前的 Z690-F 还做了一定的增强。例如 STRIX Z690-F GAMING WIFI 的 CPU 供电单元是 70A,而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则升级为 80A,这意味着超频潜力是有所增强的。

对于希望使用类似猫头鹰 D15 的用户来说,Z690-F 的背板侧装甲片高度可能会造成冲突导致无法正常安装,而 Z790-H 则改善了这个问题,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 13900K 这种级别的处理器,还是建议不要嫌麻烦上个 360 水冷。

STRIX Z790-H GAMING WIFI的 SATA 口和 Z690-F 相比是有所减少的,从六个减少到了 4 个,这对我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要挂的 SATA 硬盘也就一块 16T 而已。

至于 PCB 层数方面,主板上并没有明确标识,按照京东自营店的介绍,属于两盎司铜 6 层 PCB,在华硕公开的产品资料中,明确是 8 层 PCB 的 STRIX Z790 也就是只有 –E,-I 是两盎司铜10层PCB。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提供了多达 4 个 M.2 插槽,靠近 CPU 一侧的 M.2_1 总线源自 CPU,其余的均由 Z790 芯片组总线引出。所有 M.2 插槽都配有对应的散热片以及莱尔德出品的导热垫,而 M.2_1 更是提供了M.2散热背板和热管冰甲(华硕称之为 Combo-Sink),这对于两面都有芯片的 M.2 SSD 来说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安装方面,只要拧松散热片的螺丝,卸下散热片后,就可以免工具安装 M.2 SSD。

比较遗憾的是,-H 缺乏提供 PCIE 5.0 M.2 支持。

DDR5 可支持 7800+,但是有前提

在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的内存支持清单中,列出了几款 DDR5-7800 内存的型号,相对于 STRIX Z690-F GAMING WIFI 官方内存支持清单中最高只有 6600 来说,内存的适用范围更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行业标准组织 JEDEC(联合电子设备工程委员会)制定的 DDR5 内存最高只有 DDR5-5600,这意味着更高规格会被视作超频方式运行,以目前市场上的内存和处理器体质而言,DDR5-6400 是可以在许多新 DDR5-6000 级别内存上都可以轻松实现的,DDR5-7200 比较多能实现,而到了 7600 级别则是相对比较苛刻,很大程度上得看处理器内存控制器体质,逐渐进入雷和雕的博弈玄学。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和其他这个级别以上的主板一样,都内建了 AI Overclocking 智能超频功能,可以在安装/更换新硬件、更新内存/处理器参数之后,自动对新硬件、新参数进行复杂的检测操作,首次开启需要一定时间来测试,在确定新参数无碍启动后,这这些参数会被应用,如果检测到新的配置无法正常启动,就会以安全模式启动并提示用户修改 BIOS 参数。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的 UEFI 内建了 PassMark 的 MemTest 内存稳定性测试,能够对内存稳定性进行检测,这个检测一般需要跑四圈,需时较长,如果想更快检测稳定性,我还是建议使用 Y-Cruncher,当然,内建的 MemTest 好处是全自动,测试全程基本不需要按键。

趁着这次更换的新主板提供了更高频 DDR5 支持,于是我很想测试一下更高频内存下跑 SPEC CPU2017 fpspeed 时的表现。Fpspeed 是 SPEC CPU2017 中的多线程浮点测试组件,涵盖了大量科学计算领域的真实应用,在之前的 DDR4-3600 到 DDR5-6400 测试对比里,该项目展现出了更吃内存带宽的特性。

在这里特别感谢金邦,该公司发来了最新的 EVO X DDR5-7600 双 16GB 套件,作为这次新平台的配套内存使用:

金邦的这对 EVO X DDR5-7600 16GB 属于 RGB 灯条,提供了 XMP 3.0 支持,在华硕 STRIX Z790-H GAMING WIFI主板BIOS 的 Ai Overclock Tuner 里有 XMP1、XMP2、XMP Tweaked 等三种预设可选。

其中,XMP1 只加载内存预设的 4 个主要时序(tCL、RCD、tRP、tRAS)、频率和电压,余下的由主板决定。

XMP 2 则是使用内存附带的更多预设(除了上面四个时序外,还有 tREF1/2、tRFCsb 等时序参数)来决定大部分的内存设置。

XMP Tweaked 是在 XMP 2 的基础上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其余时序进一步调节。

如果安装的 DDR5 内存没有写入 XMP 信息的话,华硕的 Ai Overclock Tuner 还会提供 AEMP I 和 AEMP II 两种选项,前者是收紧时序,后者是提升频率。

对于 7600 级别或更高频的内存设置,除非运气好,否则很难靠单纯选择 XMP 就能实现一键配置,主要原因是 13 代的内存控制器并未针对这样规格内存进行调优,所以彩票随机性很大程度上落在 CPU 这边。

在这次 STRIX Z790-H GAMING WIFI + 金邦 EVO X DDR5-7600 16GB + i9 13900K 的组合里,我也遇到了无法一键设置就能稳定运行 7600 的情况,最后透过对 IVR 和 MCV 的额外电压调整才实现完整运行 SPEC CPU2017。

系统最终可以在上面的设置下稳定运行于 DDR5-7600 完成 SPEC CPU2017 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 BIOS Ai Tweaker 界面右下方提供了名为 Prediction 的 SP 值,这个 SP 值的全称是 Silicon Prediction(硅片预测),其原理是 Intel 在售卖 CPU 之前,会评估每枚芯片的,并往该 CPU 写入独属于它的电压/频率曲线,SP 值就是华硕抓取出这个电压/频率曲线值后给出的处理器品质参考值。

这是 ROG 产品线才有的功能,STRIX Z790-H GAMING WIFI作为最便宜的ROG Z790 主板,自然也是能提供该参考值的最便宜主板了。

STRIX Z790-H GAMING WIFI给出我的 i9 13900K SP 是 96 分,按照 Igor's Lab 在德国PC 厂商 MIFCOM 的支持下测试了 500 多片 13 代 CPU 的 SP 值 ,96 在 13900K 中属于略微低于平均值(99.4)的体质。

ROG 更高端的 MAXIMUS 还提供了更多的 SP 参考值,例如 HERO 系列以上提供了内存控制器 SP 值,此外还有 P-Core、E-Core 的 SP 值。

这些 SP 值对于超频玩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至于有些玩家甚至会因为测出来的 SP 太低(例如 7x )把 CPU 退掉,看到我手头这个属于是平均范围里,不雕也不雷,倒也算是波澜不惊。

金邦这对 EVO X DDR5-7600 16GB 可以在同样的设置下将主要的四个时序参数进一步收紧,上图就是将收紧时序后设置和实测性能。

强大光污染和风扇连接能力

STRIX Z790-H GAMING WIFI提供了 3 个 5V RGB(WS2812SB)和 1 个 12V RGB(5050 RGB 或者说 Aura RGB)彩灯接口,如果散热器、风扇支持的话,就能实现绚丽的光污染。

在风扇供电方面,STRIX Z790-H GAMING WIFI提供了多达 8 个风扇供电连接器,其中的 AIO 是全速模式,两个 CPU 风扇连接器共享温控电路,其余的 5 个则是属于其余风扇(包括水冷冷排风扇、机箱风扇),我的机箱算上冷排风扇,一共安装了 7 把风扇,全速转起来其实也是蛮大声的,这是冰冰凉的代价。

其他特色

STRIX Z790-H GAMING WIFI的 PCH 散热片靠近 SATA 口出有一个魔术贴绑带,便于线缆管理,这个设计对我来说有两个潜在的用途。首先就是可以便于将显卡供电电缆从机箱底板右侧(靠近前面板)的方向引入,另一个潜在的用途就是假设我以后需要使用 SFF-8643转SFF-8639 信号线从 M.2 或者 PCIE 转接卡来连接 U.2 硬盘的话,这个魔术贴也许能用于助于线缆管理。

不过因为我现在的显卡供电是从机箱底部穿孔上来以及 U.2 硬盘直接插在那个超简版转接卡上,所以目前还没用上。

上图是华硕 ROG 家族所提供的 PCIE 插槽 Q-Release 按钮(显卡易拆键),这个功能应该是 2021 年引入的,不过这片主板是我目前接触到的第一片有这个功能的主板。

众所周知,在 PCIE x16 插槽尾部是有一个自动锁紧的活动卡扣,作用是增强安装牢固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拆卸显卡的时候需要按一下这个卡扣才能把显卡顺利拔出来。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首先,许多普通用户并不知道这个卸卡的时候需要这个操作,容易暴力卸卡导致卡扣或者显卡损坏;其次,这个卡扣个头更小,有时候不太容易用手指拨动,尤其是使用硕大风冷散热器的时候。

我之前往往是使用螺丝刀来按压下去的,估计我这种操作是挺多人使用的,所以部分主板后来在这个卡扣上也添加了金属片做加强。

而 ROG PCIE 插槽 显卡易拆键按钮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轻轻一按,卡扣就会松开,显卡可以轻松取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尤其是对发烧玩家和像我这样经常更换显卡的人来说。

华硕主板在几年前就提供了安全擦除(Secure Erase)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往 SSD 全盘写 0,让 SSD 恢复至出厂全新状态,华硕的 Secure Erase 能自动识别 NVME 并侦测出 NVME 盘提供了哪些安全擦除选项(见上图)。

在 NVME 规范里,提供了专门的标识位,让厂商可以写入不同的 LBA 配置方式,例如上图中就是我收到的 U.2 硬盘(企业级),里面有多达 5 种 LBA 格式化大小可选。

不同的大小其实是区别的,见下图:

上图是在 linux 中使用 nvme 指令查询这块 U.2 SSD 获得的 LBA 配置参数对应的性能状态,其中 0 和 2 的相对性能属于 Good(好),而 1、3、4 属于 Best,当前 SSD 是以 1 进行 LBA 格式化的。

上述信息刚好可以对应前面华硕主板 Secure Erase 提供的 LBA 格式化选项。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 SSD 都有这么多 LBA 格式化选项的,许多消费级 SSD 也就只提供 512B 一个选项。

DDR5 6400/7200/7600 性能对比

接下来就到了测试环节了,这里我主要对比 SPEC CPU 2017 的 fpspeed(SPECspeed 2017_fp_base)数据,为了让大家了解这个测试,这里插播一下这个测试项目的介绍。

CPU 2017 是非盈利机构 SPEC(标准性能评估公司)推出的 CPU 性能评估套件,SPEC 成立于 1998 年,会员包括 Intel、AMD、IBM、DELL、联想、华硕、技嘉等业界大公司,每隔大约 10 年就会推出一版新的 CPU 性能评估套件,CPU 2017 是该机构在 2017 年推出的,是所有处理器、电脑厂商做处理器性能评估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不是使用上有一定门槛,上面这句话的“之一”是可以省略的)。

SPEC CPU 的特点是由各个机构提供实际应用的源码,它的每一个子项目其实都是源自真实应用修改而来,其修改主要是针对可移植性和遵循的语言标准,例如 x264 的真实版本采用了大量的汇编代码,但是这样的形式不利于移植到不同指令集架构上测试,因此 CPU 2017 中的 x264 采用的是纯 C 语言版本。

和上一版本 CPU 2006 相比,CPU 2017 的代码已经全面更新,虽然依然使用 C/C++ 和 Fortran,但是相对以前的版本来说,已经变成了多语言的大混装。Fortran 语言同时出现在浮点和整数测试集,而非像以往那样只出现在浮点测试集。

CPU 2017 的规则更加严谨,speed 测试集允许使用 OpenMP 多线程处理,主要测试较大数据集和较大访存压力下的单任务多线程性能,而 rate 测试集则只允许单线程,禁止自动并行化,但是允许以多任务的方式跑多个 rate 测试,目的是测试吞吐率,单个 rate 任务的访存压力要比 speed 小很多。

不过 speed 测试集也不是全部项目都支持多线程,只有浮点密集型的 fpspeed 所有项目支持多线程,整数密集型的 intspeed 10 个子项目中只有最后的 657.xz_s(数据压缩)是支持多线程的。

测试平台:

  • CPU:Core i9 13900K
  • 主板:华硕 ROG STRIX Z790-H GAMING WIFI,bios 版本 0903
  • 内存:金邦 EVO X DDR5 7600 16GB*2
  • 硬盘:Plextor M10P 1TB
  • 操作系统:Ubuntu 22.04.02
  • 测试软件: SPEC.org CPU2017 1.1.9
  • 编译器:GNU GCC 12.2
  • 内存分配器:Jemalloc 5.3.0

测试结果——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

备注:主板中的 CPU 相关设置基本默认设置,所以 L2 Cache 频率也是依照默认那样是动态的,因此Aida64 测试的时候检测到的北桥值并非固定。

和 6400 相比,7600 时的内存带宽提升了大约 16.7%,比 7200 高了大约 5%,这样的变化会对浮点密集型的 fpspeed 2017 带来什么影响呢?

测试结果——SPECspeed 2017 浮点

从测试结果看,DDR5-7600 能够在 fp speed 中带来 11.1% 的平均性能提升。

其中提升最大的是 619.lbm_s 这个项目,619.lbm_s 这个测试是以格子波尔兹曼方法来模拟三维状态下的不可压缩液体(下图示例为流经多孔介质,网格大小 150x150x150,1000 个时间步长,实际的 speed 模式测试设置为 200x200x260,步长 2000):

在启用 DDR5-7600 后,性能相对 DDR5-6400 提升大约 25%,差别比 6400 到 7600 的 18.8% 还大,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但是重复验证后确认的确如此,也许更低的访存时延在这个测试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649.fotonik3d_s 和 654.roms_s 也都提供了大约 20% 的性能提升(相对 DDR5-6400),603.bwaves_s 和 627.cam4_s 也得到了 16%~17% 的性能提升。余下的测试提升较少,甚至没有提升,例如 638.imagick_s 和 644.nab_s 就没有什么变化。

测试结果——绝地求生

绝对求生或者说吃鸡是时下最流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之一,在这次测试中,我选择了一个偏 CPU 的画面设置:分辨率为 2560x1440,全屏独占模式,纹理最高、抗锯齿最高、视距最远,DX11,其余均为最低设置,CPU 启用了超线程。

测试的时长是两分钟或者说 120 秒,使用 CapFrameX 作数据采集以及图表生成。

从平均帧率来看,DDR5-7600 比 DDR5-6400 提升了大约 6.1%,不过如果关注流畅性或者说卡顿的话,反映这方面情况的 1%低帧率中,DDR5-7600 的数值要比 DDR4-6400 高大约 12.6。

总结——是否值得考虑选择?

到了最后总结的环节,做个简单总结好了。

先说说优点:

STRIX Z790-H GAMING WIFI是目前 ROG 家族最便宜的Z790,比 -A 吹雪还便宜 100 块,真正的凤尾;

我最熟悉、最喜爱的华硕 BIOS 设置界面;

下放自上一代更高阶版本 Z690-F 的整体设计,但同时拥有更强 CPU 供电(70A->80A);

提供了 ROG 系列许多重要的特色功能(例如显卡易拆键、AI智能超频的CPU 体质预测);

满足了我这次要的 U.2 转接稳定运行这个第一需求,而且还具备 PCIE 4X+4X 拆分能力,允许我未来使用相应的转接卡,而且不会和一些三槽半显卡冲突(说的就是你 RTX 4090 FE);

在内存支持方面提供了官方 DDR-7800 QVL 认证,跑高频规格内存更有保证,当然,这需要CPU 体质也得过关才行;

M.2_1 提供了散热背板和热管冰甲支持,所有 M.2 插槽都提供了便捷卡口。

Aura Sync 神光同步,自定义各种 RGB 光污染;

BIOS 一键升级(即使不安装 CPU、内存、显卡也能实现);

一点不足:

缺少 PCIE 5.0 M.2 和万兆网络支持。

作为 ROG 的最便宜型号(京东自营售价 2699 元),STRIX Z790-H GAMING WIFI提供了许多 ROG 家族的重要特性,有我想要的布局设计(RTX 4090 FE 安装无忧),具备丰富且强大的扩展连接能力。

综合比较之下,STRIX Z790-H GAMING WIFI虽然是凤尾,但是确实更香。

附上该主板的京东链接:

特别感谢:金邦提供 EVO X DDR5-7600 16GB*2 套装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