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男,1941年8月5日出生,满族,吉林省 长春市 人,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工作16年,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终身荣誉主席、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电影乐团 艺术指导。
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
爱好音乐、文学、摄影;主要作品有:《 驼铃 》《 牧羊曲 》《枉凝眉》《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 《潜海姑娘》《鸽子》《海港之歌》等。。
2007年11月被聘任为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员。
1、记录电影音乐:《 潜海姑娘 》《鸽子》《海港之歌》《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合作)、《扬眉剑出鞘》等。
2、故事片音乐:《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中国香港)、《 潜网 》《第三个被谋杀 者》《诱捕以后》《夕照街》《武林志》《苏鲁国王与中国皇帝》《琴思》《残 月》《见习律师》《 来了个男子汉 》《 人生没有单行道 》《黑色狂人》《荧屏奇 遇》《 黑太阳731 》(中国香港)、《她从台北来》(中国香港)、《晚清风云》(上、中、下,中国香港)、《香魂女》等。
3、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夏天》《太行丰碑》《万里长城》《力挽狂澜》 《生命科学探索》《中华文化之光》等。
4、电视连续剧音乐:《 红楼梦 》《聊斋》《徐悲鸿》《李大钊》《阅微惊魂》《花木兰》《火烧阿房宫》等。
5、话剧、广播剧音乐:《未来在招唤》《 红楼梦 》《绿色克隆马》等。
6、歌曲:《 太阳岛上 》《 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驼铃》《少林寺》《 牧羊曲 大海啊故乡 》《太行颂》《飞吧,鸽子》《大连好》《江河万古流》《红叶情》《 枉凝眉 红豆曲 》《 葬花吟 《说聊斋》《平潭之歌》等。
歌曲新作《血缘》和《世界在歌声中听到了你》分别在 中宣部 设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 五个一工程 歌曲奖》以来的两届全国评奖中获奖。
作品音乐会
王立平与邓婕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著名 音乐指挥家 、国家一级指挥 张列 、著名节目主持人 晁煜 新疆爱乐乐团 新疆移动 全球通会员之声合唱团共同演绎了“安利慈善音乐会——二十一世纪华人经典王立平作品音乐会”。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倾情献唱,她淋漓尽致的演唱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87版电视连续剧《 红楼梦 》中的音乐作品大家耳熟能详,其中的 《 枉凝眉 》《红豆曲》《 葬花吟 》等风格各异而又主题鲜明的 插曲 ,道出了红楼儿女的爱恨情愁,目前被人们称道。当晚音乐会演出的都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几十年来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音乐会上半场,新疆各族观众欣赏到的是大家熟悉的电影《少林寺》主题歌《少林寺》和插曲《 牧羊曲 》、电视片《哈尔滨的夏天》主题歌《 太阳岛上 》等作品;下半场,演出的是《 红楼梦 ”序曲(合奏)、《枉凝眉》、《紫菱洲歌》《 晴雯歌 》《红楼梦》组曲、《题帕三绝》《分骨肉》等歌曲,其中《 葬花吟 》是压轴曲目。当王立平和吴碧霞携手为大家演唱最后一曲《 大海啊故乡 》时,整场晚会被推向高潮。
本次“安利慈善音乐会”由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团委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等单位协办。本场慈善音乐会通过门票收入筹集的10万元捐赠给自治区团委,将专门用于治疗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的10名唇腭裂患儿。通过 音乐会 ,让新疆各族人民欣赏到高雅艺术,并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传递爱心。
2022年7月11日,参加“听见彼此”海洋音乐会并和小朋友们共同弹唱演绎《大海啊故乡》。
作品特点
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且词曲兼长。所创作的许多歌曲优美动听、情深意切,富于哲理和文化品味,雅俗共赏,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王立平还是一位有影响的摄影家,曾在“ 四五运动 ”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其中 《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获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一等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四十年摄影艺术展览优秀作品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发表、参展和获奖。王立平是“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中国现代摄影沙龙”等摄 影团体及影展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 现任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央副主席、 中国音乐家协会 副主席、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名誉 会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版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及权益保障委员会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 中国电影乐团 终身艺术指导。 身担多项职务的王立平目前从事着许多社会活动,特别是在音乐著作权保护方面不断努力作出了成绩和贡献。他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我国新时期的作曲家。
作曲家王立平
王立平,男,满族,1941年8月5日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知识产权工作16年。国家一级作曲,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电影乐团 艺术指导,爱好音乐、文学、摄影;
1954年11月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 少年班主修钢琴,
1965年毕业于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1968年下放天津葛沽八一农场劳动四年半;
1973年在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开始从事专业作曲;
1979年调入北京电影乐团(现今的中国电影乐团)从事电影电视音乐作曲,后担任中国电影乐团团长;
1985年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 书记处书记并开始从事音乐著作权保护,多年来为推动著作权法的制定、实施和完善,作了大量工作。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 著作权集体管理 组织——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 ,担任主席;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任第七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2年当选为 中国电影音乐学会 会长;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1993年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
1993 年改任 中国电影乐团 艺术指导;
1994年任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 委员;1995年加入 中国民主促进会 并当选为中央常委;
1997年年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1998年任第九届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5年5月9日,当选 中华文化促进会 副主席
2015年6月18日,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 第八届顾问。 王立平与欧阳奋强
曹雪芹 的《 红楼梦 》,王立平说:“我自己的体会是,‘一朝入梦,终生不醒’。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但未读懂,好像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甚至读得有点烦。而真正读懂曹雪芹在每一个人物背后所透出的文化与思想并深深为之感动,是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有了切身的感受之后。”那时候的王立平30多岁,萌发了写一部《 红楼梦 》音乐的念头。
1982年,他如愿以偿,获得了跟曹雪芹的《 红楼梦 》用音乐结缘的机会。在翻阅了《 红楼梦 》的所有版本后,他确定了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这个惆怅和感慨,既是曹雪芹笔下人物的,也是曹雪芹的,还是我们今天的再创作者的,更应该是观众们的。音乐应该是沟通故事人物和今天的观众、曹雪芹笔下的时代和现今时代的桥梁,并且是真正中国的,能为今天的人们所理解和感动的。”
曹雪芹写的《 红楼梦 》,无论是人物还是衣食住行,事无巨细,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独音乐,翻遍《红楼梦》没有一个音符。“我的创作可谓‘无中生有’。今天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当初对我来说,真是个天大的难题。”
而《红楼梦》 主题歌 的确定,也经过了反复思考和推敲,最后确定用《 枉凝眉 》作为主题歌,王立平的理由有三:一是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揭示了宝黛爱情的主线;二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预示了结局;三是词句优美,是一首可咏可叹的极佳歌词,可入乐。最后就有了那首一唱就令人心动的《 红楼梦 》主题曲。
从字里行间挖出来的音乐
1987版电视剧《 红楼梦 》的音乐,王立平前后写了四年半,其间他竭尽心力,去体味,去品味,去解味。《 红楼梦 》的歌曲中,许多都是描写人物命运的,如写香菱的《 叹香菱 》、叹晴雯的《 晴雯歌 》、惜探春的《分骨肉》、唱黛玉才情的《 葬花吟 》、写宝黛爱情的《 枉凝眉 》。如何让音乐表达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是王立平在创作中一直面临的问题,他说:“写出好的音乐当然需要精准的技术,但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感受,只有在感情的刻画上细致入微,才能通过音乐使人物的内心刻画入木三分。”
他说,《 葬花吟 》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是他写得最苦的一首。“我创作《葬花吟》时,百思不得其解。按现代人的观点, 林黛玉 是个个头不高、老爱生气、整天病恹恹的女孩,试问,哪个男孩会喜欢她?哪家人敢娶她当媳妇?那为什么曹雪芹会对她倾注那么多感情。我每天反复琢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那一句: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这哪里是低头 葬花 ,分明就是一个女子在叩问苍天啊!这是一种悲鸣,是呼号,瘦弱的黛玉刹那之间,突然就高大了起来。顿时,激情来了,旋律也就油然而生。写着写着,我甚至泪流满面。最后,我在《 葬花吟 》中加入了几处闷鼓声,似乎是敲在人们心上的闷鼓,此时我感到我用我的音乐为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出了一口闷气,我感觉这似乎不是我写出来的音乐,而是从《 红楼梦 》的字里行间挖出来的。”
已倾其所有,不会再谱《 红楼梦
有报道说,王立平曾讲过,从前一直有人问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部,他说之前他一直答是下一部,但现在他可以说,是《 红楼梦 》。当记者就此向他求证的时候,他说,他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就像是问一个多子的母亲她最爱的孩子是哪一个一样,“没有哪一部作品不是付出心血的,所以,如果说作品的酝酿和创作恰似怀胎和分娩的话,那么《 红楼梦 》就是我的一个难产儿,为了《 红楼梦 》我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所以对这部作品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10余年过去,新版电视剧《 红楼梦 》重拍的海选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进行着,而这其中,有人出来疾呼,新版《红楼梦》的音乐要不要修改;也有人问,王立平会不会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重写音乐。王立平肯定地说,“我不会再写《红楼梦》音乐,不是不想,不是不爱,而是我在创作中已经倾尽所有,如果不能写得更好,那为什么我还要写?”而对于新版《红楼梦》的筹拍,他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的文化瑰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还可以再拍一千遍,还可以流传得更广,今后也总会有人无数次地重拍《红楼梦》,重写音乐。“我相信将来他们会拍得更好,音乐会写得更好。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用我们的心血、智慧、勤奋筑起一道高墙,让后代即便不会望而生畏,也应该让他们感到想要超越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