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就是希腊文明扩散的重要成果
早在公元前8世纪, 叙拉古 就由来自航海名城 科林斯 希腊 移民建立。当时的来客并不会预见,自己的结晶会在后世拥有多大成就。毕竟,同时期的大部分希腊海员,会选择留在 意大利半岛 南部,构建出 塔林敦 这样的富饶城市。反倒是留在 西西里岛 东部的一隅之地,很容易成为四方经略的目标。
然而,正是地理位置的相对尴尬,让叙拉古实践了富贵险中求的苦涩道理。首先就是 西西里岛 本身存在较大空间,使得可利用土地面积高于早期的希腊或 意大利 。不仅让叙拉古人有充分空间积攒实力,也有充沛的粮食产出作为创汇手段。
加上当时的航海技术非常原始,逼迫大部分商船都必须在陆地间选取最安全的经济路线。偌大岛屿的东南海角,便顺利成为 地中海 世界的十字路口。向北直通意大利、 马赛 亚得里亚海 ,向东能够触及希腊本土,向南就是 马耳他 与整个 北非 大陆,向西还有 撒丁岛 、科西嘉岛和加泰罗尼亚海岸。
迦太基与罗马的相会 预示着叙拉古的衰微
于是,叙拉古就只能凭借金钱与超高的政治操盘手,吸纳 凯尔特 蛮族或 马其顿 士兵替自己撑场子。但当常备军也必须全部由外籍佣兵充当后,任何待遇层面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可怕灾难。例如公元前264年的战争之子兵团叛变,就将前去征伐的本国公民兵击溃,甚至同时向迦太基和罗马双方求援。历史上的 第一次布匿战争 ,就因为这个叙拉古内部的小小Bug而爆发。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都开始更换频道,何况只是夹在其中的西西里城邦。好在当时的操盘手 希伦二世 ,完全是个富有阴柔性格的现实主义者。才明智地搭罗马便车,成为这场持续23年鏖战的胜利方。
这轮由叙拉古自己酿造的历史进程,却没有因暂时的休战而结束。备受挫折的迦太基名将 哈米尔卡·巴卡 ,要求自己的儿子 汉尼拔 发誓会去摧毁罗马。后者也不辱使命,在公元前218年率军冲入意大利本土。作为第三方看客的希伦,断然判断出双方的迂回战略对叙拉古自身有利。即便迦太基军队在北方连战连捷,也始终选择亲善罗马,甚至为老朋友量身定制了弓箭手等轻装辅助部队。自己也在本国内部,请著名科学大师 阿基米德 出山,改进原有的城防体系。似乎只要战争僵持下去,那么叙拉古就可以在乱世中获得苟命。
很快,事情又在公元前215年发生根本性聚变。首先是汉尼拔在 坎尼战役 中全歼了80000罗马军队,接着又是年迈的希伦在西西里撒手人寰。开始转进意大利南部的汉尼拔,也适时地派出2名叙拉古流亡者后裔,劝城邦新主希罗慕斯能认清形势地转换阵营。作为回报,迦太基将承认他们拥有整个岛屿的归属权。刚刚上位的希罗尼穆斯,显然架不住国内反罗马派菁英的耳边风,瞬间抛弃了祖父维系多年的外交政策。尽管他本人很快就被亲罗马派暗杀,但代表迦太基利益的埃披库代斯,还是很快在外围城市收买了大批佣兵支持。随着他们返回并占领叙拉古本部,罗马大军的降临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城墙较矮的港口 是罗马军队的重点突击区域
面对这样一个习惯于自己被围困的对手,马塞拉斯的军团也势必用出浑身解数。他们像过去的 迦太基人 那样劫掠乡间,也会模仿雅典的方法封锁海陆两头通道。凭借工程技术的渐进发展,制造和使用更大、更好的围攻利器。加上迦太基增援舰队的游而不击,成功将阿基米德的家乡彻底锁死。
然而,因为有巨大的内部空间,叙拉古人也有足够的空间维持基础性生产。加上多年来的习惯性物资储备,有充足的对峙拖延资本。罗马军队若不尽快攻破城墙,就必须一直被全部钉在原地。这迫使马塞拉斯加大攻坚力度,准备用8艘装备攻城塔的连体船为整支舰队开道,攻打城墙高度较低的港口区域。
之后发生的激战,却成为人类古代战争史的超级奇迹。精心准备多年的阿基米德,早已将自己的物理学天赋全都施展到城防体系上去。面对担任先锋的普通5列桨战舰,他制造的大型弩炮可以发射粗如树桩的重型箭矢,直接将罗马人的木质船壳击碎。破坏力度之大,都不需要其他武器实施二次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