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ireader墨水屏阅读器全型号盘点,附优缺点解析


写在开头
读书日到来之际,社交媒体平台上推荐书目、呼吁阅读、讨论读书买书的文章到处都是,甚至很多人还因为阅读纸质书籍产生优越感,觉得看电子书没有质量。这就在无形中已经形成了一条只有纸质书和电子书这两个环的鄙视链,而这条鄙视链中,前者的地位和等级远远高于后者。甚至还暗示出这么一个规则:读电子书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
不得不说,曾经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基本每个月都会保持3-5本的阅读量,只是时间长了之后发现,有的书买了就已经是浪费钱了,如果还要浪费时间去读,那岂不是更不值得,而那些好书存放管理也需要精力,上班路上也不方面携带阅读,于是开始减少纸质书的购买,入坑墨水屏阅读器,从最初购买到现在,四年多时间换了两款,第一款就用了快4年,除了方便以外,也挺划算。现在如果想买书,也会先找电子版看看内容再做决定。
之前在值得买上发过一篇文章:《2022年墨水屏阅读器选购指南,谁才是真正的泡面盖之王?》分享了一些挑选墨水屏阅读器的方法和心得,今天再次针对掌阅全系产品进行一个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掌阅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专注于数字阅读。近期,掌阅科技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0.49%。免费阅读业务的增长成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掌阅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加大中高层人才引进力度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加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研发费用增加,对当期业绩有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掌阅通过“付费+免费”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平台商业价值,同时发展免费阅读业务,布局海外业务,实现数字阅读业务规模的发展。
而版权产品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掌阅通过运营网络原创文学版权从事版权产品业务,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毛利上升,主要是公司对版权成本进行了优化。
2021年,掌阅的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为1.5亿,相比2020年少了0.1亿,推广费则从4.02亿增加到5.93亿元。
掌阅墨水屏产品发展历程
除了阅读APP外,掌阅也在布局电子阅读硬件产品领域,大致历程如下:
- 2015年8月11日,第一代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诞生。
- 2016年5月6日,第二代电子书阅读器iReader Plus正式发布。
- 2017年6月8日,全新6英寸iReader Light正式发布。首次采用双型号策略,发布iReader Light青春版和悦享版。
- 2018年8月,掌阅推出新一代手写阅读设备iReader Smart,可同时为阅读和书写提供智能体验。
- 2019年4月,推出旗下首款6英寸听读一体电子书阅读器iReader A6。
- 2019年10月,第二代10.3英寸大屏手写阅读设备iReader Smart X发布,此款设备定位专业阅读、商务办公、灵感创作。
- 2019年12月,发布6.8英寸国潮限量版电子书阅读器iReader OceanNeo。
- 2020年3月19日,发布旗下首款6英寸彩色墨水屏阅读器iReader C6。
- 2022 4月21日,举行 iReader 新品发布会,推出iReader Smart3和iReader Ocean2。
自iReader Light发布伊始,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便形成了两条平行的产品线,iReader Plus,主打大屏体验;iReader Light则主打轻薄小巧。两款不同的阅读器产品,iReader Smart系列主打大屏手写,主张“阅读大不同”。
轻薄小巧的iReader Light等产品和大屏手写iReader Smart系列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阅读需求。经过数年的积累,掌阅墨水屏阅读器也受到众多阅读爱好者的喜爱。
掌阅墨水屏优点
- 系统方面:相比kindle复杂的界面和操作,掌阅墨水屏阅读器更契合国人的使用习惯,系统开放程度更高,功能更丰富。比如传书功能,kindle需要用邮箱,但掌阅可以使用多种方式传书,再比如PDF裁边,掌阅也比kindle要更好一些。
- 价格方面: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掌阅在阅读器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布局,从入门到高端,各种机型都有,价格是阶梯分布,面向的群体非常广。此外,对比其他品牌同功能的机型,掌阅墨水屏相对有一定性价比优势。
- 品牌方面:掌阅本身是依托内容发展起来的,布局墨水屏阅读器要晚一点,但阅读资源和阅读产品是其核心业务,相比其他一些后进入且非主业的品牌,在专业化程度上更有优势,此外,产品经过不断的更新迭代,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掌阅墨水屏缺点
- 续航问题:使用达到一定时间后,电池续航时间可能会缩减,部分机型有“一年机”的说法。不过墨水屏本身耗电量极低,但如果开WIFI使用的话,电量就会消耗得很快,几乎所有阅读器都是这样。
- 资源方面:相比kindle的书库,掌阅官方书城要少很多,尤其是一些英文原文书籍和出版书籍,不过对于开放系统的机型,可以安装第三方书库,所以这个问题的影响不会那么明显。
型号盘点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掌阅墨水屏阅读器是iReader,其实除了iReader系列,还有一个FaceNote系列。iReader主打电纸书和手写本,型号丰富,FaceNote主要是读写本和墨水屏手机,型号不如iReader多,知道的人也很少。
本文涉及机型除FaceNote外,iReader均为官方旗舰店在售型号,官方旗舰店未上架但其他渠道有出售的产品,大多是上市时间比较早的老旧机型,在性能及性价比上表现不佳,为节省时间,本文不予评价。
先来看FaceNote系列。目前FaceNote系列共有三款产品,分别是FaceNote N1、FaceNote N1 pro、FaceNote F1。
FaceNote N1
点评:外形与iReader Smart 2出奇一致,不过阅读器毕竟和手机不同,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化。 屏幕为10点3寸,基本是墨水屏阅读器的最大尺寸了,对于阅读来说,再大就不合适了。开放系统加上32GB的储存内存和28级冷暖双色阅读灯也能满足日常的使用,传输操控极为方便。至于电池,不同的人使用的频率不一样,另外,掌阅墨水屏的电池续航表现似乎一直都不太出色。
FaceNote N1 pro
点评:FaceNote N1 pro和FaceNote N1相比,绝大多数参数都是一样的,甚至重量都只相差5克,区别在于FaceNote N1 pro支持4096级压感手写功能,并附带电磁笔,传输模式上比N1多了一个i码导入,支持4种导出方式和分屏模式,此外,在存储上也增加了一倍,存储无压力。N1和N1 Pro都支持镜像投屏功能,不过用处到底有多大,就因人而异了。两款产品价格相差大约600元,得看对自己来说,增加一个手写功能,值不值这600块。
FaceNote F1
点评:FaceNote F1和海信A5几乎完全一样,因为FaceNote F1就是由海信代工的,壳膜通用。FaceNote F1出厂自带磨砂保护膜,这款阅读器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了墨水屏和智能手机的功能。不得不说,小巧的机身在地铁上使用确实很有优势,内置4000mAh电池,基本也能满足一天的使用。但边框又黑又大,比起全面屏手机,美感不止差了一点点,此外,在系统升级的时候别按电源键。
相比FaceNote系列,iReader系列的型号要多出数倍,大屏小屏、黑白彩色全覆盖,主要有A、C、L、O、S等产品线。
iReader A6
点评:掌阅首款6英寸墨水屏阅读器,在情怀上比较独特(如果有的话)。iReader A6采用了纯平面板设计,并用钢化玻璃覆盖,相比大尺寸机器,机身圆润轻薄,总之外观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亮点,也不至于拉胯。这款机器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支持IP67防水,存储容量只有8GB,对于存储需求大的人来说可能不够,另外是封闭系统,内置百度网盘和掌阅书城,日常使用还是可以满足,但在电池上的问题比较多,被很多用户称为“一年机”。
iReader C6
点评:iReader C6同样是6英寸屏幕,存储容量为16GB,比iReader A6要厚一点,阅读灯支持28级单色调节,电池容量更大,同时还有录音和投屏功能,在体验上比iReader A6更丰富。不过这款阅读器最大的卖点不在于功能的丰富,而在于支持彩屏显示,彩色分辨率为100PPI,如果预算不高,又经常看彩漫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选择。
iReader C6 Pro
点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款机型是iReader C6的升级版,升级的方面主要有存储容量增加了一倍,从16GB变成了32GB,此外,还支持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同步及微信传送,不过电池容量比iReader C6要小300mAh,其他地方都大同小异,彩屏素质也和iReader C6一样,分辨率为100PPI。如果想要彩屏显示及更大的容量,iReader C6 Pro更合适。
iReader Light2
点评:也就是通常说的掌阅青春版,内置百度网盘,重量为158克,屏幕为常规6寸屏,但是厚度有8.6mm,轻但是不算薄。青春版本身就是入门级机型,所以功能上不会太丰富,对于只有阅读需求的人来说性价比很高,如果追求更多的功能体验,就没必要考虑了。
iReader Light2 Pro
点评:iReader Light2的升级版,屏幕还是6寸,机身比iReader Light2更薄,使用的是16GBDDR4内存,支持300PPI分辨率,阅读灯从单色变成了冷暖双色,其他方面与iReader Light2基本一致,升级的幅度不大,所以价格相差也不多,价位都在一千元以下。
iReader Smart2
点评:iReader Smart2和前面的FaceNote N1 pro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几乎完全一样,无论是配置参数还是外观,两款产品的相似度都超过了99%,除了部分功能体验上的区别外,相比FaceNote N1 pro,iReader Smart2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了UI的优化升级,操作上更加流畅,高出的价格也主要是为UI升级买单。
iReader Smart3
点评:今年4月,掌阅发布了两款新机,其中一款就是iReader Smart3。iReader Smart3使用的也是iReader Smart2同款模,外观配置方面差异不大,增加了PDF重排去水印及微信互联传输功能,储存容量扩大至64GB。目前这款产品正在预定阶段,真实体验及用户反馈还需要过段时间才能知道。
iReader SmartXs
点评:Smart型号唯一一款搭载8寸屏的阅读器,重量为217克,相比其他几款,更为轻便。此外虽然屏幕只有8寸,但像素密度却有300PPI,而其他款10.3寸的屏幕,像素密度只有227PPI,这也是这款产品除价格以外最明显的优势,不过, SmartXs也是 Smart机型中电池容量最小的,官方说待机时长超过700小时,但 SmartX2搭载4000mAh的电池待机时长却只有600+小时,到底谁更强还真好说。
iReader SmartXs pro
点评:SmartXs升级版,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基本一致,甚至连重量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 SmartXs pro支持硬件加速引擎,更加流畅,另外就是8寸屏幕支持手写笔记功能,面向的群体很有针对性。
iReader SmartX2
点评:这款机型的售价算是iReader系列中比较顶尖的了,突破了三千元,屏幕还是10.3寸227PPI,重量接近400克,也是最重的一款,除了支持4096级压感手写外,还新增了指纹识别功能,算是一大创新,另外在工艺上也使用了金属流光背壳,更加高级,适合商务场所,至于价格值不值,就看愿不愿为新功能买单了。
iReader Smart+
点评:点评:2018年发布的机器,历史感浓厚,目前价格相比Smart其他几款机型是最低的,电池容量是最大的,搭配的是10.3寸的屏幕,支持PDF重排和印象笔记等平台的同步,同时还支持4096级压感手写,作为一款手写本来看,这个价位很有竞争力,但毕竟发布时间比较久了,系统优化肯定不如新产品,使用体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降分。
iReader Ocean2
点评:今年发布的两款新产品之一,不支持手写功能,7英寸屏幕分辨率300PPI,算是掌阅一贯的骚操作。功能方便和其他机型差异不大,最大的特点就是170克的机身以及防眩光玻璃面板的屏幕,让Ocean2更加便携,阅读体验也更好,加上一千五以内的价格,对于学生党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几点建议
- 虽然墨水屏阅读器技术更新迭代比较慢,但作为电子产品,还是要相信买新不买旧的道理,如果追求性价比买旧款,也尽量不要挑发布时间超过2年的机型。
- 墨水屏手机看上去很炫酷,但使用痛点也很明显,如果不是家里有矿,还是要慎重选择。
- 通常来说,掌阅阅读器价格差异主要来自存储、手写功能、系统优化等,明确自己的首要需求,挑选合适价位的产品,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投入。
- 不同机型在支持应用、文件传输等细节上会有出入,如果自己特别想要某一种体验或功能,建议购买前先进行针对性了解。
- 如果对轻便性要求不高,购买读写本10.3寸体验要更好,另外分屏功能则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不过不是每款机型都支持分屏。
- 千元左右的机型虽然功能不丰富,但绝对能满足阅读的需求,且尺寸不大便于携带,对于差旅人士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