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条约

分割查理曼帝国的条约
收藏
0 有用+1
0
凡尔登 条约 (法语:Le traité de Verdun;英语:Treaty of Verdun)是分割查理曼帝国的条约。843年8月,加洛林王朝皇帝“虔诚者” 路易一世 的3个儿子在 凡尔登 (位于今 法国 东北部)签订了这一份割国土的条约。这一条约是查理曼帝国瓦解的第一阶段,预示近代西欧国家的形成。
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 西法兰克王国 (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经过870年《 墨尔森条约 》的调整成为后来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的雏形 [1]
中文名
凡尔登条约
外文名
Treaty of Verdun
法    语
Le traité de Verdun
英    语
Treaty of Verdun
类    别
分割 法兰克人 查理曼帝国 的条约
签订地点
凡尔登
签订者
路易一世 的三个儿子
德    语
Vertrag von Verdun

目录

  1. 1 背景介绍
  2. 2 内容
  3. 3 事件影响

背景介绍

凡尔登条约:帝国三分图 (3张)
皇帝虔诚者 路易一世 查理大帝 之子)曾经安排由第一个 妻子 所生的三个儿子继承产业。但从829年起,他又想把大部分领地分给第二个妻子所生的小儿子(即日后的秃头查理二世),从而引起长子的数次造反。
840年 路易一世 死后,其长子洛泰尔即位。翌年, 路易一世 的另两个儿子 日耳曼人路易 秃头查理 结成联盟,反对洛泰尔,展开内战。
842年,洛泰尔战败求和。次年,三方签订该条约。

内容

根据条约,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洛泰尔仍承袭帝号,并分得 意大利 中部和北部以及 莱茵河 阿尔卑斯山 以西,埃斯科(斯海尔德)河、 默兹河 索恩河 罗讷河 以东地区,称 中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 路易分得 莱茵河 以东地区,称 东法兰克王国 秃头查理 分得洛泰尔领地以西地区,称 西法兰克王国

事件影响

凡尔登条约
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中法兰克王国 夹在东西 法兰克 中间的地带,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政治实体。在此后的历史中,其疆域一直是 法兰西 奥地利 争夺的对象,最后 法国 得到了大部分土地, 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 则保留了莱茵河左岸地区,1861年 撒丁王国 统一 意大利 成立新的 意大利王国
瓜分剩下的部分构成后来的 瑞士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的领土。 查理曼帝国 的瓦解奠定了近代 西欧 诸国的基础。